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80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8
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支脚;底座顶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摆座;摆座顶部设置有导座,导座内设置有可沿着导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前后座;所述前后座顶部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侧设置有可随着前后座往复移动而往复转动的棱柱轴;固定套内可拆卸的连接有药筒,药筒内侧转动连接有十字形的十字轴,十字轴底端设置有和所述棱柱轴配合的插套;十字轴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竖杆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药学混药时存在的混合不均匀、易发生沉积而导致的原料浪费、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0003]药物的制作是通过配制不同的药剂进行添加混合制成适宜的剂型,确保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0004]传统的药学混药多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进行,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工作效率较低,给药学配药操作带来诸多的不足之处。
[0005]在搅拌过程中由于不能实现对药物实现充分的搅拌,且药物易发生沉积,这样不仅会造成原料的浪费,还会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药学混药时存在的混合不均匀、易发生沉积而导致的原料浪费、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支脚;底座顶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摆座;摆座顶部设置有导座,导座内设置有可沿着导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前后座;所述前后座顶部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侧设置有可随着前后座往复移动而往复转动的棱柱轴;
[0009]固定套内可拆卸的连接有药筒,药筒内侧转动连接有十字形的十字轴,十字轴底端设置有和所述棱柱轴配合的插套;十字轴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竖杆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
[0010]药筒顶部侧端铰接有顶盖,顶盖侧端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锁止板锁止板外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螺纹连接有螺母;药筒顶部侧端设置有和固定螺杆配合的倒U形的插板。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向下螺纹连接有多个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顶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螺杆底端分别和对应的支脚转动连接;所述支脚底端分别设置有橡胶垫。
[0012]优选的,所述摆座底部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和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末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末端铰接于所述摆座底部后侧。
[0013]优选的,所述摆座固定连接有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末端转动连接有小齿轮;所述摆座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往复电机的转轴的轴线和所述内齿圈的轴线共线;
[0014]所述小齿轮的端面非圆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和所述前后座滑动连接;所述前后座和所述导座滑动连接;所述往复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棱柱轴和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所述棱柱轴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往复齿轮,所述往复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外周向内螺纹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夹紧螺钉。
[0016]优选的,所述药筒侧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插套底端向上开有棱柱形的棱柱孔。
[0017]优选的,所述顶盖顶部向下螺纹连接有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旋紧形成所述锁止板和顶盖位置固定的结构。
[0018]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装置通过设置可左右摆动的摆座、可前后移动前后座,以及药筒内的可往复转动的十字轴,从而能保证药筒内的药物的均匀混合,提高了药物的混合效果,且能降低人工混药的工作负担。
[0020]2、本装置通过设置底座及其底部的多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支脚,从而能将本装置稳定置于合适位置,提高了本装置在混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的轴测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的底座的轴测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的摆座的轴测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的固定套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的药筒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的药筒的底部轴测图。
[0027]附图中:1

底座、2

支脚、3

摆座、4

导座、5

前后座、6

固定套、7

药筒、8

顶盖、9

摆动电机、10

曲柄、11

连杆、12

调节螺杆、13

调节轮、14

内齿圈、15

往复电机、16

摆臂、17

小齿轮、18

往复杆、19

齿条、20

夹紧螺钉、21

往复齿轮、22

棱柱轴、23

十字轴、24

竖杆、25

横杆、26

插套、27

插板、28

锁止板、29

锁止螺钉、30

固定螺杆、31

螺母、32

把手、33

棱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支脚2;底座1顶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摆座3;摆座3顶部设置有导座4,导座4内设置有可沿着导座4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前后座5;所述前后座5顶部设置有固定套6,固定套6内侧设置有可随着前后座5往复移动而往复转动的棱柱轴22;
[0030]固定套6内可拆卸的连接有药筒7,药筒7内侧转动连接有十字形的十字轴23,十字轴23底端设置有和所述棱柱轴22配合的插套26;十字轴23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24,竖杆24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25;
[0031]药筒7顶部侧端铰接有顶盖8,顶盖8侧端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锁止板28锁止板28
外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30,固定螺杆30螺纹连接有螺母31;药筒7顶部侧端设置有和固定螺杆30配合的倒U形的插板27。
[0032]本装置通过设置可左右摆动的摆座3、可前后移动前后座5,以及药筒7内的可往复转动的十字轴23,从而能保证药筒7内的药物的均匀混合,提高了药物的混合效果,且能降低人工混药的工作负担。
[0033]本装置通过设置底座1及其底部的多个可调节竖直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支脚(2);底座(1)顶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摆座(3);摆座(3)顶部设置有导座(4),导座(4)内设置有可沿着导座(4)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前后座(5);所述前后座(5)顶部设置有固定套(6),固定套(6)内侧设置有可随着前后座(5)往复移动而往复转动的棱柱轴(22);固定套(6)内可拆卸的连接有药筒(7),药筒(7)内侧转动连接有十字形的十字轴(23),十字轴(23)底端设置有和所述棱柱轴(22)配合的插套(26);十字轴(23)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24),竖杆(24)侧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25);药筒(7)顶部侧端铰接有顶盖(8),顶盖(8)侧端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锁止板(28)锁止板(28)外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杆(30),固定螺杆(30)螺纹连接有螺母(31);药筒(7)顶部侧端设置有和固定螺杆(30)配合的倒U形的插板(2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向下螺纹连接有多个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顶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调节轮(13),所述调节螺杆(12)底端分别和对应的支脚(2)转动连接;所述支脚(2)底端分别设置有橡胶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药学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座(3)底部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和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娟李杨华朱勇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