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09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包括承载架体以及热成型机构,所述承载架体上具有用于承载夹芯防护板的承载平台,所述热成型机构与承载平台对应设置,其包括位于两侧的活动加热压板以及第一动力压紧元件,所述第一动力压紧元件驱动活动加热压板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动加热压板将夹芯防护板紧压在承载平台,所述热成型机构的后方设有冷却定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通过加热板和冷却板的设计,可实现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其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可解决模具的一些弊端。可解决模具的一些弊端。可解决模具的一些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
,特别涉及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是其变厚度结构的成型一直是业内的难点。
[0003]目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大多数采用模压成型工艺。一种模压方式是将平整的热塑性蜂窝夹芯板放入加热的模具内进行模压,然后保压,待模具冷却后取出成型后的产品,但这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且对模具损失很大。另一种模压方式是将平整的热塑性蜂窝夹芯板放入烘箱中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板材放入模具中模压成型,这种方式效率高,但是操作工艺复杂,不便于生产,且能耗高,不够环保。以上两种模压成型方式通用性均不高,针对不同的变厚度防护板,需要开发不同的模具,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r/>[0005]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体(1)以及热成型机构(2);承载架体(1);所述承载架体(1)上具有用于承载夹芯防护板的承载平台(11);热成型机构(2);所述热成型机构(2)与承载平台(11)对应设置,其包括位于两侧的活动加热压板(21)以及第一动力压紧元件(22),所述第一动力压紧元件(22)驱动活动加热压板(21)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动加热压板(21)将夹芯防护板紧压在承载平台(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加热压板(21)以及第一动力压紧元件(22)位于所述承载平台(11)的上方,所述第一动力压紧元件(22)为气缸或油缸,其上端固定在承载架体(1)上,其活动端固定连接加热框架(24),所述加热框架(24)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活动加热压板(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1)的两侧设有固定加热压板(25),所述固定加热压板(25)与所述活动加热压板(21)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机构(2)的后方设有冷却定型机构(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定型机构(3)通过承载架体(1)承载,其与承载平台(11)对应设置,其包括位于两侧的活动冷却压板(31)以及第二动力压紧元件(32),所述第二动力压紧元件(32)驱动活动加热压板(31)往复运动,并通过活动冷却压板(31)将夹芯防护板紧压在承载平台(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厚度热塑性蜂窝夹芯防护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冷却压板(31)以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张彦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瑞德人工环境产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