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6506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应用。该施肥方法包括:根据水稻的品种、水稻生产目标,水稻倒4叶完全展开期的叶片含氮量,然后进行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采用水稻倒4叶展开叶测定叶片含氮量从而确定施肥量是经过前期大量不同叶位叶片氮含量值的获取进行确定,不脱离实际生产,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施肥量,避免过量施氮、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既是水稻种植大国,也是稻米消费量大国,稻谷产量直接影响国内及其他国家粮食安全。当前,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国农业生产适龄劳动力日益短缺;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和粮价持续走低,新型经营主体亟需降低用工和肥料成本,提升机械化精准施肥水平;随着稻作产业转型和供给侧改革,水稻生产亟需解决稻米品质差、过量施氮、氮肥利用率低、施肥方式粗放、光热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科学减氮既能保障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又能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由数量型向品质型及食味型转变,优质食味水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除了与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有关外,还与栽培技术中肥料施用息息相关,特别是穗肥氮的施用量有关。
[0003]随着我国水稻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水稻生产需要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标准化、机械化作业水平。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插秧时采用配套机具在秧苗一侧5.0
±
0.5cm处精准施肥,满足当前水稻规模化种植的需求,还能减轻施肥劳作强度,减少劳动成本,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实现肥料精准施用,减轻劳作强度,提高种植效率,是水稻绿色减肥增效的一项技术。但现在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侧深同步施肥后,水稻生长后期需不需要施肥和如果施肥需要施多少肥的问题。
[0004]中国专利201910147647.X公开了一种机插水稻的两次施肥方法,该专利通过改进肥料品种、配方、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省略分蘖肥和籽粒灌浆肥、只施基肥和拔节孕穗肥来实现。具体做法是采用高氮配方的缓控释复混肥料作基肥,在插秧前以混施或插秧时同步测深施方式施入基肥,水稻搁田复水后以表面撒施方式施入尿素,其中基肥和追肥施氮量各占总施氮量的50%。与现有习惯施肥相比,水稻施肥次数平均减少2次、化肥氮投入减少20%以上条件下,可使水稻营养生长期分蘖早发,生殖生长期不早衰;并可使产量增加1.5%

12.9%,施肥成本比农户习惯施肥减少25.1

64.5元/亩,净收益增加66.4

140.6元/亩,氮肥利用率提高3.2

10.8个百分点。该方法与传统的基肥、蘖肥和穗肥三次施肥相比减少1次施肥,但是第二次施肥是“基肥和追肥施氮量各占总施氮量的50%”,并没有确定是否需肥和所需肥料用量,非精确施肥会产生过度施肥或肥料浪费。
[0005]中国专利201711098047.6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精确追肥方法,该专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品种参数数据收集;步骤2: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使用;步骤3: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步骤4:杂交水稻生长指标监测模型的本地化;步骤5:推荐施用量;步骤6:田间档案记载。该专利技术是通过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采集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水稻孕穗期生长期进行监测诊断,计算出光谱植被指数与实时叶面积指数值,进而生成水稻孕穗期穗肥纯氮推荐施用量,过程相对复杂,而且是通过侧面其他参数计算水稻孕穗期穗肥纯氮推荐施用量,与实际的种植施肥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0006]文献“水稻叶片含氮量无损快速测定方法”黄洁等,该研究仅仅只是表明了CCN值可以左营叶片含氮量的快速诊断依据,但是没有公开相关水稻的数据以及根据所需要的的水稻目标相对应的施肥量。
[0007]专利“基于高光谱的水稻穗期氮营养监测与诊断方法及应用”,该专利公开了如何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特定时期中存在的氮肥亏缺问题,提供了水稻穗期氮素亏缺诊断方法,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SI(1136,1587))的水稻氮浓度模型和基于土壤调节优化植被指数(OSAVI)的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模型,并利用由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建立的临界氮浓度模型对水稻穗期氮素营养状况进行估算,并结合各生态点穗期氮肥利用率,给出施肥方案。该专利是根据计算模型进行估算的,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会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导致实际需要施肥量与估算的量存在差别导致施肥量的不精确。
[0008]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法把握施肥时机及精确施肥,存在过量施氮、氮肥利用率低、施肥方式粗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该施肥方法在水稻的4叶期,进行含氮测试,然后根据含氮量,以及水稻品种和目标水稻进行精确施肥。
[0010]所述施肥方法包括:包括:根据水稻的品种、水稻生产目标、水稻倒4叶完全展开期的叶片含氮量,然后进行施肥。倒3叶露尖,倒4叶完全展开,是水稻穗开始发育,穗肥施用的最佳时期。采用倒4叶展开期测定叶片含氮量从而确定施肥量是经过前期大量不同叶位叶片氮含量值的获取进行确定的。
[0011]进一步,所述水稻品种优选为粳稻、籼稻或粳籼杂交稻。
[0012]进一步,检测所述水稻倒4叶完全展开期的叶片含氮量的方法可以是现有任何测定氮含量的技术,比如凯氏(Mirco

Kjeldahl)定氮法、水杨酸

次氯酸盐光度法、对氨基苯磺酸

α

奈胺法、酚二磺酸光度法等,也可以是使用现有的一些测氮仪器。
[0013]优选地,使用稻叶氮素测定仪检测(CNN)水稻倒4叶完全展开期的叶片含氮量。稻叶氮素测定仪是在大量试验数据矫正模型后生产应用,现有的仪器商家能直接购买。稻叶氮素测定仪是一种稻叶无损检测设备,可以解决侧深施肥后期水稻穗肥按目标精确施用,提高食味品质,为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精准施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期望在保证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为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0014]优选地,根据水稻的品种、目标水稻,水稻倒4叶完全展开期的叶片含氮量,然后进行施肥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0015](1)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550kg/亩,蛋白质含量≤10.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2.6%,则施氮肥3.5

4.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2.6%≤2.9%,则施氮肥1.5

2.5kg/亩;或
[0016](2)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籼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产量≥600kg/亩,蛋白质含量≤10.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1%,则施氮肥3.5

4.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3.1%≤NAV≤3.6%,则施氮肥1.5

2.5kg/亩;或
[0017](3)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籼杂交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650kg/亩,蛋白质含量≤10.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5%,则施氮肥3.5

4.5kg/亩,若检测的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穗肥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水稻的品种、水稻生产目标、水稻倒4叶完全展开期的叶片含氮量,然后进行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水稻倒4叶期的叶片含氮量的方法为:使用稻叶氮素测定仪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肥方法,根据以下情况进行施肥:(1)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550kg/亩,蛋白质含量≤10.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2.6%,则施氮肥3.5

4.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2.6%≤2.9%,则施氮肥1.5

2.5kg/亩;或(2)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籼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产量≥600kg/亩,蛋白质含量≤10.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1%,则施氮肥3.5

4.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3.1%≤NAV≤3.6%,则施氮肥1.5

2.5kg/亩;或(3)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籼杂交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650kg/亩,蛋白质含量≤10.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5%,则施氮肥3.5

4.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3.5%≤NAV≤3.8%,则施氮肥1.5

2.5kg/亩;或(4)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450kg/亩,蛋白质含量≤8.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2.4%,则施氮肥1.5

2.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2.4%≤NAV≤2.7%,则施氮肥0.5

1.5kg/亩;或(5)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籼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500kg/亩,蛋白质含量≤8.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1%,则施氮肥1.5

2.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3.1%≤NAV≤3.6%,则施氮肥0.5

1.5kg/亩;或(6)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籼杂交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550kg/亩,蛋白质含量≤8.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2.8%,则施氮肥1.5

2.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2.8%≤NAV≤3.7%,则施氮肥0.5

1.5kg/亩;或(7)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500kg/亩,蛋白质含量≤9.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2.6%,则施氮肥2.5

3.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2.6%≤NAV≤2.9,则施氮肥1

2kg/亩;或(8)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籼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550kg/亩,蛋白质含量≤9.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1%,则施氮肥2.5

3.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3.1%≤NAV≤3.6%,则施氮肥1

2kg/亩;或(9)所述水稻的品种为粳籼杂交稻,所述水稻生产目标为:产量≤600kg/亩,蛋白质含量≤9.0%,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NAV<3.4%,则施氮肥2.5

3.5kg/亩,若检测的叶片含氮量为3.4%≤NAV≤3.7%,则施氮肥1

2kg/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叶片含氮量后,2天内进行施肥。5.一种水稻施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常规施加基蘖肥;(2)利用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施肥方法施用穗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屏王亚梁张义凯周涛怀燕陈惠哲向镜王志刚俞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