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乐乐专利>正文

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425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手柄、与第一手柄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的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撑板、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撑板、用于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锁紧的锁紧机构,第一撑板为弧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的设置,便于增大关节的间隙,从而将半月板后角进行手术操作,操作方便,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手柄与支撑杆呈夹角设置,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视线,第一撑板采用弧形板,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侧半月板后角位置在膝关节内十分隐匿,尤其对于一些内侧间隙狭窄的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在镜下难以显露。早期通过助手、大腿固定支架等方式将膝外翻、胫骨外旋来显露内侧半月板后角,但因手法操作难以精准控制力度,过度的外翻膝极易造成医源性周围结构损伤;或通过建立额外的后内侧关节镜入路来暴露内侧半月板后角,进而对其进行修复,术后取得不错的疗效,但额外的手术入路势必增加创伤,且不适应于经验欠缺的医师;内侧副韧带松解技术来源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平衡膝内外侧间隙的经验,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松解 MCL 部分纤维束,增加膝内侧间隙,以获得内侧半月板后角的镜下视野及操作空间,目前临床上常用的 MCL 松解技术来增加膝内侧关节间隙暴露内侧半月板后角,以便于镜下对损伤的内侧半月板后角进行处理。然而,这同样增加了创伤、不利于术后康复。
[0003]因此,提供一种便于医师操作且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的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医师操作且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的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手柄、与第一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槽、与连接槽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的第二手柄、与连接槽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撑板、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撑板、用于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锁紧的锁紧机构,第一撑板为弧形板。
[0006]所述第一撑板的左右方向的弧度为为5~10
°
,第一撑板在前后方向的弧度为5~10
°
,第一撑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8~10mm,第一撑板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8~10mm,第一撑板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5~2.5mm。
[0007]所述第二撑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为8~10mm,第二撑板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6~8mm,第一撑板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5~2.5mm,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杆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0008]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75~90
°
,第二手柄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夹角与第一手柄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相等。
[0009]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第一手柄的底部通过连接机构活动连接的安装板、与安装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板、与第二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卡板相配合的第二卡
板。
[0010]所述安装板为弧形板,第一卡板与安装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75
°
,第二卡板与第二手柄底部的夹角为45~75
°
,第一卡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卡板的倾斜方向相同。
[0011]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手柄的底部前表面固定连接的销轴、套设在销轴上向且对于销轴转动的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的前表面和安装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套设在销轴上且相对于销轴转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的设置,便于增大关节的间隙,从而将半月板后角进行手术操作,操作方便,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手柄与支撑杆呈夹角设置,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视线,第一撑板采用弧形板,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方向第一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B方向第一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A方向第二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B方向第二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C方向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手柄1,第一支撑杆2,第二手柄3,第二支撑杆4,连接槽5,第一撑板6,第二撑板7,安装板8,第一卡板9,销轴10,第二卡板11,扭簧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手柄1、与第一手柄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槽5、与连接槽5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的第二手柄3、与连接槽5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手柄3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手柄1和第一支撑杆2之间的夹角为90
°
,第二手柄3和第二支撑杆4之间夹角与第一手柄1和第一支撑杆2之间的夹角相等,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视线,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撑板6、与第二支撑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撑板7、用于使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锁紧的锁紧机构,连接槽5的设置,通过作用在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上作用力,从而使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之间的支撑力更大,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的设置,便于增大关节的间隙,从而将半月板后角进行手术操作,操作方便,锁紧机构的设置,便于使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7处于张开的状态,从而避免医护人员一直用手柄控制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的状态,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第一撑板6为弧形板,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均采用塑料等材质。
[0016]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撑板6的左右方向的弧度为5
°
,即第一撑板6的左端与
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一体成型或粘贴固定,第一撑板6由左至右呈弧形,便于增大第一支撑板6端部与第二撑板7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撑开关节间隙大,撑开的效果好,第一撑板6在前后方向的弧度为5
°
,第一撑板6的弧度与股骨髁的软骨的下表面相似,撑开时很好的保护可股骨髁的软骨,第一撑板6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8mm,第一撑板6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8mm,第一撑板6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5mm。
[0017]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撑板7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为8mm,第二撑板7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6mm,第一撑板7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5mm,第二支撑板7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杆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便于第二支撑板7进入关节间隙。
[0018]如图7所示,使用时,首先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3处于闭合状态,即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之间的距离最小,将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插入关节间隙后,术者手指插入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3内,将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3打开,然后第一手柄1带动第一撑板6,第二手柄2带动第二撑板7,此时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相互远离,即第一撑板6和第二撑板7之间的距离增大,达到设定的距离后,锁定机构将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之间的状态进行锁定,即关节间隙的距离增大,从而将增大膝关节间隙,以获得半月板后角的镜下视野及操作空间,完成手术的需要,操作简单,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
[0019]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关节镜下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手柄、与第一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槽、与连接槽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的第二手柄、与连接槽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撑板、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撑板、用于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锁紧的锁紧机构,第一撑板为弧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板的左右方向的弧度为为5~10
°
,第一撑板在前后方向的弧度为5~10
°
,第一撑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8~10mm,第一撑板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8~10mm,第一撑板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5~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关节间隙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为8~10mm,第二撑板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6~8mm,第一撑板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5~2.5mm,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杆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乐乐潘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廖乐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