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401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属于家用器具编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腔壁、顶盖、手柄、支撑架、防水层和内衬层组成,所述底座侧壁编织有腔壁,所述腔壁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所述腔壁顶部侧壁编织有手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均为双侧结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内腔均设有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通过浸泡、消毒、干燥和蒸煮软化等多组加工步骤相互配合,可在对器具进行编织时,提升竹条的柔韧性,且提升竹条的耐腐蚀性,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细菌和蛀虫的产生,将有效提升器具的使用寿命等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器具编织
,具体讲是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眉山竹编历史悠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刚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常用的有:1、编织,即用竹丝、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0003]现有的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存在一定的弊端,竹条在选取后进行简单的处理作业后,即着手进行编织作业,在编织过程中竹条的柔韧性达不到最佳的编织状态,从而导致竹条在编织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且编织好的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耐腐蚀性不佳,且容易滋生细菌和蛀虫,大大降低了器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竹条在选取后进行简单的处理作业后,即着手进行编织作业,在编织过程中竹条的柔韧性达不到最佳的编织状态,从而导致竹条在编织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且编织好的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耐腐蚀性不佳,且容易滋生细菌和蛀虫,大大降低了器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包括底座、腔壁、顶盖、手柄、支撑架、防水层和内衬层组成,所述底座侧壁编织有腔壁,所述腔壁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所述腔壁顶部侧壁编织有手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均为双侧结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内腔均设有支撑架。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
[0008]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选材和浸泡:选取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匀的优质竹条,并在水中对竹条进行浸泡,使竹条吸取足够的水分,可延长对竹条的保存时间,通过对竹条进行加湿,可提升竹条的柔韧性,以可达到最佳的编织状态;
[0010]S2、清洗和消毒:将浸泡好的竹条放置进清洗液中进行仔细的清洗,随后将清洗好的竹条放置进消毒液中,对竹条表面和内腔的细菌与蛀虫进行消杀;
[0011]S3、二次浸泡:通过化学药剂对竹条进行再次的浸泡,并使药液浸入到竹条内腔,
使竹条具备耐腐和抗菌作用。
[0012]S4、上色:对颜料进行调配,同时对染料进行加热和搅拌,将竹条放置进行颜料中浸泡;
[0013]S5、干燥:将竹条放置进行烤箱内进行烘烤加热,使染料在竹条表面形成顽固的漆面;
[0014]S6、蒸煮软化:将竹条放置进高温水液中进行蒸煮,使其进行软化,方便后期进行编织。
[0015]S7、编织:对竹条进行编织,先用两片竹条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编好横10条,竖21条后就形成底座,在挑一压一的同时,注意相邻竹条之间的距离,在以挑一压一的形式将竹条弯起向纵向继续添加竹条形成腔壁,且将两组编织结构组合在一起,并将支撑架编织在底座、腔壁和顶盖内腔,底座和腔壁为一体式结构。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内壁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表面设有内衬层。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浸泡液的pH值处于7.5到8.5之间,同时消毒液的浓度为1:35,且消毒浸泡时长为12小时。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二次浸泡所调配的化学药剂配比为改性丙烯酸树脂80

95份、聚乙烯醇溶液30

35份、聚甲基丙烯酸钠1

5份、过硫酸铵3

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

8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1

0.2份、润湿剂2

2.5份、流平剂3

3.5份、消泡剂0.10

0.15份、防腐剂0.12

0.15份、防霉剂0.05

0.08份、光亮剂0.03

0.05份、松油醇0.02

0.04份、去离子水15

26。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颜料的加热温度在65到70度之间,且搅拌速度为每分钟30转。
[00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烘烤加热在60到63度之间,烘烤加热时长控制在30到40分钟。
[00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蒸煮软化温度控制在90到100度,蒸煮软化时间为20分钟。
[00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竹条选取厚度3毫米,宽度为8毫米,长度为1500毫米,竹条表面采用2000目砂纸进行打磨,直至竹条表面光滑。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包括底座、腔壁、顶盖、手柄、支撑架、防水层和内衬层组成,所述底座侧壁编织有腔壁,所述腔壁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所述腔壁顶部侧壁编织有手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均为双侧结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内腔均设有支撑架。
[002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选材和浸泡:选取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匀的优质竹条,并在水中对竹条进行浸泡,使竹条吸取足够的水分,可延长对竹条的保存时间,通过对竹条进行加湿,可提升竹条的柔韧性,以可达到最佳的编织状态;
[0028]S2、清洗和消毒:将浸泡好的竹条放置进清洗液中进行仔细的清洗,随后将清洗好的竹条放置进消毒液中,对竹条表面和内腔的细菌与蛀虫进行消杀;
[0029]S3、二次浸泡:通过化学药剂对竹条进行再次的浸泡,并使药液浸入到竹条内腔,使竹条具备耐腐和抗菌作用。
[0030]S4、上色:对颜料进行调配,同时对染料进行加热和搅拌,将竹条放置进行颜料中浸泡;
[0031]S5、干燥:将竹条放置进行烤箱内进行烘烤加热,使染料在竹条表面形成顽固的漆面;
[0032]S6、蒸煮软化:将竹条放置进高温水液中进行蒸煮,使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腔壁、顶盖、手柄、支撑架、防水层和内衬层组成,所述底座侧壁编织有腔壁,所述腔壁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所述腔壁顶部侧壁编织有手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均为双侧结构,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内腔均设有支撑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和浸泡:选取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匀的优质竹条,并在水中对竹条进行浸泡,使竹条吸取足够的水分,可延长对竹条的保存时间,通过对竹条进行加湿,可提升竹条的柔韧性,以可达到最佳的编织状态;S2、清洗和消毒:将浸泡好的竹条放置进清洗液中进行仔细的清洗,随后将清洗好的竹条放置进消毒液中,对竹条表面和内腔的细菌与蛀虫进行消杀;S3、二次浸泡:通过化学药剂对竹条进行再次的浸泡,并使药液浸入到竹条内腔,使竹条具备耐腐和抗菌作用。S4、上色:对颜料进行调配,同时对染料进行加热和搅拌,将竹条放置进行颜料中浸泡;S5、干燥:将竹条放置进行烤箱内进行烘烤加热,使染料在竹条表面形成顽固的漆面;S6、蒸煮软化:将竹条放置进高温水液中进行蒸煮,使其进行软化,方便后期进行编织。S7、编织:对竹条进行编织,先用两片竹条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编好横10条,竖21条后就形成底座,在挑一压一的同时,注意相邻竹条之间的距离,在以挑一压一的形式将竹条弯起向纵向继续添加竹条形成腔壁,且将两组编织结构组合在一起,并将支撑架编织在底座、腔壁和顶盖内腔,底座和腔壁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壁和顶盖内壁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表面设有内衬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竹草制作的家用器具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达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