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351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8
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包括门体主结构、可移动深槽盖板以及双层墙体,门体主结构置于地表下方深槽中。门体主结构的下部的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保证隔声及密闭效果的橡胶隔声结构,橡胶隔声结构、门体主结构外表面与深槽内表面构成消声腔体,通过调整深槽深度及门体主结构外表面与深槽内表面的相对距离能够调控所形成的消声腔体的消声频率,继而实现对特定频率噪声的消除;可移动深槽盖板设置于门体主结构的其中一端,其上表面与地表平齐,当门体主结构开启时,对深槽进行覆盖以确保车辆平稳通过;双层墙体构造于门体主结构两端。本隔声门系统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其使用范围更广泛,隔声效果更优秀,维护成本更低。维护成本更低。维护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厂界的噪声污染与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换流站、调相机站及火电厂等电力设施中的变压器等声源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低频为主的噪声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可影响到周边毗邻区域正常的生产生活,继而诱发投诉等问题,因此电力设施厂界的噪声治理迫在眉睫。
[0003]中国专利CN109322599A公开了一种户内变电站通风隔音大门,包括吸隔声模块、通风消音通道、主动控制系统、连接件件和附属设施。吸隔声模块由内至外包括冲孔饰面铝板、玻璃吸音棉、阻火玻镁板和防爆泄压板,中间有钢结构骨架做支撑;通风消音通道为长方体空腔结构,腔壁基础架构为轻钢龙骨,通道内外两侧交错设置方形通风孔;主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初级传声器、次级声源、误差传声器和外围电路。
[0004]中国专利CN206922204U公开了一种易散热变电站专用消音门,包括主门板、隔音透气板、隔音板、通气动力部和隔音百叶窗,主门板一侧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隔音板,主门板下部一侧设置有通气动力部,主门板下部另一侧设置有隔音透气板,隔音透气板与通气动力部之间主门板上设置有隔音百叶窗,隔音百叶窗的叶片呈倒V型,隔音百叶窗的叶片上部铰接在主门板上。
[0005]上述专利与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区别详述如下:
[0006]1、中国专利CN109322599A及CN206922204U中的隔音大门及消音门仅适用于户内变电站主变室的出、入口位置,应用范围较窄;
[0007]2、中国专利CN109322599A及CN206922204U中的隔音大门及消音门应用于全户内变电站的主变室,待变压器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变电站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常闭状态,因而整体不可移动,使用栓接方式或铰接方式固定支承,仅可在设备检修时实现可拆卸;
[0008]3、中国专利CN109322599A中的隔音大门的噪声抑制通过吸声、隔声及有源消声实现,中国专利CN206922204U中的消音门的噪声抑制通过单纯的隔声实现,消声效果较差;
[0009]4、中国专利CN109322599A中的隔音大门及CN206922204U中的消音门均不具备厂界声环境在线监测的功能。
[0010]5、中国专利CN109322599A及CN206922204U中的主体仅为隔音大门本身,未包含配套设施或附属设备,整体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3]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其包括:门体主结构、可移动深
槽盖板以及双层墙体,门体主结构置于地表下方深槽中,门体主结构的下部的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保证隔声及密闭效果的橡胶隔声结构,门体主结构外表面与深槽内表面及橡胶隔声结构构成消声腔体,通过调整深槽深度及门体主结构外表面与深槽内表面的相对距离能够调控所形成的消声腔体的消声频率,继而实现对特定频率噪声的消除;双层墙体构造于门体主结构两端,所述双层墙体之间设置有隔声橡胶。
[0014]优选地,所述橡胶隔声结构为双层叠装。
[0015]优选地,所述橡胶隔声结构的下端与盖板轮轨滑道的上表面贴合。
[0016]优选地,所述门体主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声屏障折板。
[0017]优选地,所述声屏障折板以“U”型嵌插形式,嵌插于所述门体主结构的顶部。
[0018]优选地,可移动深槽盖板设置于所述门体主结构的其中一端,并与所述门体主结构固定连接,其上表面与地表平齐,当门体主结构开启时,对深槽进行覆盖。
[0019]优选地,可移动深槽盖板底部装有弹压式轮滑组。
[0020]优选地,当可移动深槽盖板上方承重时,弹簧收缩,可移动深槽盖板底部与盖板轮轨滑道的表面接触而承重。
[0021]优选地,所述盖板轮轨滑道设置在所述深槽的上侧部。
[0022]优选地,所述盖板轮轨滑道的深度与可移动深槽盖板的厚度一致。
[0023]优选地,所述门体主结构上还设置有全天候在线声级计。
[0024]优选地,所述全天候在线声级计为折叠结构。
[0025]优选地,当隔声门打开时,全天候在线声级计折叠收起。
[0026]优选地,当隔声门关闭时,全天候在线声级计打开,全天候在线声级计与隔声门外侧距离双层墙体间隔至少1m,其距地面高度至少为1.2米。
[0027]优选地,所述门体主结构的侧部还设置有门体支承结构。
[0028]优选地,所述门体支承结构为三角形桁架结构,底部设有承重轮滑组,且在轮滑组行进路径沿线铺设轮滑组轨道。
[0029]优选地,所述门体主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门体主结构移动的驱动装置。
[0030]优选地,所述门体主结构的下方设置有承载轮滑组。
[0031]优选地,所述门体主结构上还设置有供人员进出的可密闭人员通道门。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3]1、本专利技术中的隔声门系统适用于变电站、换流站、调相机站及火电厂等电力设施的厂界的出、入口位置,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0034]2、本专利技术中的隔声门系统中,大门本体可移动,且使用包含三角形桁架结构的旁轨支承结构完成支承,可满足抗风荷要求及大型车辆与人员的便捷出入需求;
[0035]3、本专利技术中的隔声门系统通过双层叠装式橡胶与深槽构成的腔体无源消声及隔声实现,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全寿命周期维护成本较低;
[0036]4、本专利技术中的可折叠式全天候在线声级计设计,保证了本专利中的隔声门系统具备厂界声环境在线监测的功能,运维人员及可实时掌握厂界隔声门安装位置的噪声水平及声环境质量;
[0037]5、本专利技术中的隔声门系统,除可移动的深槽下探式门主体(含双层叠装式橡胶隔
声结构)外,还包括弹压式可移动深槽盖板、双侧挂胶双层墙体结构及可折叠式全天候在线声级计等配套设施或附属设备,因而是电力设施厂界噪声超标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的主视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的侧视图;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层墙体的示意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的俯视图。
[0042]图中:
[0043]1‑
门体主结构、101

深槽、102

盖板轮轨滑道、2

橡胶隔声结构、3

声屏障折板、4

可移动深槽盖板、4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其包括:门体主结构(1)以及双层墙体(6),其特征在于:门体主结构(1)置于地表下方深槽(101)中,门体主结构(1)的下部的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保证隔声及密闭效果的橡胶隔声结构(2),门体主结构(1)外表面与深槽(101)内表面及橡胶隔声结构(2)构成消声腔体,通过调整深槽(101)深度及门体主结构(1)外表面与深槽(101)内表面的相对距离能够调控所形成的消声腔体的消声频率,继而实现对特定频率噪声的消除;双层墙体(6)构造于门体主结构(1)两端,所述双层墙体(6)之间设置有隔声橡胶(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隔声结构(2)为双层叠装;所述橡胶隔声结构(2)的下端与盖板轮轨滑道(102)的上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主结构(1)的顶端设置有声屏障折板(3);所述声屏障折板(3)以“U”型嵌插形式,嵌插于所述门体主结构(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移动深槽盖板(4)设置于所述门体主结构(1)的其中一端,并与所述门体主结构(1)固定连接,其上表面与地表平齐,当门体主结构(1)开启时,对深槽(101)进行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厂界声环境质量改善用隔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移动深槽盖板(4)底部装有弹压式轮滑组(401);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晖张嵩阳王磊磊王广周郭星李媛田旭刘卫坡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