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气泡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55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气泡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微气泡装置,所述微气泡装置连接于所述龙头本体的末端,所述微气泡装置包括进水座,进气组件和气泡切割组件,所述气泡切割组件置于所述进水座的后端,其中,所述进水座包括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进水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座开设有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相应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位置处设置,其中,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进气组件相互配合形成进气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气泡龙头结构简单,产品所占空间小,成本低,采用物理杀菌模式,能够有效的去除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更加健康与安全。更加健康与安全。更加健康与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气泡龙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气泡龙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是市场上面的龙头产生的气泡的尺寸都比较大,气泡会瞬间消失,无杀菌去污的特点。采用这种龙头清洗果蔬、肉类等食物时都需要填加洗涤济才能达到清洗要求,往往这些化学产品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同时产生的污水对于环境也是一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气泡龙头。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气泡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微气泡装置,所述微气泡装置连接于所述龙头本体的末端,所述微气泡装置包括进水座,进气组件和气泡切割组件,所述气泡切割组件置于所述进水座的后端,其中,所述进水座包括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进水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座开设有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相应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位置处设置,其中,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进气组件相互配合形成进气流道。
[0005]较佳的,所述进气组件为一进气座,所述进气座连接于所述进水座;所述进气座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
[0006]较佳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进气组件置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外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所述进气槽和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
[0007]较佳的,所述进气组件为进气塞子,所述进气塞子设置于所述进气通孔处,所述进气塞子与所述进水座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0008]较佳的,所述进气组件为一进气控制组件,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进气控制组件选择性连通使得气泡装置处于微气泡水出水模式、普通气泡水出水模式或透明柱状水出水模式中的其中一种。
[0009]较佳的,所述进水通道中的进水量与所述进气控制组件的进气量比例大于80倍时,气水混合液经过所述气泡切割组件切割后形成所述微气泡水出水模式;所述进水通道中的进水量与所述进气控制组件的进气量比例小于80倍时,气水混合液经过所述气泡切割组件切割后形成所述普通气泡水出水模式;所述进气控制组件的进气量为零时,气水混合液经过所述气泡切割组件整流后形成所述透明柱状水出水模式。
[0010]较佳的,所述进气控制组件包括旋钮,固定座和进气座,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外周,所述旋钮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一进气垫和第二进气垫,所述进气座则开设有进气槽;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一进气垫,所述进气槽和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第一进气流道,所述第二通气孔,第二进气垫和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第二进气流道,所述第一进气流道与所述进水通道配合形成所述微气泡水出水模式,所述第
二进气流道与所述进水通道配合形成所述普通气泡水出水模式。
[0011]较佳的,所述固定座的周侧还设置有弹珠和弹簧,所述旋钮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与所述弹珠相互配合工作。
[0012]较佳的,所述气泡切割组件至少包括两组滤网组件,每组所述滤网组件之间具有一间隔。
[0013]较佳的,所述滤网组件由至少一片50~200目的滤网组成。
[0014]本技术的微气泡龙头结构简单,产品所占空间小,成本低,采用物理杀菌模式,能够有效的去除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更加健康与安全;由该微气泡龙头产生的微小气泡可吸附水中的污渍和杂质,且在水中有很长的停留时间,进而能够高效的去污去渍;再者,微小气泡在上升暴破过程中会形成带电的电核,具有天然的物理杀菌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微气泡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微气泡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进水座的立体图。
[0021]图6是本技术进气座的立体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固定座的立体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微气泡装置的进气原理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进水座的立体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微气泡装置的进气原理图。
[0026]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7]图1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微气泡装置的爆炸图。
[0028]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微气泡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0029]图1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微气泡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0030]图15A是本技术微气泡水的出水示意图。
[0031]图15B是本技术普通气泡水的出水示意图。
[0032]图15C是本技术透明柱状水的出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参考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一种微气泡龙头,包括龙头本体A和微气泡装置B(或B

),该微气泡装置B(或B

)连接于该龙头本体A的末端,该龙头本体A内具有出水通道A1,该出水通道A1与微气泡装置B(或B

)相互连通,该龙头本体A通过开关阀芯进行水流通断的控制,该开关阀芯结构为现有技术中所能实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赘述。
[0035]参照附图2至附图8,其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上述微气泡装置B包括进水座1,进气座2,气泡切割组件3,固定座4和外壳5,该固定座4置于该外壳5内,该进水座1与固定座4、进气座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a1和第二密封圈a2,该进气座2则与固定座4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a3,保证微气泡龙头密封的可靠性;此外,上述气泡切割组件3置于该进水座1的后端,其中,该气泡切割组件3至少包括两组滤网组件31,其中每组滤网组件31由至少一片50~200目的滤网组成,且每组滤网组件31之间具有一间隔,通过该种气泡切割组件的设置,其可将气水混合液中的大气泡切割成微纳级别的微小气泡,十分方便。
[0036]具体来说,该进水座1内具有进水通道11和进气通孔12,该进水通道11包括第一进水通道11a和第二进水通道11b,该第二进水通道11b的进水截面积大于该第一进水通道11a的进水截面积,该进气通孔12设置于该进水座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本体和微气泡装置,所述微气泡装置连接于所述龙头本体的末端,所述微气泡装置包括进水座,进气组件和气泡切割组件,所述气泡切割组件置于所述进水座的后端,其中,所述进水座包括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进水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座开设有进气通孔,所述进气通孔相应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位置处设置,其中,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进气组件相互配合形成进气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为一进气座,所述进气座连接于所述进水座;所述进气座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气泡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进气组件置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外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所述进气槽和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为进气塞子,所述进气塞子设置于所述进气通孔处,所述进气塞子与所述进水座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进气通孔配合形成所述进气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为一进气控制组件,所述进气通孔与所述进气控制组件选择性连通使得气泡装置处于微气泡水出水模式、普通气泡水出水模式或透明柱状水出水模式中的其中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气泡龙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林廖李忠傅新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