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24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S1、初始化完成后,更新时间指针;S2、通过日程矩阵核心算法生成日程矩阵,进入后续的计划执行阶段;S3、计划开始执行后,向原子操作涉及到的实验人员、实验设备以及物料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指令发出后,就进入了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排班以及物料管理系统的自主执行流程;S4、收集实验人员返回的工单完成操作、设备返回的实验完成指令和相应的实验结果数据以及物料管理系统返回的物料使用情况/物料采购入库数据,更新下一次进行日程矩阵核心算法所需的数据从而进行实验排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新药研发实验全流程降本增效的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管理方法。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理方法的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药物(原料/制剂)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实验,和其他化学/物理类实验相比,通常具有以下的特性:
[0003]1、实验物料高活性:由于药物具有对人体产生低量高效影响的本质特性,因此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需要进行频繁实验的操作人员成为了新药开发公司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活性低的药物疗效可能也低,因此,开发高活性的药物的同时避免实验人员受到伤害,只能通过寻求降低药物活性之外的方法来实现。新药开发时,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操作,低效、原始的实验安排会导致实验人员不必要地长时间呆在实验室,这会为员工的健康带来风险;
[0004]2、实验安排多变性:药物开发不仅仅是实验数据的获取过程,其每一步的结果都可能影响到后续项目的去留、工艺方法的改变、分析方案的更新。因此,实验安排会呈现多变的特点,而每次药物开发所进行的实验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内容完善的,工作量较大的。而频繁变更实验内容会为整个实验室带来实验安排冲突与效率降低;
[0005]3、实验项目并存性:药物开发实验室所进行的项目一般不止一种,常常会出现多个药物开发项目共用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场景出现,不仅仅是涉及到如何进行多项目共同开发的日程安排问题,还涉及到某些项目在共用同一设备时产生反应,发生干扰,影响结果等情况出现;
[0006]4、实验数据相关性:单个药物开发实验在一个开发阶段内,常常会用带有不同参数进行同种方法的实验来获取相关性的结果,这种类型的实验安排具有一些共性,但现阶段却尚无利用这种特性的方法来简化实验安排,实现降本增效;
[0007]5、实验阶段继承性:单个药物开发项目经常会具有多个开发阶段,如化合物开发

制剂开发

中试放大等阶段,而阶段的不同,所用到的设备也不尽相同,如在新药化合物阶段,可能会大量使用液相等分析设备,而在制剂开发阶段,会大量使用如制粒机等设备,不同开发阶段间目前尚无一个通用的信息平台来原生地共享开发信息,因此在阶段变更过程中,如何解决技术包跨团队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传递失真等问题,还亟待解决。
[0008]目前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针对新药开发领域特点的、适配实验室设备与对应数据处理平台的、适用于跨部门多角色统筹信息共享的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能够集成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数据,人员管理,实验管理,项目管理功能,实现任
务自动分解,数据自动集成,可有效解决多任务多团队共用实验室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下、设备占用率低、实验间相互干扰、沟通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新药研发实验全流程降本增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S1、初始化:
[0012]初始化完成后,更新时间指针;
[0013]S2、制定计划:
[0014]通过日程矩阵核心算法生成日程矩阵,进入后续的计划执行阶段;
[0015]S3、计划执行阶段:
[0016]计划开始执行后,向原子操作涉及到的实验人员、实验设备以及物料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指令发出后,就进入了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排班以及物料管理系统的自主执行流程;
[0017]S4、反馈阶段:
[0018]收集实验人员返回的工单完成操作、设备返回的实验完成指令和相应的实验结果数据以及物料管理系统返回的物料使用情况/物料采购入库数据,更新下一次进行日程矩阵核心算法所需的数据从而进行实验排班。
[0019]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在初始化完成后,先启动一个守护进程,循环检查是否出现因为时间流失而出现试验计划需要调整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时间指针更新。
[0020]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的日程矩阵核心算法指的是对于实验室有多台药物分析设备组成的情况来说,每台一个一维矩阵合并即可构成一个带有时间指针的多维实验日程矩阵。
[002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通过日程矩阵核心算法生成日程矩阵后,管理人员根据自动形成的实验方案进行手动微调,确认无误后再进入后续的计划执行阶段。
[002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对向原子操作涉及到的实验人员、实验设备以及物料管理系统发送信息包括对实验人员的工单、对设备的实验指令以及对物料管理系统的物料使用请求。
[0023]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进行实验排班的计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4]①
数据预设:填写计算所涉及的设备、物料、人员、实验和原子操作的数据预设;
[0025]②
生成日程矩阵:首先判断是否已存在生成过的日程矩阵,如果有,那么其中就包含着有效的,已经确定的日程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加载,作为后续计算状态的基础,如果之前并没有生成过任何日程矩阵,那么就代表此次为首次计算,需要生成一个空白的日程矩阵;完成矩阵的生成之后,就需要对相关指针进行初始化,维度指针和设备指针指向第一位,时间指针指向矩阵的最末尾;
[0026]③
核心计算:首先,对于日程矩阵上的每一个维度,对它的时间指针和设备指针共同指向的实验时间片段进行判断,对每一个尚未分配的原子操作来说,是否能够满足填入该时间片段的条件,所有满足条件的原子操作会形成一个候选列表,然后根据候选列表的
长度不同来进行判断;如果候选列表是空的,那么设备指针可以直接往后移动1位进行下一个设备的判断;如果候选列表只有1个项目,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原子操作填入该时间片段,然后再将设备指针后移1位;如果候选列表中的项目数量大于1,那么假设名单的项目数量为N,那么需要新生成N

1个日程矩阵的维度,并且对包含原维度的这N个维度一一对应分别填入这N个原子操作,完成后便可将设备指针向后移动1位;完成原子操作的填入后,需判断移动后的设备指针是否超出了当前设备的末尾,如果没有超出,那么就对新的设备继续进行上述运算;如果已经超出,则代表完成了当前维度指针、当前时间指针下,需要进行的计算;如果此时已经没有尚未被分配的原子操作,那么意味着该维度下的所有原子操作均以被妥善安排,就可以激活该维度的计算完成标志;而如果还存在尚未分配的原子操作,则代表在当前时间指针下,还没有能够完成所有原子操作的分配;需要判断时间指针是否已经达到了我们预先设置的显示范围,若还未达到显示范围,则将时间指针向后移动1位,并且对设备指针初始化,然后再继续上述的计算;若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更新时间指针;S2、制定计划:通过日程矩阵核心算法生成日程矩阵,进入后续的计划执行阶段;S3、计划执行阶段:计划开始执行后,向原子操作涉及到的实验人员、实验设备以及物料管理系统发送信息,指令发出后,就进入了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排班以及物料管理系统的自主执行流程;S4、反馈阶段:收集实验人员返回的工单完成操作、设备返回的实验完成指令和相应的实验结果数据以及物料管理系统返回的物料使用情况/物料采购入库数据,更新下一次进行日程矩阵核心算法所需的数据从而进行实验排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在初始化完成后,先启动一个守护进程,循环检查是否出现因为时间流失而出现试验计划需要调整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时间指针更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日程矩阵核心算法指的是对于实验室有多台药物分析设备组成的情况来说,每台一个一维矩阵合并即可构成一个带有时间指针的多维实验日程矩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日程矩阵核心算法生成日程矩阵后,管理人员根据自动形成的实验方案进行手动微调,确认无误后再进入后续的计划执行阶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向原子操作涉及到的实验人员、实验设备以及物料管理系统发送信息包括对实验人员的工单、对设备的实验指令以及对物料管理系统的物料使用请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实验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进行实验排班的计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预设:填写计算所涉及的设备、物料、人员、实验和原子操作的数据预设;

生成日程矩阵:首先判断是否已存在生成过的日程矩阵,如果有,那么其中就包含着有效的,已经确定的日程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加载,作为后续计算状态的基础,如果之前并没有生成过任何日程矩阵,那么就代表此次为首次计算,需要生成一个空白的日程矩阵;完成矩阵的生成之后,就需要对相关指针进行初始化,维度指针和设备指针指向第一位,时间指针指向矩阵的最末尾;

核心计算:首先,对于日程矩阵上的每一个维度,对它的时间指针和设备指针共同指向的实验时间片段进行判断,对每一个尚未分配的原子操作来说,是否能够满足填入该时间片段的条件,所有满足条件的原子操作会形成一个候选列表,然后根据候选列表的长度不同来进行判断;如果候选列表是空的,那么设备指针可以直接往后移动1位进行下一个设备的判断;如果候选列表只有1个项目,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原子操作填入该时间片段,然后再将设备指针后移1位;如果候选列表中的项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雨航
申请(专利权)人:吉斯凯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