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影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32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合影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智能合影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开启时,生成拍摄预览界面;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一操作指令,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相应区域叠加显示人像模板;人像模板包括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一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指定人像区域相匹配时,获取拍摄的第一图像;获取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中第二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预留人像区域相匹配;根据人像模板,将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融合至第一图像中,以生成合照影像。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图像融合后目标图像与第一图像中的其余在场人员的图像以及场景自然融合。的其余在场人员的图像以及场景自然融合。的其余在场人员的图像以及场景自然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合影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合影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在没有其他人帮忙拍摄合影照或者人员无法聚齐时,需要先拍摄其中一部分在场成员的照片,然后对另一部分在场成员拍照后人工抠图,或者对未在场成员的照片进行人工抠图,而后将抠图图片拼贴到照片中,从而得到具有同框合照。
[0003]但是,一般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抠图和拼图处理时,由于专业技能水平有限,得到的同框合照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合影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拼图后同框合照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合影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开启时,生成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
[0007]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一操作指令,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相应区域叠加显示人像模板;其中,人像模板包括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
[0008]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一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指定人像区域相匹配时,获取移动终端拍摄的第一图像;
[0009]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二操作指令,获取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中第二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预留人像区域相匹配;
[0010]根据人像模板,将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融合至第一图像中,以生成合照影像;其中,目标图像为从第二图像中提取的第二拍摄对象的人物图像。
[0011]可选的,根据人像模板,将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融合至第一图像中,以生成合照影像的步骤,包括:
[0012]根据人像模板,将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贴合至第一图像中预留人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以获得贴合图像;
[0013]对贴合图像进行图像和谐化处理,生成合照影像。
[0014]可选的,根据人像模板,将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贴合至第一图像中预留人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以获得贴合图像的步骤,包括:
[0015]根据第一图像中第一拍摄对象的对比图像的中心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在所述预留人像区域中的目标中心坐标;
[0016]根据所述对比图像的高度值,以及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与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身高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高度值;
[0017]根据所述目标中心坐标与所述目标高度值,将所述目标对象贴合在第一图像中以
获得所述贴合图像。
[0018]可选的,所述中心坐标包括对比中心横轴坐标与对比中心纵轴坐标;
[0019]根据第一图像中第一拍摄对象的对比图像的中心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在所述预留人像区域中的目标中心坐标,包括:
[0020]根据对比中心横轴坐标、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的中心点横轴距离值、指定人像区域的高度值、对比图像的高度值以及第一预设公式,获得目标图像在第一图像中的目标中心横轴坐标;其中,第一预设公式为:
[0021][0022]x1为目标中心横轴坐标,x2为对比中心横轴坐标,w为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的中心点横轴距离值,H为对比图像的高度值,h为指定人像区域的高度值;
[0023]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中心坐标与所述目标高度值,将所述目标对象贴合在第一图像中以获得所述贴合图像,包括:
[0024]根据对比中心纵轴坐标、对比图像的高度值、第一拍摄对象的身高值、第二拍摄对象的身高值以及第二预设公式,获得目标图像在第一图像中的目标中心纵轴坐标;其中,第二预设公式为:
[0025]y1=y2‑
0.5
×
H
×
(H2‑
H1),
[0026]y1为目标中心纵轴坐标,y2为对比中心纵轴坐标,H为对比图像的高度值,H2为第一拍摄对象的高度值,H1为第二拍摄对象的高度值;
[0027]根据对比图像的高度值、第一拍摄对象的身高值、第二拍摄对象的身高值以及第三预设公式,获得目标图像在第一图像中的目标高度值;其中,第三预设公式为:
[0028]H

=H
×
(H2/H1)
[0029]H

为目标高度值。
[0030]可选的,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一操作指令,在拍摄预览界面的相应区域叠加人像模板的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
[0031]对拍摄预览界面中的待合照场景进行识别处理,以获得场景类型信息;
[0032]根据场景类型信息与预置人物体型信息,从预置人像模板库中筛选出人像模板。
[0033]可选的,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一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指定人像区域相匹配时,获取移动终端拍摄的第一图像的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
[0034]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一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指定人像区域不匹配时,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三操作指令,更改人像模板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的显示参数。
[0035]可选的,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二操作指令,获取第二图像的步骤,包括:
[0036]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拍摄指令,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二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预留人像区域相匹配时,获取移动终端拍摄的第二图像。
[003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合影装置,包括:
[0038]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开启时,生成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
[0039]叠加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一操作指令,在拍摄预览界面
的相应区域叠加显示人像模板;其中,人像模板包括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
[0040]图像拍摄模块,用于在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一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指定人像区域相匹配时,获取移动终端拍摄的第一图像;
[0041]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二操作指令,获取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中第二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预留人像区域相匹配;
[0042]图像融合模块,用于根据人像模板,将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融合至第一图像中,以生成合照影像;其中,目标图像为从第二图像中提取的第二拍摄对象的人物图像。
[004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004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程序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方法。
[004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合影方法,通过在拍摄预览界面叠加具有显示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的人像模板,此时,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的站位关系以及大小关系均被确定,然后在场人员根据指定人像区域拍照获得第一图像,未在场人员根据预留人像区域拍照,而后将未在场人员的目标图像抠图处理后再次根据人像模板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合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开启时,生成所述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一操作指令,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的相应区域叠加显示人像模板;其中,所述人像模板包括指定人像区域与预留人像区域;在所述拍摄预览界面中第一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指定人像区域相匹配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拍摄的第一图像;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二操作指令,获取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中第二拍摄对象的拍照姿势与所述预留人像区域相匹配;根据所述人像模板,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融合至所述第一图像中,以生成合照影像;其中,所述目标图像为从所述第二图像中提取的第二拍摄对象的人物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合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像模板,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融合至所述第一图像中,以生成合照影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人像模板,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贴合至第一图像中所述预留人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以获得贴合图像;对所述贴合图像进行图像和谐化处理,生成所述合照影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合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人像模板,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目标图像贴合至第一图像中所述预留人像区域对应的区域,以获得贴合图像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图像中第一拍摄对象的对比图像的中心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在所述预留人像区域中的目标中心坐标;根据所述对比图像的高度值,以及所述第一拍摄对象与所述第二拍摄对象的身高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图像的目标高度值;根据所述目标中心坐标与所述目标高度值,将所述目标对象贴合在第一图像中以获得所述贴合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合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坐标包括对比中心横轴坐标与对比中心纵轴坐标;根据第一图像中第一拍摄对象的对比图像的中心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图像在所述预留人像区域中的目标中心坐标,包括:根据所述对比中心横轴坐标、所述指定人像区域与所述预留人像区域的中心点横轴距离值、所述指定人像区域的高度值、对比图像的高度值以及第一预设公式,获得目标图像在第一图像中的目标中心横轴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x1为所述目标中心横轴坐标,x2为所述对比中心横轴坐标,w为所述指定人像区域与所述预留人像区域的中心点横轴距离值,H为所述对比图像的高度值,h为所述指定人像区域的高度值;根据所述对比中心纵轴坐标、所述对比图像的高度值、第一拍摄对象的身高值、第二拍摄对象的身高值以及第二预设公式,获得目标图像在第一图像中的目标中心纵轴坐标;其
中,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y1=y2‑
0.5
×
H
×
(H2‑
H1),y1为所述目标中心纵轴坐标,y2为所述对比中心纵轴坐标,H为所述对比图像的高度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