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乡镇污水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371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4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乡镇污水的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区域污水管网与化粪池连通设置;水解酸化池的入口与区域污水管网的出口管连通设置;稳定塘利用管道与水解酸化池的出口连通设置;成套水处理设备的入水口利用循环水泵与稳定塘连通设置,成套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口利用管道与稳定塘连通设置。通过控制黑臭水体菌藻微生物生长,保持菌藻微生物生长与污染物去除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理黑臭水体的目的,其还适用于有氧化塘的乡镇污水治理,建设成本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乡镇污水的处理系统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乡镇污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3]传统观点认为黑臭水体是水被污染后造成的,实际上将干净的饮用水放入池塘后一段时间,也会变成黑臭水体。实测资料表明:黑臭水体的水质指标超标不多。一些案例研究显示菌藻微生物的过度繁殖才是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只要有阳光和合适的温度,来自降雨或气溶胶沉降的菌藻孢子和微量元素,就能造成水体菌藻微生物恶性生长,成为水体新的污染源。
[0004]目前市场上尚未见到新的黑臭水体的有效治理工艺,传统的做法是清淤、换水、种植水草等方案,但总的效果不佳。目前乡镇使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存在耗能高、造价高、运行成本高或者需要大面积的处理设施等缺陷,比如:高负荷污水处理需要做大范围管网收集污水,需要建设大量设备房,需要人工维护,需要比较高的运行成本,或者需要建设大面积人工湿地处理场地,在污水量变化比较大时,处理效率提升较慢,容易出现排放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乡镇污水的处理系统,通过控制黑臭水体菌藻微生物生长,保持菌藻微生物生长与污染物去除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理黑臭水体的目的,其还适用于有氧化塘的乡镇污水治理,建设成本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区域污水管网,所述区域污水管网与化粪池连通设置;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入口与区域污水管网的出口管连通设置;稳定塘,所述稳定塘利用管道与水解酸化池的出口连通设置;成套水处理设备,所述成套水处理设备包含:反应桶体,所述反应桶体一侧壁上部开口上利用管道向下延伸并贯通连接有设备进水口,设备进水口循环水泵与稳定塘连通设置;反应桶体的另一侧壁下部开口上利用管道向上延伸并贯通连接有设备出水口,设备出水口利用管道与稳定塘连通设置;射流器,反应桶体与设备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并联有射流器;辅助增压泵,所述辅助增压泵贯通连接在射流器的入口端上;射流器进气口,所述射流器进气口贯通连接在射流器的中段位置处;射流器进气止回阀,所述射流器进气止回阀贯通连接在射流器进气口上;中压紫外灯,所述中压紫外灯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垂直贯穿设置在反应桶体内;
光催化板,所述光催化板的数量为数个,上下垂直设置于反应桶体内部。
[0007]优选地,所述成套水处理设备还包含设备外壳,设备外壳罩设在反应桶体的外部,且上述设备进水口、设备出水口以及射流器进气口均穿过设备外壳后,露设于设备外壳的外部。
[0008]优选地,所述设备外壳的背部开口上铰接有检修门。
[0009]优选地,所述稳定塘中种植有水草。
[0010]优选地,所述稳定塘中填充有填料。
[0011]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池埋设于地底。
[0012]优选地,所述成套水处理设备设置在地面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区域污水管网收集附近排水点(化粪池出水)集中后,接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生化分解,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同时去废水中的COD;接着将废水排入稳定塘,稳定塘对排进的污水进行污染物降解处理,同时成套水处理设备将稳定塘中的水利用循环水泵入进行灭菌、杀藻以及沉淀处理,有效控制菌藻微生物的数量,然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泵回稳定塘中;同时成套水处理设备向稳定塘中供养混流,提高稳定塘中水中的含氧量,降解并沉淀水中的污染物。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因采用现有水塘作为工艺处理核心,无需做大规模的污水集中管网建造,只需要做小部分污水管网引入改造;2、采用稳定塘,无需做大面积的人工湿地;3、采用成套污水处理设备,无需做设备房,无需人工维护,设备运行能耗低;4、采用区域污水管网,根据水质条件可做分段运行,污水量变化对污水排放达标不影响,工艺可根据水塘位置条件灵活布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套水处理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套水处理设备的外部主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套水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套水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0]图6是图5中B

B向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区域污水管网1、水解酸化池2、稳定塘3、成套水处理设备4、反应桶体4

1、设备进水口4

2、设备出水口4

3、辅助增压泵4

4、射流器4

5、射流器进气口4

6、射流器进气止回阀4

7、中压紫外灯4

8、光催化板4

9、设备外壳4

10、检修门4

11、循环水泵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区域污水管网1,所述区域污水管网1与化粪池连通设置;水解酸化池2,所述水解酸化池2的入口与区域污水管网1的出口管连通设置;稳定塘3,所述稳定塘3利用管道与水解酸化池2的出口连通设置;成套水处理设备4,所述成套水处理设备4包含:反应桶体4

1,所述反应桶体4

1一侧壁上部开口上利用管道向下延伸并贯通连接有设备进水口4

2,设备进水口4

2循环水泵5与稳定塘3连通设置;反应桶体4

1的另一侧壁下部开口上利用管道向上延伸并贯通连接有设备出水口4

3,设备出水口4

3利用管道与稳定塘3连通设置;射流器4

5,反应桶体4

1与设备进水口4

2连接的管道上并联有射流器4

5;辅助增压泵4

4,所述辅助增压泵4

4贯通连接在射流器4

5的入口端上;射流器进气口4

6,所述射流器进气口4

6贯通连接在射流器4

5的中段位置处;射流器进气止回阀4

7,所述射流器进气止回阀4

7贯通连接在射流器进气口4

6上;中压紫外灯4

8,所述中压紫外灯4

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垂直贯穿设置在反应桶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乡镇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区域污水管网(1),所述区域污水管网(1)与化粪池连通设置;水解酸化池(2),所述水解酸化池(2)的入口与区域污水管网(1)的出口管连通设置;稳定塘(3),所述稳定塘(3)利用管道与水解酸化池(2)的出口连通设置;成套水处理设备(4),所述成套水处理设备(4)包含:反应桶体(4

1),所述反应桶体(4

1)一侧壁上部开口上利用管道向下延伸并贯通连接有设备进水口(4

2),设备进水口(4

2)循环水泵(5)与稳定塘(3)连通设置;反应桶体(4

1)的另一侧壁下部开口上利用管道向上延伸并贯通连接有设备出水口(4

3),设备出水口(4

3)利用管道与稳定塘(3)连通设置;射流器(4

5),反应桶体(4

1)与设备进水口(4

2)连接的管道上并联有射流器(4

5);辅助增压泵(4

4),所述辅助增压泵(4

4)贯通连接在射流器(4

5)的入口端上;射流器进气口(4

6),所述射流器进气口(4

6)贯通连接在射流器(4

5)的中段位置处;射流器进气止回阀(4

7),所述射流器进气止回阀(4

7)贯通连接在射流器进气口(4

6)上;中压紫外灯(4

8),所述中压紫外灯(4

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垂直贯穿设置在反应桶体(4

1)内;光催化板(4

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万水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