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48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包括电缆层筏板基础、电缆层地下室外墙、电缆层顶板、电缆层框架柱、隔震支座、隔震层顶板;所述电缆层室外墙和所述电缆层框架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缆层筏板基础上,在所述电缆层室外墙和所述电缆层框架柱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电缆层顶板,所述电缆层顶板的顶部对应所述电缆层室外墙及所述电缆层框架柱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隔震支座,在所述隔震支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隔震层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隔震层顶板的上部结构和电气设备可按照降低后的地震烈度进行设计,大大缩减了土建工程投资和电气设备生产成本,提高了户内变电站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提高了户内变电站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提高了户内变电站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户内变电站以框架结构为主,通常为2~3层,但楼层层高和柱距均较大,楼板开洞多,配置着许多重要的电气设备和精密仪器。确保其结构及内部设备仪器在地震灾害中安全可靠地运行,是电力系统应对地震的关键工作之一。
[0003]地震灾害中,除建、构筑物的主体结构出现受损以外,站内精密的电气设施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0004]目前,变电站的设计主要采用传统的抗震概念,通过加大构件截面、增加结构配筋等方式来抵抗地震作用。抗震设计方法一般只考虑结构本身,对变电站内部的电气设备则关注较少,而电气设备却对水平地震加速度的大小十分敏感。相比于抗震设计,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隔震技术通过设置隔震层来阻碍水平地震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能够有效降低结构及电气设备受到的水平地震响应,对户内变电站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变电站领域应用较少。
[0005]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包括电缆层筏板基础、电缆层地下室外墙、电缆层顶板、电缆层框架柱、隔震支座、隔震层顶板;
[0008]所述电缆层室外墙和所述电缆层框架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缆层筏板基础上,在所述电缆层室外墙和所述电缆层框架柱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电缆层顶板,所述电缆层顶板的顶部对应所述电缆层室外墙及所述电缆层框架柱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隔震支座,在所述隔震支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隔震层顶板。
[0009]优选的,所述隔震支座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或者铅芯橡胶支座。
[0010]优选的,所述隔震层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主变油坑,所述主变油坑内布满有卵石。
[0011]优选的,对于11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所述主变油坑的净体积不小于十立方米。
[0012]优选的,对于22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所述主变油坑的净体积不小于二十立方米。
[0013]优选的,所述卵石的孔隙比不小于百分之三十。
[0014]优选的,所述隔震支座的外侧包裹有柔性防火层,所述柔性防火层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电缆层顶板和所述防震层顶板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在所述电缆层顶板和所述隔震层顶板内分别预埋有电气接地件,所述电
气接地件在所述隔震支座和所述柔性防火层之间的位置截断并预留搭接螺栓,所述搭接螺栓之间通过铜绞线连接。
[0016]优选的,隔震层顶板的顶部设置有地上层框架。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采用电缆层筏板基础可以有效降低水平地震作用下户内变电站的地震响应,将地震作用阻隔在隔震层顶板内,隔震层顶板的上部结构和电气设备可按照降低后的地震烈度进行设计,大大缩减了土建工程投资和电气设备生产成本,提高了户内变电站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对于改善户内变电站结构的扭转不规则,减小楼层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等具有显著的效果;罕遇地震下通过隔震支座滞回耗能降低了地上层框架的损伤,降低变电站震后的修复费用;同时,充分利用隔震层顶板的空间布置主变油坑,优化了电缆层的空间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震支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电缆层筏板基础、2电缆层地下室外墙、3电缆层顶板、4电缆层框架柱、5隔震支座、51柔性防火层、52固定螺栓、53电气接地件、54搭接螺栓、55铜绞线、6隔震层顶板、7主变油坑、8卵石、9地上一层框架、10 地上二层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包括电缆层筏板基础 1、电缆层地下室外墙2、电缆层顶板3、电缆层框架柱4、隔震支座5、隔震层顶板6;
[0025]电缆层室外墙2和电缆层框架柱4分别设置在电缆层筏板基础1上,在电缆层室外墙2和电缆层框架柱4的顶部设置有电缆层顶板3,电缆层顶板3的顶部对应电缆层室外墙2及电缆层框架柱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隔震支座5,在隔震支座5的顶部设置有隔震层顶板6,隔震层顶板6的顶部设置有地上层框架,地上层框架包括地上一层框架9和地上二层框架10,地上一层框架9和地上二层框架10作为电气设备房间,主要用来放置重要的电气设备,电缆层地下室外墙2内主要用于电缆的敷设。
[0026]具体的,隔震支座5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或者铅芯橡胶支座,数量及规格根据结构计算确定;应该根据《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

2021等规范的要求,对地上层框架和隔震层顶板6分别进行试算后确定。
[0027]具体的,主变油坑7倒挂在隔震层顶板6的下方并保持共同位移。卵石8 充满主变油坑7的内部。
[0028]具体的,主变油坑7的净体积,对11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不小于十立方米,对22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不小于二十立方米。
[0029]具体的,卵石8的孔隙比不小于百分之三十。
[0030]具体的,隔震支座5的外侧包裹有柔性防火层51,柔性防火层51分别通过固定螺栓52与电缆层顶板3和防震层顶板6固定连接,其中,柔性防火层 51采用柔性防火毯,固定螺栓52采用化学螺栓。
[0031]具体的,在电缆层顶板3和隔震层顶板6内分别预埋有电气接地件53,电气接地件53在隔震支座5和柔性防火层51之间的位置截断并预留搭接螺栓54,搭接螺栓5之间通过铜绞线55连接,柔性防火层51和铜绞线55的直线展开长度需满足隔震层顶板6发生的最大水平位移。
[003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层筏板基础(1)、电缆层地下室外墙(2)、电缆层顶板(3)、电缆层框架柱(4)、隔震支座(5)、隔震层顶板(6);所述电缆层室外墙(2)和所述电缆层框架柱(4)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缆层筏板基础(1)上,在所述电缆层室外墙(2)和所述电缆层框架柱(4)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电缆层顶板(3),所述电缆层顶板(3)的顶部对应所述电缆层室外墙(2)及所述电缆层框架柱(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隔震支座(5),在所述隔震支座(5)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隔震层顶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5)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或者铅芯橡胶支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层顶板(6)的底部设置有主变油坑(7),所述主变油坑(7)内布满有卵石(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隔震的户内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11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所述主变油坑(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坤陈轩姜波彭益成胡鹏飞陈强何仲徐静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