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499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空中监控模块、移动补给模块以及急救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空中监控模块传输的图像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中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生成救援指令,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救援指令传输至移动补给模块或急救模块。该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可全程跟踪式拍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并通过控制移动补给模块跟随在运动员队伍的尾部,当出现运动员受伤、脱水等危险情况时,可控制移动补给模块迅速前往伤员处并留下补给物资后继续跟随运动员队伍,并根据运动员受损状况判断是否需要急救车等救援行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马拉松赛道管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0003]马拉松赛道应该在人工铺设的路面上,如因交通或类似情况导致不能在主路上通行,也可以使用主路旁的自行车道、人行道,但不能在软质路面如草地或类似的路面上进行。马拉松的起、终点可以设立在体育场内。
[0004]赛道起、终点海拔高度差不超过每公里1米。
[0005]赛道起、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赛道总距离的50%。
[0006]中国田协马拉松办公室对于赛道的规定是赛道最窄地方的宽度不得少于6米。而AIMS规定赛道最窄的距离不能少于4米,以能通过一辆引导车或救护车的距离为标准。
[0007]而国内的一些马拉松赛道很多都不符合上述的规定,为了防止城市交通压力过大,往往在两条车道之间放置隔离墩进行来回,这样每条赛道的宽度至多3.75米,不符合标准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当人数较多的赛事时,一旦有选手出现危险,救护车和人员很难及时到达,进行救助。
[0008]另位国内的一些赛事在折返点的位置,放置过多的限制措施,有的把人和车分开设置车道,有的在折返点的顶点放置计时毯,这样无形当中都缩短了赛道的宽度。当计时前导车或摄像车没有及时的通过折返点时,很容易产生阻挡运动员的事情发生。
[0009]目前在马拉松赛道中途会设置补水点等,但是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程度的突发状况,补水点之间的距离较长,若选手在途中出现脱水、抽筋、受伤等情况时,并不能够及时的得到相应的援助,因此,赛道安全任然不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2]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空中监控模块、移动补给模块以及急救模块;
[0013]中央控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空中监控模块传输的图像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中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生成救援指令,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救援指令传输至移动补给模块或急救模块;
[0014]空中监控模块包括若干航拍器,急救模块包括若干急救车;
[0015]其中,所述移动补给模块包括牵引车以及若干个补给车,所述牵引车和补给车之间以及相邻的补给车之间均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牵引车上端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上端连接有摄像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摄像机构的摄像高度和摄像角度,所述牵引车内设有第一控制器以及连接在第一控制器上的第一天线,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天线与中央控制模块网络连接,所述补给车内设有第二控制器以及连接在第二控制器上的第二天线,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二天线与中央控制模块网络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牵引车上端的中空杆、连接在牵引车内的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丝杆、设于中空杆内的移动杆、连接在移动杆下端的移动块、设于中空杆内壁上的滑槽、连接在移动杆上端的转轴、连接在移动杆侧壁上的第二电机、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摄像机构连接在转轴上,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孔,丝杆的上端连接有防脱板,防脱板的直径大于螺孔的直径。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补给车上设有存物机构,存物机构包括连接在补给车上端内壁的存物盒、连接在存物盒内壁上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铰接在补给车上端中部位置的盖板、连接在盖板下端的若干个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弹簧下端的压板以及贴附在压板下端的缓冲垫、连接在盖板一端的弹性件以及铰接在补给车上端的限位件,所述弹性件卡接于盖板和补给车之间的间隙处,限位件位于盖板的上方并可进行三百六十度旋转。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存物盒一侧内壁之间形成水源存放空间,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药物存放空间,第二隔板和存物盒另一侧内壁之间形成外伤急救物资存放空间,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位于水源存放空间、药物存放空间以及外伤急救物资存放空间的上方。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安装板、通过铰链与固定板铰接的转动板、连接在转动板一端的连接板、连接在连接板上的限位块、设于安装板内的移动腔室、设于移动腔室内的齿条、分别连接在齿条两端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连接在第一竖板上的第二弹簧、连接在第二竖板上的限位杆、连接在安装板上端的第三电机以及连接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的调节齿轮,调节齿轮与齿条啮合,安装板下端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插孔,插孔与移动腔室连通,限位块上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插槽。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有弧形面,限位块的上端设有倾斜面,第三电机和第二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电磁继电器。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可全程实时监控和拍摄运动员队伍的视频数据并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模块处,工作人员可远程了解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若运动员在中途出现脱水、受伤等情况时,工作人员可远程控制跟随在队伍后的移动补给模块去往受伤运动员处,根据牵引车上的摄像机构实时了解伤员的受伤程度,根据受伤程度选择是否需要呼叫急救模块中的急救车,并留下一个补给车以供伤员使用其中的救援物资,移动补给模块留下一个补给车后继续跟随着其他尚在比赛的运动员队伍后,以供再次出现伤员时使用;
[0024]2)本专利技术中的补给车可实时定位伤员的位置,若伤员受伤情况严重,可派出急救
车至伤员位置进行急救,以确保赛道上运动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补给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牵引车的机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视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B处放大视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调节齿轮和齿条相配合视图。
[0032]图中:1、牵引车;101、第一控制器;102、第一天线;2、调节机构;201、中空杆;202、第一电机;203、丝杆;204、移动杆;205、移动块;206、滑槽;207、转轴;208、从动齿轮;2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空中监控模块、移动补给模块以及急救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空中监控模块传输的图像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中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生成救援指令,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救援指令传输至移动补给模块或急救模块;空中监控模块包括若干航拍器,急救模块包括若干急救车;其中,所述移动补给模块包括牵引车(1)以及若干个补给车(4),所述牵引车(1)和补给车(4)之间以及相邻的补给车(4)之间均通过连接机构(6)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牵引车(1)上端连接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上端连接有摄像机构(3),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摄像机构(3)的摄像高度和摄像角度,所述牵引车(1)内设有第一控制器(101)以及连接在第一控制器(101)上的第一天线(102),第一控制器(101)通过第一天线(102)与中央控制模块网络连接,所述补给车(4)内设有第二控制器(401)以及连接在第二控制器(401)上的第二天线(402),第二控制器(401)通过第二天线(402)与中央控制模块网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在牵引车(1)上端的中空杆(201)、连接在牵引车(1)内的第一电机(202)、连接在第一电机(202)输出轴上的丝杆(203)、设于中空杆(201)内的移动杆(204)、连接在移动杆(204)下端的移动块(205)、设于中空杆(201)内壁上的滑槽(206)、连接在移动杆(204)上端的转轴(207)、连接在移动杆(204)侧壁上的第二电机(209)、连接在第二电机(209)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210)以及连接在转轴(207)上的从动齿轮(208),所述摄像机构(3)连接在转轴(207)上,驱动齿轮(210)与从动齿轮(208)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5)上设有与丝杆(203)相配合的螺孔,丝杆(203)的上端连接有防脱板,防脱板的直径大于螺孔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拉松智慧赛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给车(4)上设有存物机构(5),存物机构(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欣陶义蔡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道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