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56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包括上轨、下轨、同时与所述上轨和下轨滑动连接的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驱动所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同步反向平移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并共同配合关闭门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第一屏蔽门与第二屏蔽门在行程范围内始终分别固定连接传动链条的上段和下段。由于在传动链条运行过程中其上段和下段的左右方向相反,因此只需通过一部驱动电机可带动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同步反向移动从而实现屏蔽门的开启和关闭,其结构新颖简单便于推广。其结构新颖简单便于推广。其结构新颖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消菌通道、自动门、电梯的自动屏蔽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消毒通道在进行消毒时需要利用屏蔽门将内部封闭,并在消毒后打开让人员通过。由于消毒通道通常每次只能容纳1~3人通过,因此在多人通过消毒通道时屏蔽门的开启关闭频率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包括上轨、下轨、同时与所述上轨和下轨滑动连接的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驱动所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同步反向平移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并共同配合关闭门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链轮同轴连接以驱动主动链轮转动,所述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并且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转轴均与所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相垂直,同时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所述传动链条同时缠绕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并被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连线划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第一屏蔽门与第二屏蔽门在行程范围内始终分别固定连接传动链条的上段和下段。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屏蔽门装置,其第一屏蔽门与第二屏蔽门在行程范围内始终分别固定连接传动链条的上段和下段,由于在传动链条运行过程中其上段和下段的左右方向相反,因此只需通过一部驱动电机可带动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同步反向移动从而实现屏蔽门的开启和关闭,其结构新颖简单便于推广。
[0006]进一步,所述上轨和下轨的长度至少为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的宽度之和的两倍。通过以上结构,可在上轨和下轨两侧形成有供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的收纳空间,使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完全避开门口实现开门。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均包括有屏蔽门主体、滑座以及连接件,其中所述的滑座与上轨滑动连接并同时固定连接所述屏蔽门主体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还同时与所述传动链条固定连接。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与传动链条之间的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滑座包括有滑座主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主体上的上滑轮和下滑轮,所述上滑轮和下滑轮分别与所述上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滚动接触。利用上滑轮和下滑轮与上轨滚动接触可减小其与上轨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滑动阻力。
[0009]进一步,还包括有设置于消毒通道入口或消毒通道内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当所述人体红外感器感应到人体后驱动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延时打开。利用人体红外传感
器可感应人体,当有人靠近人体红外传感器时人体红外传感器能接受人体红外信号从而控制第一屏蔽门和第二屏蔽门延时打开,实现无接触式开门,避免人员的手部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主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3]图4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0014]其中,1

上轨,2

下轨,3a

第一屏蔽门,3b

第二屏蔽门,31

屏蔽门主体,32

滑座,321

滑座主体,322

上滑轮,323

下滑轮,33

连接件,4

驱动机构,41

驱动电机,42

主动链轮,43

从动链轮,44

传动链条,5

人体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设置于消毒通道入口或消毒通道内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5,当所述人体红外感器感应到人体后驱动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延时打开。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5可感应人体,当有人靠近人体红外传感器5时人体红外传感器5能接受人体红外信号从而控制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延时打开,实现无接触式开门,避免人员的手部受到污染。
[0017]所述自动屏蔽门装置设置于消毒通道的出口和入口,包括上轨1、下轨2、同时与所述上轨1和下轨2滑动连接的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驱动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同步反向平移的驱动机构4。其中所述上轨1和下轨2的长度至少为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的宽度之和的两倍,可在上轨1和下轨2两侧形成有供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的收纳空间,使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完全避开门口实现开门。
[0018]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并共同配合关闭门口,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均包括有屏蔽门主体31、滑座32以及连接件33,其中所述的滑座32与上轨1滑动连接并同时固定连接所述屏蔽门主体31与连接件33。所述滑座32包括有滑座主体321、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座主体321上的上滑轮322和下滑轮323,所述上滑轮322和下滑轮323分别与所述上轨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滚动接触。利用上滑轮322和下滑轮323与上轨1滚动接触可减小其与上轨1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滑动阻力。
[0019]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有驱动电机41、主动链轮42、从动链轮43和传动链条44,所述驱动电机41与所述主动链轮42同轴连接以驱动主动链轮42转动,所述从动链轮43与主动链轮4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44传动连接,并且所述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的转轴均与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相垂直,同时该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所述传动链条44同时缠绕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并被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之间的连线划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第一屏蔽门3a与第二屏蔽门3b在行程范围内始终分别固定连接传动链条44的上段和下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与传动链条44之间通过传动链条44固定连接。由于在传动链条44运行过程中其上段和下段的左右方向相
反,因此只需通过一部驱动电机41可带动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同步反向移动从而实现屏蔽门的开启和关闭。
[0020]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屏蔽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屏蔽门装置设置于消毒通道的出口和入口包括上轨(1)、下轨(2)、同时与所述上轨(1)和下轨(2)滑动连接的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驱动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同步反向平移的驱动机构(4);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并共同配合关闭门口,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有驱动电机(41)、主动链轮(42)、从动链轮(43)和传动链条(44),所述驱动电机(41)与所述主动链轮(42)同轴连接以驱动主动链轮(42)转动,所述从动链轮(43)与主动链轮(4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44)传动连接,并且所述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的转轴均与所述第一屏蔽门(3a)和第二屏蔽门(3b)相垂直,同时该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所述传动链条(44)同时缠绕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并被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3)之间的连线划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第一屏蔽门(3a)与第二屏蔽门(3b)在行程范围内始终分别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澳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