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15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第一茬糯玉米在8月中下旬收获,9月中下旬在原地膜的种植沟内用追肥枪追施尿素后,播种冬油菜,不需揭膜,不需耕地;或,10月中旬在地膜大垄上点播紫皮大蒜,第二年4月中旬在播种沟内点播糯玉米时,大垄上的紫皮大蒜已经封垄,5月中旬蒜薹上市,6月初,糯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紫皮大蒜成熟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黄土高原地区有限的光热资源和降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变一年一熟为两年三熟,铺一次地膜使用两年,种三茬作物,不仅减少了覆地膜的劳动强度和地膜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起到了轮作倒茬的目的,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糯玉米

冬油菜/大蒜

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市场对鲜食糯玉米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未来十年国内需求量将达到60万

70万吨,市场空间非常大。此外,国外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仅日本每年就要进口5万吨鲜食玉米。由此可见,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0003]随着糯玉米品种示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大量鲜棒同时成熟上市,必定导致糯玉米鲜棒销售市场饱和,价格下降,农民利益受损。鲜棒积压超过24小时,营养品质下降。因此,有必要在糯玉米适宜的生长期分期播种,以延长糯玉米上市时间和解决加工企业原料短期积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贯穿了地膜覆盖、轮作倒茬、少免耕、一膜两用、用养结合、粮油兼顾等农业综合性丰产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第一茬糯玉米在8月中下旬收获,9月中下旬在原地膜的种植沟内用追肥枪追施尿素后,播种冬油菜,不需揭膜,不需耕地;
[0007]或,10月中旬在地膜大垄上点播紫皮大蒜,第二年4月中旬在播种沟内点播糯玉米时,大垄上的紫皮大蒜已经封垄,5月中旬蒜薹上市,6月初,糯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紫皮大蒜成熟收获。
[0008]进一步地,糯玉米—冬油菜轮作中选用的冬油菜品种秦优7号,种植第三茬糯玉米时,收获鲜棒的糯玉米在冬油菜收后分期直播,以延长鲜棒上市时间;收获籽粒的糯玉米在4月下旬提前营养钵育苗,冬油菜收后移栽定植即可。
[0009]进一步地,糯玉米套种紫皮大蒜高效栽培模式是在十月中下旬秋季覆膜,在地膜大垄上点播大蒜,第二年4月中旬在垄沟点播糯玉米,5月初收获蒜薹,6月上旬收获蒜头,玉米的种植选择点播或营养钵育苗,移栽定植。
[0010]上述方案中,使黄土高原地区有限的光热资源和降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变一年一熟为两年三熟,铺一次地膜使用两年,种三茬作物,不仅减少了覆地膜的劳动强度和地膜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起到了轮作倒茬的目的,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
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2]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第一茬糯玉米在8月中下旬收获,9月中下旬在原地膜的种植沟内用追肥枪追施尿素后,播种冬油菜,不需揭膜,不需耕地,节省时间,容易操作。糯玉米收获后农民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清除上茬作物秸秆,追施肥料等工作,时间比较充足。或,10月中旬在地膜大垄上点播紫皮大蒜,第二年4月中旬在播种沟内点播糯玉米时,大垄上的紫皮大蒜已经封垄,5月中旬蒜薹上市,6月初,糯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紫皮大蒜成熟收获。这时,虽然收获大蒜时,对地膜有损坏,但糯玉米进入快速生长期,已经全部封垄,加之这一时期降水增多,对糯玉米的生长影响不大。
[0013]本实施例中,糯玉米—冬油菜轮作中选用的冬油菜品种秦优7号,是双低杂交种,经农业部油料作物研究所测定芥酸含量0.26%

0.56%,硫甙含量25.11

29.59μmol/g,含油量40.69%

43.22%,属双低高油型品种。冬油菜收获时对覆好的地膜破坏性小,还可再复种一次糯玉米。种植第三茬糯玉米时,收获鲜棒的糯玉米在冬油菜收后分期直播,以延长鲜棒上市时间;收获籽粒的糯玉米在4月下旬提前营养钵育苗,冬油菜收后移栽定植即可。这种轮作制不仅比传统的玉米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高,还带动了当地杂交冬油菜的大面积种植,两季甜、糯玉米种植周期内多收获了一茬冬油菜,使黄土高原地区有限的光热资源和降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冬油菜和玉米都是重要的养地作物,其落花、落叶、秸秆、残茬归还土壤,不但给土壤中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和N、P、K等营养物质,同时冬油菜副产物中所含的硫甙在土壤中可以转化成硫氰酸盐,是天然的土壤熏蒸剂,可以大大减轻后作作物的病虫危害程度。这种两年三熟的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减少了覆地膜的劳动强度和地膜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起到了轮作倒茬的目的,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0014]本实施例中,糯玉米套种紫皮大蒜高效栽培模式是在十月中下旬秋季覆膜,在地膜大垄上点播大蒜,第二年4月中旬在垄沟点播糯玉米,5月初收获蒜薹,6月上旬收获蒜头,由于大蒜植株比较矮小,而且在垄上种植,玉米的种植选择点播或营养钵育苗,移栽定植。这种模式较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年增长效益3900元,是一种新的高效栽培模式。
[0015]具体的:
[0016](1)糯玉米全膜双垄沟栽培技术规程
[0017]整地与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10000

/亩左右,化肥以磷肥(P2O5)5
‑8㎏
/亩,N肥亩施10

15

混合施入,浅耕,打碎土块耱平田面,备用。
[0018]覆膜时间:分秋覆膜(秋耕地后至地表封冻前)和顶凌覆膜(立春后至惊蛰地表昼消夜冻时期)两个时期,以利保墒,保肥,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但是地膜在田间保留时间长,要加强冬季管理,秸秆富余的地区可用秸秆覆盖保护地膜。
[0019]趁墒作沟、严实覆膜:垄幅宽110厘米,每幅垄分为大小两垄,按大垄70cm,小垄40cm,用木材或钢筋制作的划行器(大行齿距70厘米、小行齿距40厘米),一次划完一副垄。划行时,首先距地边35厘米处划一边线,然后沿边线按照一小垄一大垄的顺序划完全田并起垄,垄高10—15cm。在40cm小垄上开两条播种沟,沟深15

,然后全地面覆上地膜。一膜一垄,选用幅宽140cm的厚0.005mm的超薄膜,膜要压展,每3m左右横压一土带,以防止地膜风揭。覆盖地膜后一周左右,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沟中间每隔33厘米处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使垄沟的集雨入渗。田间覆膜后,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造成地膜破损。要经常沿垄沟逐行
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防止大风揭膜。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的关键是:微起垄,深开沟,全覆膜,留水孔。
[0020]土壤消毒: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起垄后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细沙土30公斤,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50公斤喷施。为防杂草危害,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克兑水50公斤全地面喷施,喷完一垄后及时覆膜。
[0021]适时播种: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各地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其特征在于:第一茬糯玉米在8月中下旬收获,9月中下旬在原地膜的种植沟内用追肥枪追施尿素后,播种冬油菜,不需揭膜,不需耕地;或,10月中旬在地膜大垄上点播紫皮大蒜,第二年4月中旬在播种沟内点播糯玉米时,大垄上的紫皮大蒜已经封垄,5月中旬蒜薹上市,6月初,糯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紫皮大蒜成熟收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玉米—冬油菜/大蒜—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其特征在于:糯玉米—冬油菜轮作中选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翠任根深郑琪刘愈之慕灵仙张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