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旱防涝渗灌花盆
[0001]本专利技术属农业园林花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花盆采用浇灌办法维持对花木的供水,且为了避免雨水量过多而阻断花木根系与空气接触而“淹”死,采用花盆底部开孔漏水的办法防涝。因此,花盆内的泥土极易干涸而需经常浇水,以免花木干旱枯死。因为要经常对花盆浇水造成不能全家出游的不便。现有的采用“棉条吸水”之花盆存在以下问题而不适合盆栽花木:1.渗水过多,对耐旱花木易产生烂根死亡。2.吸水的棉条易发霉腐烂生菌。3.所蓄之水更换困难,易发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抗旱防涝渗灌花盆由盆体(1)、注水套管(2)、搁圈(3)、密封圈(4)、底钣(5)、渗水卷(6)、排水管(7)、盆脚(8)、补水桶(9)、加水盖(10)、输水管(11),浮式水位杆(12)构成。盆体(1)内壁水平设置有搁圈(3),底钣(5)安放在搁圈(3)上的密封圈(4)上,底钣(5)下方形成蓄水腔。底钣(5)上贯穿有多个渗水卷(6),渗水卷(6)下端处于搁圈(3)下方与盆体(1)底部之间且多个渗水卷(6)的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旱防涝渗灌花盆,包括盆体(1)、注水套管(2)、搁圈(3)、密封圈(4)、底钣(5)、渗水卷(6)、排水管(7)、盆脚(8)、补水桶(9)、加水盖(10)、输水管(11)、浮式水位杆(12),其主要特征在于:盆体(1)内壁水平设置搁圈(3)、底钣(5)安放在搁圈(3)上的密封圈(4)上、底钣(5)上贯穿有多个渗水卷(6)、渗水卷(6)下端处于搁圈(3)下方与盆体(1)底部之间、渗水卷(6)上端处于底钣(5)上方且低于盆体(1)上口、注水套管(2)贯穿底钣(5)、注水套管(2)上口与盆体(1)上口齐平、注水套管(2)下口处于底钣(5)下面、n型排水管(7)的上横管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