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15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收音腔、收音组件、降噪海绵,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收音腔,收音腔上方、下方、内部设置降噪海绵,收音腔内固定收音组件,壳体中部设置有通孔管。本设计壳体内设置降噪海绵,且收音组件设置在降噪海绵围成的收音腔中,有效隔绝了外界噪音以及外壳与手或其他握持工具之间摩擦产生的噪音,壳体上设置通孔管,使用管状通道进行收音,缩小了收音范围,可有效捕捉到目标音,减少环境干扰,提升使用体验,解决了现有的降噪麦克风采用两个不同位置的收音组件对噪音收集、抵消,造成的现有降噪式无线麦克风价格昂贵,故障率颇高的问题。故障率颇高的问题。故障率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麦克风领域,具体为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麦克风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普通麦克风对于环境噪音比较大,比如人员较多、环境噪音比较大的场所,收音效果很不理想,无法有效收集目标声音,而现有的降噪麦克风大都采用两个不同位置的收音组件对噪音收集,进而抵消,而目标音仅使用其中一个收音组件进行收集,达到降噪效果,但使用两个收音组件造成降噪式无线麦克风价格十分昂贵,且同时使用两个收音组件使得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故障率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降噪海绵、第二降噪海绵、收音腔、收音组件、第三降噪海绵,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收音腔,所述收音腔上方设置所述第一降噪海绵,所述收音腔内设置所述第二降噪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一降噪海绵(8)、第二降噪海绵(9)、收音腔(10)、收音组件(12)、第三降噪海绵(15),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所述收音腔(10),所述收音腔(10)上方设置所述第一降噪海绵(8),所述收音腔(10)内设置所述第二降噪海绵(9),所述收音腔(10)下方设置所述第三降噪海绵(15),所述收音腔(10)内固定所述收音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端中部设置有通孔管(5),所述第二壳体(2)内上部设置第一侧壁(6),所述通孔管(5)下端与第一侧壁(6)上端固定,所述通孔管(5)中设置有防尘网(7),所述第一侧壁(6)呈圆台管状结构,所述第一侧壁(6)内下部形成喇叭状空腔,所述第一侧壁(6)下端与底板(4)内缘固定,所述底板(4)外缘固定于第二壳体(2)内壁,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置第一降噪海绵(8),所述第一降噪海绵(8)上表面与所述底板(4)下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端为第二侧壁(19),所述第一壳体(1)上端和第二壳体(2)下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二侧壁(19)上端与第一降噪海绵(8)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壁(19)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2)下部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9)内表面固定有第二降噪海绵(9),所述第二降噪海绵(9)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降噪海绵(9)内设置所述收音组件(12),所述第二侧壁(19)下端固定有分隔板(11),所述收音组件(12)固定于所述分隔板(11),所述第一降噪海绵(8)、分隔板(11)、第二侧壁(19)内壁形成所述收音腔(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1)下方设置第三降噪海绵(15),所述第三降噪海绵(15)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所述第三降噪海绵(15)下方为电学元件腔(14),所述收音组件(12)与所述电学元件腔(14)内部通过线路通道(13)连通,所述电学元件腔(14)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元件腔(14)下方为电池容纳腔(18),所述电池容纳腔(18)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学元件腔(14)内设置有电学、声学元件,所述电池容纳腔(18)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开关(17),所述开关(17)与所述电池容纳腔(18)内电池、所述电学元件腔(14)内设置的电学、声学元件以及所述收音组件(12)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腔(18)底部设置密封板(16),所述底部密封板(16)外缘与所述第一壳体(1)下端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下端开口、且由所述密封板(16)密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无线麦克风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放置装置(3),所述辅助放置装置(3)包括:旋转套筒(301)、螺纹移动件(302)、第一连接杆(303)、第二连接杆(304)、半球接触件(305);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设置局部内凹,所述旋转套筒(301)套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凹处,所述第一壳体(1)内凹处设置有限位卡条(102),所述限位卡条(102)外设置有所述螺纹移动件(302),所述螺纹移动件(302)呈长条状,所述螺纹移动件(302)与所述限位卡条
(102)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卡条(102)位于所述螺纹移动件(302)的滑槽内,所述螺纹移动件(302)与所述旋转套筒(301)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螺纹,且所述螺纹移动件(302)上的螺纹与所述旋转套筒(301)内螺纹啮合;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01),所述螺纹移动件(302)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凹壁进入所述第二凹槽(101),且所述螺纹移动件(30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0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303)与半球接触件(30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3)与所述螺纹移动件(302)、半球接触件(305)均为铰接;所述第二凹槽(101)上端与第二连接杆(304)一端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林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