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体后释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入体后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皮经导管栓塞术定义为产生有意的血管阻塞的装置或药剂(固体或液体)在血管内的沉积。从大动脉或大静脉到毛细血管床,栓塞血管的闭塞可以在任何水平上进行,并且栓塞本质上可以是暂时的或永久的,手术时,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0003]通过栓塞术,可以消除先天性或获得性的异常脉管系统,从而改善临床状况,这种方法也已被用于正常脉管系统的闭塞,以缓解肿瘤和组织消融,这些正常或异常的血管会导致大量出血或产生血液动力学障碍,随着如微导管、栓塞材料和高分辨率数字成像等更先进的硬件的出现,该方法已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获得认可,由于医生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因此人们已经将其视为某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0004]栓塞材料包括机械栓塞材料,一般由不锈钢、铂金和镍钛合金制成,并缠绕有高分子纤维,栓塞术中被称为医疗器械植入体,医疗器械植入体按照递送或释放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管(2)、细长管(3)、控制线缆(4)和植入体锁定部件(100);所述细长管(3)穿过所述微导管(2),所述控制线缆(4)穿装于所述细长管(3)且所述控制线缆(4)的后端固定于所述细长管(3);所述植入体锁定部件(100)包括管状本体(110)和端盖(120);所述端盖(120)连接于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后端且覆盖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后端面,所述端盖(120)上设有沿所述管状本体(110)的轴向贯通所述端盖(120)的第一穿孔(121),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后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管状本体(110)管壁的第二穿孔(111);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前端管口用于连接于医疗器械植入体(1)后端;锁定状态下,所述控制线缆(4)的前端以自所述第一穿孔(121)穿入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内部后弯折穿过所述第二穿孔(111)的方式锁定于所述植入体锁定部件(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111)设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穿孔(111)以所述管状本体(110)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所述控制线缆(4)包括至少两条,锁定状态下,每条所述控制线缆(4)均穿过所述第一穿孔(121)后弯折并一一对应穿出一个所述第二穿孔(111);或者,所述控制线缆(4)的前端包括至少两条分叉部,锁定状态下,每条所述分叉部均穿过所述第一穿孔(121)后弯折并一一对应穿出一个所述第二穿孔(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11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前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管(3)上设有刻度标识(31),所述刻度标识(31)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植入体锁定部件(100)被完全推出于所述微导管(2)的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长管(3)的后端设有用于折断所述细长管(3)的折断部(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长管(3)的后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细长管(3)的管腔连通的控制线缆固定槽(33),所述控制线缆(4)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线缆固定槽(33)的槽体内壁;所述折断部(32)设置于所述细长管(3)的后端且位于所述控制线缆固定槽(33)的前端的部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管(3)的后端与所述微导管(2)的后端端部通过可拆式锁定组件锁定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锁定组件包括可撕热缩管(210);所述可撕热缩管(210)的前端套装于所述微导管(2)的后端端部以及所述细长管(3)穿出于所述微导管(2)的后端部位的外部后缩紧。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体后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锁定组件包括锁紧压帽(310)和弹性密封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