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穿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线缆穿线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工程线缆的手持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内部的电线长度与数量成倍数增加,越来越多的线缆需要由人工的方式穿入建筑物预留的穿线管内;由于线缆长度较长,且穿线管内空间有限,使工人的工作量不断加大,效率不断下降,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小巧、方便携带、运行高效的穿线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动力皮带、换向机构、传动伞齿A、间距调节机构、穿线机构、动力电机、开关、电池和动力输出带轮;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本装置外围;所述动力皮带固定安装在穿线轴管外圆的从动带轮上;另一端与动力输出带轮转动连接;换向机构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穿线机构固定安装在换向机构的前端面;齿轮安装板固定安装换向框架上;传动伞齿A转动安装在齿轮安装板上;传动伞齿B与传动伞齿A啮合;间距调节机构的滑动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导向管的立板上;并且间距调节机构的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动力皮带(2)、换向机构(3)、传动伞齿A(4)、间距调节机构(5)、穿线机构(6)、动力电机(7)、开关(8)、电池(9)和动力输出带轮(10);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本装置外围;所述动力皮带(2)固定安装在穿线轴管(307)外圆的从动带轮上;另一端与动力输出带轮(10)转动连接;换向机构(3)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穿线机构(6)固定安装在换向机构(3)的前端面;齿轮安装板(601)固定安装换向框架(301)上;传动伞齿A(4)转动安装在齿轮安装板(601)上;传动伞齿B(306)与传动伞齿A(4)啮合;间距调节机构(5)的滑动安装板(501)固定安装在导向管(602)的立板上;并且间距调节机构(5)的调节齿条(505)上的轴孔与连杆B(605)上的槽孔滑动连接;动力电机(7)固定安装在换向机构(3)的换向框架(301)下表面;且动力电机(7)的电机轴与动力输出带轮(10)固定安装;使动力电机(7)的动力可由动力皮带(2)和动力输出带轮(10)构成的带轮组传递给换向机构(3);电池(9)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7)的下表面;电池(9)为本装置提供电力,作为能量源;开关(8)滑动安装在外壳(1)的开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3)包括:换向框架(301)、接触齿轮A(302)、换向柄(303)、换向齿(304)、接触齿轮B(305)、传动伞齿B(306)、穿线轴管(307)、齿轮轴(308)和传动齿轮C(309);所述传动伞齿B(306)转动安装在换向框架(301)侧面圆孔中;穿线轴管(307)与传动伞齿B(306)同轴;且传动伞齿B(306)与穿线轴管(307)固定安装;穿线轴管(307)穿过换向框架(301)另一侧圆孔,穿线轴管(307)与换向框架(301)转动安装;接触齿轮A(302)固定安装在穿线轴管(307)上,随穿线轴管(307)转动而转动;同时接触齿轮A(302)与一个传动齿轮C(309)啮合;传动齿轮C(309)有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齿轮轴(308)上;两个齿轮轴(308)转动安装在换向框架(301)两侧开孔中;且中部两个传动齿轮C(309)相互啮合;接触齿轮B(305)固定安装在传动伞齿B(306)上;同时接触齿轮B(305)与一个传动齿轮C(309)啮合;换向柄(303)滑动安装在换向框架(301)上端面槽孔中;换向柄(303)与换向齿(304)转动安装;换向齿(304)滑动安装在传动伞齿B(306)上;且换向齿(304)上的圆孔与传动伞齿B(306)槽孔滑动安装;换向柄(303)可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