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浩然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70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将银耳浸泡溶胀后煮至粘稠状制得银耳溶液,加入乙酸锰水溶液搅匀静置制得混合物,随后将该混合物冷冻干燥制得冻干粉,最后将该冻干粉在700~900℃条件下碳化制得催化剂;其中,所述乙酸锰水溶液与银耳溶液的体积比为1:1~4。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物菌银耳作为多孔碳载体,通过溶胀和加热预处理形成疏松孔道结构和多级结构金属氧化物,进而与活性物质二氧化锰相结合,能够使得二氧化锰分布于碳材料的表面,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漆酶作为一种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菌体体内,具有氧化木质素类和酚类化合物及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可以用于降解酚类化合物,在环境处理与检测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漆酶因其能够实现在较低过电位下对氧气分子的电化学催化还原,在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电化学的传感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但是,漆酶具有复杂的大分子结构,其活性中心深埋于酶分子的内部,具有输出功率不高的缺点。此外,漆酶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回收,易受环境(酸碱性、温度等)的影响而失活。
[0003]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具有类漆酶活性,但是其类酶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小尺寸纳米颗粒稳定性差、可操作性差且难以回收再利用。由此,现基于该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类漆酶活性差,亟需一种不易失活、活性强,稳定性好的类漆酶催化剂,进而有效取代价格昂贵、稳定性差且易失活的天然漆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银耳浸泡溶胀后煮至粘稠状制得银耳溶液,加入乙酸锰水溶液搅匀静置制得混合物,随后将该混合物冷冻干燥制得冻干粉,最后将该冻干粉在700~900℃条件下碳化制得催化剂;其中,所述乙酸锰水溶液与银耳溶液的体积比为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锰水溶液的浓度为0.25~0.5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是在5~25℃条件下静置30~50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类漆酶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浩然张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葛浩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