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截留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72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7
本公开涉及一种生态截留堰,包括水渠、溢流堰以及泥沙收集装置;水渠设于农田内用于供下雨时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流至水渠内;水渠内设有溢流堰,且溢流堰设于水渠的底部,溢流堰的两侧壁与水渠的内侧壁接触,使得进入至水渠内的泥沙混合流体聚集在入水端与溢流堰之间并沉淀出颗粒状的泥沙,以防止附着肥料等物质的泥沙在水流的协同下一同流入湖泊造成湖泊污染,且可以避免泥沙大量涌入湖泊中造成堆积。此外,水渠内还设置有泥沙收集装置,用于将水渠底部沉淀的泥沙进行收集,以提取泥沙中的营养物质以循环再利用。营养物质以循环再利用。营养物质以循环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截留堰


[0001]本公开涉及生态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截留堰。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蔬菜的种植非常广泛,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定期的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大量的磷肥和氮肥。所施的肥料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利用,在雨水充沛的时节,雨水携带农田土壤泥沙一同流入湖泊,不仅导致农田肥沃土壤流失,且土壤泥沙中附着大量肥料,其流入湖泊内也会造成湖泊污染。
[0003]目前,通常采用边坡防护网阻挡土壤泥沙流入湖泊,然而边坡防护网施工困难,且不能有效截留土壤泥沙中附着的肥料等营养物质,造成湖泊富营养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生态截留堰。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生态截留堰,包括水渠、溢流堰以及泥沙收集装置;
[0006]所述水渠设于农田内,所述水渠的一端形成为入水端,以使所述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经所述入水端流至所述水渠内;所述水渠的另一端形成为出水端;在所述水渠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水渠的纵截面为U型;
[0007]所述溢流堰设于所述水渠的内底壁上,且所述溢流堰的两侧壁与所述水渠的内侧壁接触,所述溢流堰远离所述入水端设置,以使进入至所述水渠内的所述泥沙混合流体聚集在所述入水端与所述溢流堰之间并沉淀出颗粒状的泥沙;
[0008]所述泥沙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水渠内,且设于所述水渠的底部,所述泥沙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溢流堰靠近所述入水端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泥沙。
[000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溢流堰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堰沿着所述入水端至所述出水端的方向间隔设置。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沿所述水渠的深度方向,所述溢流堰的高度小于所述水渠的深度。
[00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沿着所述入水端至所述出水端的方向,多个所述溢流堰的高度逐渐减小。
[001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溢流堰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泥沙的粒径。
[001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泥沙收集装置包括多个;
[0014]靠近所述入水端的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入水端之间、两个相邻的所述溢流堰之间、靠近所述出水端的所述溢流堰与所述出水端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所述泥沙收集装置。
[001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每个所述泥沙收集装置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
第三板体,第一板体设于所述水渠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分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三板体依次连接形成U型结构,且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水渠的内底壁。
[001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泥沙收集装置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水渠的内腔形状相匹配;
[0017]沿所述水渠的深度方向,所述泥沙收集装置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水渠的深度。
[001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每个所述泥沙收集装置上设置有握持部;
[0019]所述握持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握持部沿所述入水端至所述出水端的方向间隔设置。
[002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泥沙收集装置、所述溢流堰均浇筑成型于所述水渠内。
[002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生态截留堰,包括水渠、溢流堰以及泥沙收集装置;水渠设于农田内用于供下雨时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流至水渠内;水渠内设有溢流堰,且溢流堰设于水渠的底部,溢流堰的两侧壁与水渠的内侧壁接触,使得进入至水渠内的泥沙混合流体聚集在入水端与溢流堰之间并沉淀出颗粒状的泥沙,以防止附着肥料等物质的泥沙在水流的协同下一同流入湖泊造成湖泊污染,且可以避免泥沙大量涌入湖泊中造成堆积。此外,水渠内还设置有泥沙收集装置,用于将水渠底部沉淀的泥沙进行收集,从而可提取泥沙中的营养物质以循环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生态截留堰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水渠;11、入水端;12、出水端;2、溢流堰;3、泥沙收集装置;31、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第三板体;34、开口;
[0027]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深度或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生态截留堰,包括水渠1、溢流堰2以及泥沙收集装
置3;水渠1设于农田内用于供下雨时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流至水渠1内;水渠1内设有溢流堰2,且溢流堰2设于水渠1的底部,溢流堰2的两侧壁与水渠1的内侧壁接触,使得进入至水渠1内的泥沙混合流体聚集在入水端11与溢流堰2之间并沉淀出颗粒状的泥沙,以防止附着肥料等物质的泥沙在水流的协同下一同流入湖泊造成湖泊污染,且可以避免泥沙大量涌入湖泊中造成堆积。此外,水渠1内还设置有泥沙收集装置3,用于将水渠1底部沉淀的泥沙进行收集,以提取泥沙中的营养物质以循环再利用。
[0031]本文所指的泥沙混合流体主要包括雨水等水流、农田的土壤、土壤内的泥沙以及农田中施的肥料等营养物质的混合物。沉淀处的颗粒状的泥沙包括土壤、泥沙以及附着或混合在土壤或泥沙中的肥料等营养物质。
[0032]具体的,如图1所示,水渠1的一端形成为入水端11,以使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经入水端11流至水渠1内;水渠1的另一端形成为出水端12。示例性的,对照图1所示的纸面方向,可以为水渠11的左端形成入水端11,右端形成出水端12;或者,水渠12的左端形成出水端12,右端形成入水端11。
[0033]在水渠1的宽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y方向)上,水渠1的纵截面(沿着如图1所示的y方向的截面)为U型,即如图1所示,水渠1包括底壁、设于底壁两侧的两个侧壁,且两个侧壁均垂直于底壁使得水渠1形成如图1所示的U型结构,或者两个侧壁均相对于底壁倾斜设置且两个侧壁远离底壁的一侧背离彼此设置,以使得水渠1沿着其宽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y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水渠1用于过水或者储水。
[0034]另外,水渠1可以采用混凝土等浇筑而成或者水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截留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渠(1)、溢流堰(2)以及泥沙收集装置(3);所述水渠(1)设于农田内,所述水渠(1)的一端形成为入水端(11),以使所述农田内的泥沙混合流体经所述入水端(11)流至所述水渠(1)内;所述水渠(1)的另一端形成为出水端(12);在所述水渠(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水渠(1)的纵截面为U型;所述溢流堰(2)设于所述水渠(1)的内底壁上,且所述溢流堰(2)的两侧壁与所述水渠(1)的内侧壁接触,所述溢流堰(2)远离所述入水端(11)设置,以使进入至所述水渠(1)内的所述泥沙混合流体聚集在所述入水端(11)与所述溢流堰(2)之间并沉淀出颗粒状的泥沙;所述泥沙收集装置(3)位于所述水渠(1)内,且设于所述水渠(1)的底部,所述泥沙收集装置(3)位于所述溢流堰(2)靠近所述入水端(11)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泥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截留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堰(2)沿着所述入水端(11)至所述出水端(12)的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截留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水渠(1)的深度方向,所述溢流堰(2)的高度小于所述水渠(1)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截留堰,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入水端(11)至所述出水端(12)的方向,多个所述溢流堰(2)的高度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截留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2)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升胡红广杨晓胤徐圣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