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湿恒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65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5
本申请涉及一种恒湿恒净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部的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机组件进风一端的除湿净化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远离所述风机组件一侧的加湿净化组件,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和加湿净化组件中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通道,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和所述加湿净化组件的外周侧端为进风端,靠近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端为出风端,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封闭所述除湿净化组件或所述加湿净化组件的风道切换组件,所述除湿净化组件由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包括环形的第一空气滤芯以及冷凝器蒸发器,所述加湿净化组件由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包括第二空气滤芯以及加湿滤芯。本申请具有自由切换除湿和加湿状态,提供更为舒适的湿度环境等特点。舒适的湿度环境等特点。舒适的湿度环境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湿恒净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湿恒净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加湿器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有近2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空气质量概念普及、产品研发、市场培育,加湿器这一相对陌生的小家电产品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接受。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11322702A公开了一种空气加湿器,包括壳体、雾化装置、进水管和电机,壳体内限定出空腔,壳体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雾化装置可转动地设在空腔内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雾化装置与壳体间隔开以形成允许空气流通的空气通道,雾化装置包括旋转内筒和至少一个旋转外筒,围绕旋转内筒的侧壁设有第一网孔,旋转外筒套设在旋转内筒的外侧,围绕旋转外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网孔,进水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上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喷水口,出水端伸入旋转内筒内,电机用于驱动雾化装置转动。
[000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空气加湿器为向干燥的空气中散发水蒸汽,而在南方地区存在着梅雨季节,在该季节中湿度较大,存在着非常多的水蒸汽,通常需要开启空调的干燥功能才能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抽离,而空调的干燥功能又会使得室内变的过于干燥,无法调控,很难在室内创造出非常适合居住的湿度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供更加适合居住的湿度环境,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湿恒净机。
[0006]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恒湿恒净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部的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机组件进风一端的除湿净化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远离所述风机组件一侧的加湿净化组件,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和所述加湿净化组件中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通道,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和所述加湿净化组件的外周侧端为进风端,靠近所述进风通道的一侧端为出风端,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封闭所述除湿净化组件或所述加湿净化组件的风道切换组件,所述除湿净化组件由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包括环形的第一空气滤芯以及冷凝器蒸发器,所述加湿净化组件由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包括第二空气滤芯以及加湿滤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过于干燥时,打开恒湿恒净机,加湿净化组件开始工作,空气由加湿净化组件的进风端进入,依次穿过第二空气滤芯和加湿滤芯,空气在第二空气滤芯处进行过滤,从而将含有的杂质颗粒滤除,随后穿过浸润有水份的加湿滤芯,并将水份带出至进风通道内,最后沿着进风通道由风机组件排出,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当空气过于潮湿时,除湿净化组件开始工作,空气由除湿净化组件的进风端进入,并依次穿过第一空气滤芯和冷凝器蒸发器,经过第一空气滤芯的过滤后,此时空气中的水份将会直接冷凝
在冷凝器蒸发器的表面,从而仅携带较少的水份进入进风通道,最后由风机组件排出。该方案中可自由切换除湿和加湿两种状态,从而可将室内的湿度保持在一定的数值内,从而达到更加适合居住的湿度环境,而第一空气滤芯和第二空气滤芯将会保证空气的洁净度。
[0008]优选的,所述加湿净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滤芯和所述加湿滤芯远离所述第一空气滤芯一侧的水箱,所述加湿滤芯的一端沉浸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冷凝器蒸发器内嵌设有连通于所述冷凝器蒸发器的压缩机,所述冷凝器蒸发器所在的腔室连通于所述水箱。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启除湿功能时,空气中的水汽将会冷凝在冷凝器蒸发器上,这个过程中水蒸汽进行放热,而冷凝器蒸发器需要进行吸热,通过压缩机将冷凝器蒸发器内介质中的热量快速排出,从而保证冷凝器蒸发器可持续工作,同时冷凝出来的水滴可直接流入水箱内,从而进行储存,而水箱内的水又可浸润加湿滤芯进行加湿工作,该方案使得整个恒湿恒净机可实现一整个循环,从而可减小向恒湿恒净机内填水的次数。
[0010]优选的,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沿所述进风通道轴线方向滑移的遮挡风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除湿净化组件和加湿净化组件中任意一组工作时,需要尽量减少另一组对工作的打扰,该方案中通过滑移的遮挡风筒将任意一组的出风端进行遮挡,从而减小两组的相互影响,使得该恒湿恒净机的两种工作状态都可以达到较好的工作状态。
[0012]优选的,所述风道切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卷绕有固定于所述遮挡风筒一端的拉绳,所述机壳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导杆,所述遮挡风筒上开设有供所述导杆滑移穿过的导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风道切换组件切换两种工作模式时,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拉伸卷绕或放开,从而带动遮挡风筒在进风通道内滑移,当滑移至对齐任一一组的出风端时,完成不同模式的切换,而导杆将会保证遮挡风筒在进风通道内滑移时位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遮挡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进风通道内的多根切换转轴,所述切换转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进风通道的轴线,多根所述切换转轴沿所述进风通道周向排布,所述切换转轴周侧端设置有位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内侧的第一导风板以及位于所述加湿净化组件内侧端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互垂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该风道切换组件切换工作模式时,转动切换转轴,切换转轴转动并带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一同转动,当转动至第二导风板的侧端指向进风通道的轴线时,第一导风板呈平行于进风通道的轴线,此时相邻的第一导风板的侧端相抵接,从而通过第一导风板将除湿净化组件的出风端进行封堵,此时加湿净化组件可进行工作,空气通过加湿净化组件后可从相邻第二导风板之间穿入进风通道,当继续转动切换转轴时,转动90度,此时第一导风板的侧端指向进风通道的轴线,而第二导风板平行于进风通道的轴线,此时相邻的第二导风板的侧端相抵接,从而将加湿净化组件的出风端进行封堵,而穿过除湿净化组件的空气将会从相邻的第一导风板之间穿过进入进风通道。该方案中通过转动的切换转轴切换两种工作模式,使得切换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0016]优选的,所述风道切换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的切换转轮,所述切换转轮的内周侧端设置有凸齿,所述切换转轴的一端同轴设置有
与所述凸齿向啮合的齿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换转轴的个数非常多,当进行模式的调换时,需要使得所有的切换转轴同步进行转动,切换转轴又是周向进行分布的,所以该方案中通过转动的切换转轮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有的切换转轴一同转动,从而实现同步转动,保证切换时的顺畅。
[0018]优选的,所述机壳包括位于所述风机组件外侧端的第一壳体、位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外侧端的第二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加湿净化组件外侧端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相互拼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机壳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单独和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湿恒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设置于机壳(1)内部的风机组件(2)、位于所述风机组件(2)进风一端的除湿净化组件(3)以及位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3)远离所述风机组件(2)一侧的加湿净化组件(4),所述除湿净化组件(3)和所述加湿净化组件(4)中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风机组件(2)的进风通道(16),所述除湿净化组件(3)和所述加湿净化组件(4)的外周侧端为进风端,靠近所述进风通道(16)的一侧端为出风端,所述进风通道(16)内设置有封闭所述除湿净化组件(3)或所述加湿净化组件(4)的风道切换组件(5),所述除湿净化组件(3)由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包括环形的第一空气滤芯(31)以及冷凝器蒸发器(32),所述加湿净化组件(4)由进风端至出风端依次包括第二空气滤芯(42)以及加湿滤芯(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恒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净化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滤芯(42)和所述加湿滤芯(43)远离所述第一空气滤芯(31)一侧的水箱(41),所述加湿滤芯(43)的一端沉浸于所述水箱(41)内,所述冷凝器蒸发器(32)内嵌设有连通于所述冷凝器蒸发器(32)的压缩机(33),所述冷凝器蒸发器(32)所在的腔室连通于所述水箱(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恒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组件(5)包括沿所述进风通道(16)轴线方向滑移的遮挡风筒(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湿恒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除湿净化组件(3)和所述风机组件(2)之间的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卷绕有固定于所述遮挡风筒(52)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荣徐战郭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科特环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