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63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伤口冲洗器,包括喷枪、接液装置、液泵和抽液管;喷枪包括枪壳,枪壳安装有喷管和吸管,吸管设置有若干通孔;枪壳内设置有三通阀、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液阀、第二液阀、第一液管、带有调温开关的加热装置、第二液管、负压管和气阀,喷枪与液泵连接,抽液管包括主管、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上均分别设置有一电控液阀,电控液阀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枪壳的外侧端面上;接液装置包括连接筒、弹性杆、接液兜和回收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进行不同模式的冲洗、消毒、上药,且各步骤衔接紧凑,对伤口的刺激小,治疗效果好,能够及时吸走从伤口流出的液体。从伤口流出的液体。从伤口流出的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冲洗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伤口冲洗器。

技术介绍

[0002]伤口在医学上指受伤破裂的地方,伤口本身污染的程度与以后是否发生感染有很大的关系,普通小伤口清理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临床上常会遇到创面广、深度大的创口,此类伤口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先用生理盐水等冲洗液进行冲洗,再用喷洒消毒液,最后喷洒促进康复的药水。为了方便冲洗、消毒、上药等操作,目前已有一些冲洗用具,比如申请号为201721852596.3的中国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创手术一体控制冲吸枪,现有的这些冲洗用具具有喷管和吸管,在冲洗、消毒、上药的同时,可以吸收掉少部分的残液,但是现有的这些冲洗用具依旧存在以下不足:一、由于冲洗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单靠吸管只能吸收部分残液,大量的残液依旧会流到伤口外,污染周围环境;二、吸管仅有单一开口,很容易被伤口内的组织堵住,丧失吸取残液的能力,而且由于开口单一,吸到伤口组织时,会对组织造成很大的拉扯力,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三、冲洗液的流量难以调节,不能针对伤口内不同位置的实际情况快速调节相应的冲洗液流量,冲洗效果差,冲洗液流量大时容易造成伤口的二次损伤;四、不能调节冲洗液、消毒液、药液等的温度,冬天时冲洗液、消毒液、药液等的温度较低,使用效果差,还会对伤口造成较大的有害刺激;五、只能单独地连接一样液体容器,当需要切换不同的液体时,得要将液体引入管从一个液体容器内取出再放到另一液体容器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冲洗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伤口冲洗器,包括喷枪、接液装置、液泵和抽液管;
[0005]所述喷枪包括枪壳,所述枪壳的外形呈手枪状结构,所述枪壳对应枪口的位置插设安装有喷管和吸管,所述喷管间隔设置在所述吸管的管腔内侧,所述吸管远离所述枪壳的一段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
[0006]所述枪壳内设置有三通阀、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液阀、第二液阀、第一液管、带有调温开关的加热装置、第二液管、负压管和气阀,所述三通阀、第一液阀、调温开关、气阀各自的调节手柄均位于所述枪壳的外侧;所述三通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喷管,所述三通阀的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另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支管上安装所述第一液阀,所述第二支管上安装所述第二液阀,所述第二液阀为安装有弹簧自动关闭装置的阀门,所述第二液阀的调节杆呈扳机状延伸至所述枪壳的外侧;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所述加热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枪壳的的外侧并与所述液泵的出口连接,所述抽液管包括主管、
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所述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液泵的入口、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各自的一端,所述第一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外设的冲洗液容器,所述第二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外设的消毒液容器,所述第三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外设的药液容器,所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上均分别设置有一电控液阀,所述电控液阀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壳的外侧端面上;所述气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管,所述气阀的出口连接所述负压管的一端,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枪壳的外侧并连接外设的负压吸引机;
[0007]所述接液装置包括连接筒、弹性杆、接液兜和回收软管;所述连接筒转动安装在所述枪壳对应枪头的位置,转动轴线与喷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筒固连所述弹性杆的一端,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液兜;所述接液兜位于所述枪壳朝向所述喷管的一侧,所述接液兜的开口朝向所述喷管的所在侧,所述接液兜背向所述枪壳的一端为贴合端,所述贴合端采用弹性软质材料制作,所述贴合端为表面是平面的薄壁结构;所述接液兜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接液兜内外两侧的漏液孔,所述接液兜通过所述漏液孔连接所述回收软管的一端,所述回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压管。
[0008]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枪壳对应手柄处的内侧。
[0009]优选地,所述三通阀的调节手柄位于所述枪壳的上端面上,所述气阀、第一液阀、调温开关各自的调节手柄均位于所述枪壳的同一侧向端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枪壳位于所述三通阀的调节手柄对应调节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连续”字符和“手动”字符。
[0011]优选地,所述枪壳分别靠近所述气阀、第一液阀、调温开关各自的调节手柄处对应设置有“负压”字符、“流速”字符、“温度”字符;进一步地,所述气阀、第一液阀、调温开关各自的调节手柄旋转周向外围的所述枪壳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标示数值的刻度。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管上的电控液阀对应的控制开关设置有“冲洗”字符,所述第二分管上的电控液阀对应的控制开关设置有“消毒”字符,所述第三分管上的电控液阀对应的控制开关设置有“上药”字符。
[0013]优选地,所述弹性杆采用高密度硅胶材料制作,所述接液兜为硅胶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0014]优选地,所述贴合端从所述接液兜的底部往靠近所述喷管的所在侧逐渐向远离所述枪壳的方向倾斜。
[0015]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一、提供连续模式和手动模式,可以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病情相对简单的伤口,选择连续模式,可以减少手部负担,对于病情相对复杂或敏感的伤口,选择手动模式,非常灵活地及时控制液体流速,对复杂伤口内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冲洗、消毒或上药,提高治疗效果。
[0017]二、通过设置在枪壳上的控制开关,即可快速切换不同的液体,冲洗、消毒、上药衔接紧凑,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无需在切换操作时放下喷枪再去更换液体,有效减轻工作负担。
[0018]三、吸管上多个通孔的设置,大大降低吸管接触到伤口内组织时对组织产生的负压吸引力,有效减少吸管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而且由于气阀的设置,当吸管可能对
伤口造成伤害时,还可以快速地通过气阀的调节手柄关闭吸管与外设负压机的连通,以防止伤口受到吸引拉扯的的伤害;另外,多个通孔的设置,还能有效降低吸管被堵塞的风险,而且多个通孔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吸管的有效吸取面积,极大地提高了伤口内的液体接触到通孔从而被吸走的量。
[0019]四、接液装置的设置,使得喷枪在进行冲洗、消毒、上药时,接液兜都能够很好地贴合在伤口下的皮肤上,从伤口处流出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接液兜,再经回收软管通过负压管快速被吸走,有效解决了伤口处理时流出伤口的液体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
[0020]五、加热装置的设置,能够对流经的冲洗液、消毒液、药液等液体进行加热,以确保各液体在接处伤口时,具有与人体温度接近温度,有效减少冬天气温较低时液体对伤口的有害刺激;由于加热器设置在枪壳内,距离喷管的出口非常近,液体从加热器到喷管处的热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无需在加热器外再设置温度计,有效简化结构。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枪、接液装置、液泵和抽液管;所述喷枪包括枪壳,所述枪壳的外形呈手枪状结构,所述枪壳对应枪口的位置插设安装有喷管和吸管,所述喷管间隔设置在所述吸管的管腔内侧,所述吸管远离所述枪壳的一段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枪壳内设置有三通阀、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液阀、第二液阀、第一液管、带有调温开关的加热装置、第二液管、负压管和气阀,所述三通阀、第一液阀、调温开关、气阀各自的调节手柄均位于所述枪壳的外侧;所述三通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喷管,所述三通阀的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另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支管上安装所述第一液阀,所述第二支管上安装所述第二液阀,所述第二液阀为安装有弹簧自动关闭装置的阀门,所述第二液阀的调节杆呈扳机状延伸至所述枪壳的外侧;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所述加热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枪壳的的外侧并与所述液泵的出口连接,所述抽液管包括主管、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所述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液泵的入口、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各自的一端,所述第一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外设的冲洗液容器,所述第二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外设的消毒液容器,所述第三分管的另一端连接外设的药液容器,所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上均分别设置有一电控液阀,所述电控液阀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壳的外侧端面上;所述气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吸管,所述气阀的出口连接所述负压管的一端,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枪壳的外侧并连接外设的负压吸引机;所述接液装置包括连接筒、弹性杆、接液兜和回收软管;所述连接筒转动安装在所述枪壳对应枪头的位置,转动轴线与喷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筒固连所述弹性杆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金莲杨建芬王丽祥韦秀玲罗湘华欧惠旭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