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小辉专利>正文

一种螺母防松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81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母防松套。防松套体有内六方结构的空腔,防松套体的顶部开放,螺母可从顶部可放入空腔内,螺母与防松套体不能相对转动;防松套体空腔的底部有多个指向轴心的凸牙,各凸牙的结构尺寸相同。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快速防松连接。可以实现快速防松连接。可以实现快速防松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防松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母防松结构,特别是一种螺母的防松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螺母防松问题一直是特殊场合下工业制造、产品运用不可不面对的严重问题,是很多机械工程、产品设备运行上的硬性要求,特别是在有震动的场合尤为重要。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种针对螺母防松问题的解决方案,利用偏心原理收获更大摩擦特殊螺母、通过自锁角达到更大锁紧力的楔入式锁紧垫圈以及通常用的自锁螺母、弹垫等等。上述解决方案或多或少存在成本高昂或因预紧力不足无法满足使用效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母防松套,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快速防松连接。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防松套体有内六方结构的空腔,防松套体的顶部开放,螺母可从顶部可放入空腔内,螺母与防松套体不能相对转动;防松套体空腔的底部有多个指向轴心的凸牙,各凸牙的结构尺寸相同。
[000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快速防松连接。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2所示,防松套体1有内六方结构的空腔2,防松套体1的顶部开放,螺母7可从顶部可放入空腔2内,螺母7与防松套体1不能相对转动;防松套体1空腔2的底部有多个指向轴心的凸牙3,各凸牙3的结构尺寸相同。
[0011]所述的凸牙3在轴线方向向一个方向倾斜,即相对径向有倾角,倾角相同,各凸牙3的牙顶在以轴线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此圆周的直径比所用的螺栓公称直径大1

3mm。
[0012]所述各凸牙3的右侧即顺时针的迎风面上有斜角边5,使螺母7可以顺利地拧紧。
[0013]所述各凸牙3的左侧即逆时针的迎风面上有释放槽4,能使凸牙3在拧紧螺母7时有变形空间,以便提供反向的防松力。
[0014]所述各凸牙3相对径向的倾角为10

40度。
[0015]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螺栓6依次穿过上、下连接件8、9、防松套体1和螺母7。旋转
防松套体1,螺母7随动,使螺母7对防松套体1压紧,使螺母7压迫凸牙3顶在螺栓6的螺纹上,此时凸牙3将螺栓6卡死,且与螺栓6的螺纹线的角度在自锁角度以内。
[0016]当振动开始时,由于防松套体1的凸牙3将螺栓6啮死,凸牙3的自锁斜角起到螺母止退、防松作用,使防松套体1与螺栓6无法发生相对转动,且由于凸牙3受螺母7压迫变形,有向螺母7方向的弹力,增加了螺母7的预紧力,螺母7嵌入防松套体1的内腔,也无法从中脱离,如此实现对螺母7的防松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防松套,其特征在于:防松套体(1)有内六方结构的空腔(2),防松套体(1)的顶部开放,螺母(7)可从顶部可放入空腔(2)内,螺母(7)与防松套体(1)不能相对转动;防松套体(1)空腔(2)的底部有多个指向轴心的凸牙(3),各凸牙(3)的结构尺寸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防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牙(3)在轴线方向向一个方向倾斜,即相对径向有倾角,倾角相同,各凸牙(3)的牙顶在以轴线为圆心的一个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小辉武希盛房文杰康燕杰
申请(专利权)人:孔小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