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材的新型注胶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型材的新型注胶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型材的注胶的工序为将胶材料注入到型材的注胶槽内,然后进行需要将注胶槽的底部进行切桥后注胶完成,然后再进行抗拉及抗剪切的强度试验,但是这种结构的在注胶后由于胶体注入注胶槽内后,胶体重量的增加导致注胶槽承受的压力变大,从而使得型材的抗拉及抗剪切强度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型材的新型注胶槽结构,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型材在注胶后的抗拉及抗剪切的强度,大大增强了型材的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型材的新型注胶槽结构,它主要包括槽体,在槽体的上部设置为进胶口,在槽体内部的两侧分别横向设有加强筋Ⅰ和加强筋Ⅱ,加强筋Ⅰ和加强筋Ⅱ对称分布在槽体内部的两侧,加强筋Ⅰ的一端与槽体内部一侧的内表面连接,加强筋Ⅰ的另一端连接有承压块Ⅰ,加强筋Ⅱ的一端与槽体内部另一侧的内表面连接,加强筋Ⅱ的另一端连接有承压块Ⅱ,承压块Ⅰ的位置与承压块Ⅱ的位置相对,在承压块Ⅰ与承压块Ⅱ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设置为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型材的新型注胶槽结构,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槽体(1),在槽体(1)的上部设置为进胶口(2),在槽体(1)内部的两侧分别横向设有加强筋Ⅰ(3)和加强筋Ⅱ(4),加强筋Ⅰ(3)和加强筋Ⅱ(4)对称分布在槽体(1)内部的两侧,加强筋Ⅰ(3)的一端与槽体(1)内部一侧的内表面连接,加强筋Ⅰ(3)的另一端连接有承压块Ⅰ(5),加强筋Ⅱ(4)的一端与槽体(1)内部另一侧的内表面连接,加强筋Ⅱ(4)的另一端连接有承压块Ⅱ(6),承压块Ⅰ(5)的位置与承压块Ⅱ(6)的位置相对,在承压块Ⅰ(5)与承压块Ⅱ(6)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设置为渗入通道(7),当胶体依次经过进胶口(2)和渗入通道(7)后注满整个注胶槽的槽体(1)内部后在槽体(1)内部形成胶层(8),加强筋Ⅰ(3)和加强筋Ⅱ(4)位于胶层(8)内部,承压块Ⅰ(5)与承压块Ⅱ(6)也位于胶层(8)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的新型注胶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筋Ⅰ(3)与注胶槽的槽体(1)内部一侧的内表面设置为整体,加强筋Ⅰ(3)与承压块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富,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马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