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553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包括心电监护仪和智控输液泵,智控输液泵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屏、泵液装置和电源模块,处理模块分别连接存储模块、显示屏和泵液装置,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显示屏、泵液装置分别连接;智控输液泵还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医嘱指令输入模块、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AI控制处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与医嘱指令输入模块连接,医嘱指令输入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一端与心电监护仪连接,另一端与AI控制处理模块连接,AI控制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心电监护仪与智控输液泵间的智能交互,智控输液泵能够根据心电监护情况智能化调节,节约人力。节约人力。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属于智能监护


技术介绍

[0002]急危重症患者因病情的缘故,都需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常用的参数为心率、血压、指脉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血压的数值异常在临床上可表现为高血压、低血压,医生会相应地开立降压药或升压药,护士使用输液泵输液,护士再根据用药后的血压告知医生,医生再次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输液滴速。
[0003]目前临床上血压的数值是心电监护上被观察最多的一项数值,但是现有的监护系统存在滞后性,需要经过发现血压变化、记录情况、反馈医生、医生处理、护士调节给药等环节,影响到血压的及时调控和患者的病情控制,进而影响到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
[0004]而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还相对不足,各级医疗单位都存在人手短缺的问题,例如:1、大型的三甲医院:其ICU及抢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重,医护人员除了要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更多的任务是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该项工作不仅工作白班压力大,夜班更是面临医务人员劳累、人员更少的现状,很容易出现病情观察不细致、延误病人抢救的不良医疗后果。某些病人数量多的情况下,甚至会要求休息的医务人员赶来医院加班。2、基层医院:大型三甲医院的ICU 的护理人员尚且存在人员短缺,县级市和基层医院更面临人员短缺、大量医务人员流失的现状。基层医院的ICU、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更是严重缺乏,经常会出现抢救多个病人时会出现对病人的监护观察不仔细的情况。3、医院的普通病房:有时医院的普通病房也会存在病人需要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情况。但因为普通病房内根本无法实现护士在监护仪旁边边用药、边调滴速(只有ICU 或抢救室才具备护士24小时在病人床边的条件),所以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不确切。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化的监护系统来部分替代医护人员的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以便于及时发现处理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采取措施,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
[0007]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包括心电监护仪,所述心电监护仪用于采集病人的多模式生理参数,判定紧急异常事件,所述多模式生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参数、心电图形参数、血氧饱和度参数、脉率参数、体温参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还包括智控输液泵,所述智控输液泵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屏、泵液装置和电源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存储模块、显示屏和泵液装置,所述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显示屏、泵液装置分别连接供电;所述智控
输液泵还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医嘱指令输入模块、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AI 控制处理模块,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与医嘱指令输入模块连接,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医生操作终端实现交互操作,接收医生操作终端开出的医嘱信息并发送给医嘱指令输入模块,同时在病人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状态实时推送给医生操作终端;所述医嘱指令输入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医嘱指令输入模块将网络通信模块接收的医嘱信息转化为控制指令并传输给处理模块,由处理模块控制泵液装置工作;所述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一端与心电监护仪连接,用于接收病人的多模式生理参数;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另一端与AI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病人的多模式生理参数与内置在存储模块内的AI处理机制比对后作出处理方案并发出动态控制指令;AI控制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AI控制处理模块发出的动态控制指令传输给处理模块,由处理模块控制泵液装置工作。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控输液泵还包括外壳,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泵液装置、电源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医嘱指令输入模块、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和AI控制处理模块均安装在外壳内,所述显示屏位于外壳的前表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数字接口,所述数字接口与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连接,数字接口用于通过数据连接线与心电监护仪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医嘱指令输入模块、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和AI控制处理模块均集成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固定在外壳前表面的内侧面,所述显示屏设置于电路板前且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泵液支架,所述泵液装置安装在泵液支架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液装置包括泵液电机、传动支架、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推动丝杆,所述泵液电机安装在泵液支架内侧面,泵液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并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传动支架安装在泵液支架的中部且低于泵液电机,所述从动轮安装在传动支架上,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从动轮中心螺纹安装有推动丝杆,所述传动支架下方空间为药瓶安装室,所述推动丝杆的下端向下穿过传动支架并连接有用于给药瓶施加推力的输液推板,所述输液推板与药瓶安装室之间设置有使输液推板只能沿着推动丝杆轴向移动但无法转动的限位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推板侧边设有导向座,药瓶安装室旁侧设有导向杆,导向座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控输液泵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控输液泵还设置有三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处理模块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通过触摸显示屏可对处理模块进行设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为4G或5G网络通信模块。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心电监护仪与智控输液泵之间的智能交互,智控输液泵能够根据心电监护情况智能化调节,由以往的完全地“人工监视”的模式改进为“智能化地监视、调整滴速,必要时人工远程调整”的模式,从而大大减少医护到患者床
旁去调节设备,更好地节约人力,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场景包括的ICU、抢救室等场合,可以减轻ICU及抢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0018]2)、本技术可以建立一个ICU所有患者的“中央监护站”,由一名医务人员在中央监护站端监视所有患者的心电监护。
[0019]3)、本技术结合5G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抢救场景中的AI。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或呼吸道烈性传染性疾病需穿防护服、护目镜时,重症的医务人员缺乏时,本技术可用于异地远程监护,实现一名医务人员监测异地多名危重症患者,实现“云抢救”的功能,同时还能减少防护服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控输液泵的结构主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包括心电监护仪(1),所述心电监护仪(1)用于采集病人的多模式生理参数,判定紧急异常事件,所述多模式生理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参数、心电图形参数、血氧饱和度参数、脉率参数、体温参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还包括智控输液泵(2),所述智控输液泵(2)包括处理模块(2.1)、存储模块(2.2)、显示屏(2.3)、泵液装置(2.4)和电源模块(2.5),所述处理模块(2.1)分别连接存储模块(2.2)、显示屏(2.3)和泵液装置(2.4),所述电源模块(2.5)与处理模块(2.1)、显示屏(2.3)、泵液装置(2.4)分别连接供电;所述智控输液泵(2)还包括网络通信模块(2.6)、医嘱指令输入模块(2.7)、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2.8)、AI控制处理模块(2.9),所述网络通信模块(2.6)与医嘱指令输入模块(2.7)连接,网络通信模块(2.6)用于与医生操作终端(3)实现交互操作,接收医生操作终端(3)开出的医嘱信息并发送给医嘱指令输入模块(2.7),同时在病人生理参数出现异常状态实时推送给医生操作终端(3);所述医嘱指令输入模块(2.7)与处理模块(2.1)连接,医嘱指令输入模块(2.7)将网络通信模块(2.6)接收的医嘱信息转化为控制指令并传输给处理模块(2.1),由处理模块(2.1)控制泵液装置(2.4)工作;所述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2.8)一端与心电监护仪(1)连接,用于接收病人的多模式生理参数;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2.8)另一端与AI控制处理模块(2.9)连接,用于将病人的多模式生理参数与内置在存储模块(2.2)内的AI处理机制比对后作出处理方案并发出动态控制指令;AI控制处理模块(2.9)与处理模块(2.1)连接,AI控制处理模块(2.9)发出的动态控制指令传输给处理模块(2.1),由处理模块(2.1)控制泵液装置(2.4)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控输液泵(2)还包括外壳(2.10),所述处理模块(2.1)、存储模块(2.2)、泵液装置(2.4)、电源模块(2.5)、网络通信模块(2.6)、医嘱指令输入模块(2.7)、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2.8)和AI控制处理模块(2.9)均安装在外壳(2.10)内,所述显示屏(2.3)位于外壳(2.10)的前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危重症患者智能调控血压的一体化远程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0)的前表面安装有电源开关(2.11),所述外壳(2.10)的侧面设置有数字接口(2.12),所述数字接口(2.12)与生理参数输入转换模块(2.8)连接,数字接口(2.12)用于通过数据连接线与心电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