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50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涉及引信控制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活动设置按钮,按钮伸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远离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伸入尾盖的圆形盲孔内,滑块内设置有导电体,导电体呈一端开口的盒体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压簧和滚珠,导电体开口侧部设置有印制板,印制板一端电性连接导线,且导线穿过尾盖伸出壳体外,滑块远离印制板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滑块做直线运动的引导组件,按钮与壳体之间设置防尘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接触可靠,满足引信电信导通控制的实际需求,满足产品实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滚珠和印制板是滚动触压接触,摩擦力小,接触可靠且导电性能好。触可靠且导电性能好。触可靠且导电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引信控制开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药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系统),爆竹的火药捻子即是最早的引信,引信的保险型:一、当引信处于保险状态时,传爆元件均不隔离开的,称为非保险型引信;二、将大帽与下一级传爆元件隔离开来的引信,称为半保险型引信;三、将雷管与下一级传爆元件隔离开来的引信,称为全保险型引信。引信安全系统必须有两个独立的保险件,其中每个保险件都必须能防止意外解除保险,而解除两个保险件的力必须从不同的环境获得,成为双环境力全保险型引信。引信功能各异,主要有机电触发引信、光引信、红外引信、静电引信、磁引信、灵巧引信和智能引信等,真可谓百变多样,凸显出引信在实际运用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引信的重要考核指标。
[0003]目前,现有的引信控制开关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体积较大,使用者难以将其方便的掌控,同时不利于携带;2、接触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不符合现有技术检测标准要求;3、在一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粉尘、细沙较大的空气环境下,空气中的细微粉尘、微粒非常容易进入引信控制开关内,伴随引信控制开关的多次使用,细微粉尘或者沙土不断的进入,并且在引信控制开关内不断积累,导致引信控制开关失效或者失灵,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造成十分巨大的影响,不利于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需求;4、现有引信控制开关没有防止偏离的引导组件,在引信控制开关发生磕碰或者撞击情况下,容易发生失效和失灵现象,因此,本司设计工作人员自主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产品体积较小,携带和安装都十分方便,易于携带,接触可靠,满足引信电信导通控制的实际需求,满足产品实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滚珠和印制板是滚动触压接触,摩擦力小,接触可靠且导电性能好。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活动设置按钮,按钮伸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远离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伸入尾盖的圆形盲孔内,滑块内设置有导电体,导电体呈一端开口的盒体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压簧和滚珠,导电体开口侧部设置有印制板,印制板一端电性连接导线,且导线穿过尾盖伸出壳体外,滑块远离印制板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滑块做直线运动的引导组件,按钮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止粉尘、沙土进入壳体内的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包括间距设置于壳体内壁上的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与按钮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按钮外壁且于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之间设置有活动密封板。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面向活动密封板侧面均设置
有环状梯形凹槽,且环状梯形凹槽与活动密封板侧部的环状梯形凸台相匹配,活动密封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垫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活动密封板面向第二隔离层的侧面上设置有能够容纳粉尘、沙土的容纳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滑块端部的导块,导块活动设置于导杆上,导杆外表面且于导块和尾盖之间设置有引导弹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壳体外部设置有用于和引信基座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滚珠是采用铜滚珠镀金制成且能够触压印制板侧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壳体内部且于按钮和滑块的外部设置有环状的绝缘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导线分别电性连接印制板上的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当按钮处于未按压的状态时,滚珠处于印制板侧部远离导线的一端,此时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电性导通,当按钮处于按压的极限状态时,滚珠处于印制板侧部靠近导线的一端,此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电性导通。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产品体积较小,携带和安装都十分方便,易于携带,接触可靠,满足引信电信导通控制的实际需求,满足产品实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滚珠和印制板是滚动触压接触,摩擦力小,接触可靠且导电性能好。
[0014]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印制板、按钮、滚珠、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当按钮处于未按压的状态时,滚珠处于印制板侧部远离导线的一端,此时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电性导通,第一触点、第三触点分别电性连接黄色导线和蓝色导线,即黄色导线与蓝色导线导通,当按钮处于按压的极限状态时,滚珠处于印制板侧部靠近导线的一端,此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电性导通,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分别电性连接黄色导线和绿色导线,即黄色导线和绿色导线导通,从而实现对引信的控制通断。
[0015]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防尘组件,在按钮10按压的过程中,粉尘依次受到第二隔离层1203、活动密封板1202、第一隔离层1201的隔离效果,且通过活动密封板1202与第一隔离层1201和第二隔离层1203的相互配合,粉尘或者细沙滞留在第一隔离层1201和第二隔离层1203所形成的空腔内,避免粉尘、细沙进入壳体4内对滚珠7与印制板5的触压造成失效或者失灵。
[0016]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引导组件,能够有利于实现对滑块的直线运动进行引导,同时为了避免装置在磕碰或者撞击情况下,发生失效和失灵现象,更为了使按钮能够更快的复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印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防尘组件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引导组件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导线;2、尾盖;3、弹簧;4、壳体;5、印制板;6、滑块;7、
滚珠;8、压簧;9、导电体;10、按钮;11、绝缘套;12、防尘组件;13、引导组件;501、第一触点;502、第二触点;503、第三触点;1201、第一隔离层;1202、活动密封板;1203、第二隔离层;1204、第一密封垫圈;1205、容纳槽;1206、第二密封垫圈;1301、引导弹簧;1302、导杆;1303、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4]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包括壳体4,壳体4内部活动设置按钮10,按钮10伸入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滑块6,滑块6远离按钮10的一侧设置有弹簧3,且弹簧3伸入尾盖2的圆形盲孔内,滑块6内设置有导电体9,导电体9呈一端开口的盒体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压簧8和滚珠7,导电体9开口侧部设置有印制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壳体(4)内部活动设置按钮(10),按钮(10)伸入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滑块(6),滑块(6)远离按钮(10)的一侧设置有弹簧(3),且弹簧(3)伸入尾盖(2)的圆形盲孔内,滑块(6)内设置有导电体(9),导电体(9)呈一端开口的盒体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压簧(8)和滚珠(7),导电体(9)开口侧部设置有印制板(5),印制板(5)一端电性连接导线(1),且导线(1)穿过尾盖(2)伸出壳体(4)外,滑块(6)远离印制板(5)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滑块(6)做直线运动的引导组件(13),按钮(10)与壳体(4)之间设置有防止粉尘、沙土进入壳体(4)内的防尘组件(12),防尘组件(12)包括间距设置于壳体(4)内壁上的第一隔离层(1201)和第二隔离层(1203),第一隔离层(1201)、第二隔离层(1203)与按钮(1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1204),按钮(10)外壁且于第一隔离层(1201)和第二隔离层(1203)之间设置有活动密封板(1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引信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1201)和第二隔离层(1203)面向活动密封板(1202)侧面均设置有环状梯形凹槽,且环状梯形凹槽与活动密封板(1202)侧部的环状梯形凸台相匹配,活动密封板(1202)与壳体(4)内壁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垫圈(1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峰新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