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68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包括壳体、采集区、光源、光电接收器、计数器、显示屏,采集区设于壳体背面,采集区一侧设光源且另一侧对应设光电接收器,显示屏设于壳体正面,计数器设于壳体内且与光电接收器电性连接,计数器输出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光源、光电接收器、计数器、显示屏及控制器的供电端分别与壳体内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采集区对置光源及光电接收器,将采集区置于烟叶上从侧面将绒毛投影到光电接收器,光电接收器的光照受到遮挡使电流发生变化并通过计数器计数后在显示屏中显示,同时控制器可关联烟叶茸毛数量,从而科学、准确的对烟叶成熟度进行判断并显示。判断并显示。判断并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烟草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便捷、准确性高的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叶成熟度是烟叶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不同成熟度的烟叶外观特征不同,表现在烟叶颜色、主脉和支脉变白程度、成熟斑、茎叶角、茸毛脱落程度等方面。烟叶成熟度不仅能反映烟叶内部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关系,同时也影响着烟叶的组织结构、颜色、香气、吃味和使用价值等。准确把握烟叶的成熟度,适时采收成熟烟叶,进行恰当烘烤,可提高烟叶质量,增加农民收益。茸毛脱落程度是烟叶成熟度判别的重要依据,但现阶段茸毛脱落程度只能依靠肉眼来检测并通过人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对于观察又小又细的烟叶绒毛不仅工作难度大,且长时间的观测易导致工作人员的眼睛疲劳,进一步降低了检测和判断的准确性,另外主观判断对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且不易控制,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偏差较大。
[0003]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机器视觉来检测类似于绒毛的微小物件,但由于烟叶绒毛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性状,而且烟叶的颜色也有较大的差异,导致未经过大规模训练的机器视觉难以准确的分辨,因此机器视觉的后端处理量较大,导致识别设备体积较大、成本较高,难以适应烟草种植业田间地头的使用要求。为此,研发一种能够应用于田间的判别烤烟烟叶成熟度的手持式检测仪,快速准确的对烟叶成熟度进行判断,提高烟叶成熟度判断准确度的科学判别烤烟烟叶成熟度的手持式检测仪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便捷、准确性高的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采集区、光源、光电接收器、计数器、显示屏,所述采集区设置于壳体的背面,所述采集区一侧设置光源且另一侧对应设置光电接收器,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壳体的正面,所述计数器设置于壳体内且输入端与光电接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计数器的输出端与壳体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光源、光电接收器、计数器、显示屏及控制器的供电端分别与壳体内的电池连接。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1、本技术通过在采集区对置光源及光电接收器,将采集区置于烟叶上从侧面将绒毛投影到光电接收器,光电接收器的光照受到遮挡使电流发生变化并通过计数器计数后在显示屏中显示,同时控制器可关联烟叶茸毛数量,从而可以客观的从茸毛数量判断烟叶成熟度,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判断烟叶成熟度。
[0008]2、本技术通过侧照来计数绒毛,不仅可有效避免烟叶不同颜色的影响,而且通过简单的光电接收器及壳体内的计时器、控制器就可以完成烟叶绒毛的计数和成熟度判
断,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体积小便于田间地头便携使用。
[0009]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使用便捷、准确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之左视图之一;
[0012]图3为图2之左视图之二;
[0013]图4为本技术光电原理示意图;
[0014]图中:1

壳体,2

采集区,3

光源,4

光电接收器,5

计数器,6

显示屏,7

挡板,8

光学组件,9

平压板,901

按压部,902

平板部,10

扭簧,11

软性垫层,12

前置放大器,13

比较器,14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采集区2、光源3、光电接收器4、计数器5、显示屏6,所述采集区2设置于壳体1的背面,所述采集区2一侧设置光源3且另一侧对应设置光电接收器4,所述显示屏6设置于壳体1的正面,所述计数器5设置于壳体1内且输入端与光电接收器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计数器5的输出端与壳体1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6电性连接,所述光源3、光电接收器4、计数器5、显示屏6及控制器的供电端分别与壳体1内的电池连接。
[0017]如图2所示,所述采集区2成横卧的“[”形且两侧顶部形成平台,所述光源3设置于采集区2一侧的顶部,所述光电接收器4对应光源3设置于采集区2另一侧的顶部。
[0018]所述光源3面向光电接收器4的前方设置开设有细狭缝的挡板7,所述挡板7的顶部不高于采集区2两侧的顶部,所述挡板7的细狭缝设置于光源3与光电接收器4的直线方向上。
[0019]所述挡板7的细狭缝宽度为10~100μm。
[0020]所述光源3的光线向光电接收器4照射为锥形的扩散光线,所述光源3面向光电接收器4的前方设置有使光线平行射向光电接收器4的光学组件8,所述光学组件8的顶部不高于采集区2两侧的顶部。
[0021]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背面在采集区2的顶部还设置有平压板9,所述平压板9与采集区2一侧的壳体1弹性铰接,所述平压板9在铰接远离采集区2的另一侧设置有按压部901且在采集区2上方为平板部902。
[0022]所述按压部901自平板部902的铰接位置倾斜向上,所述平压板9与采集区2一侧的壳体1铰接且铰接位置在按压部901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扭簧10。
[0023]所述平板部902近采集区2一面和/或采集区2横卧的“[”形两侧顶部固定设置有软性垫层11。
[0024]如图4所示,所述光电接收器4与计数器5之间还串联有前置放大器12、比较器13,
所述前置放大器12用于将光电接收器4输出的电流脉冲信号转换为电压脉冲信号,所述比较器13用于将电压脉冲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给计数器5。
[0025]所述光电接收器4为光电电阻。
[0026]所述控制器为PLC、单板机或树莓派(Raspberry Pi)。
[002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28]如图1、3和4所示,在烟叶的不同成熟时期,采集不同成熟度烟叶的茸毛数量为背景数据。在采收烟叶过程中,按平压板9的下按压部901将平板部902与采集区2两侧的顶部平台分离,将预采集烟叶放在采集区2与平板部902之间,松开按压部901使平板部902压紧采集区2内的烟叶,然后启动识别按钮,光源3从侧面将烟叶上的绒毛投影到光电接收器4,光电接收器4的光照受到遮挡使电路电阻急剧增大,从而导致其电路的电流减小,电流的变化通过前置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采集区(2)、光源(3)、光电接收器(4)、计数器(5)、显示屏(6),所述采集区(2)设置于壳体(1)的背面,所述采集区(2)一侧设置光源(3)且另一侧对应设置光电接收器(4),所述显示屏(6)设置于壳体(1)的正面,所述计数器(5)设置于壳体(1)内且输入端与光电接收器(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计数器(5)的输出端与壳体(1)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6)电性连接,所述光源(3)、光电接收器(4)、计数器(5)、显示屏(6)及控制器的供电端分别与壳体(1)内的电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区(2)成横卧的“[”形且两侧顶部形成平台,所述光源(3)设置于采集区(2)一侧的顶部,所述光电接收器(4)对应光源(3)设置于采集区(2)另一侧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3)面向光电接收器(4)的前方设置开设有细狭缝的挡板(7),所述挡板(7)的顶部不高于采集区(2)两侧的顶部,所述挡板(7)的细狭缝设置于光源(3)与光电接收器(4)的直线方向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细狭缝宽度为10~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烟叶茸毛数量进行烟叶成熟度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聪莲陈颐杨睿邹聪明姜永雷唐韵孙书斌胡彬彬赵高坤冀新威苏家恩黄坤袁坤喻曦何军汪华国王文伦杨学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