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83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包括第一、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第一、第二固定区通过移动连接区连接,并分别置于移动连接区两侧;其中移动连接区包括的折叠栏杆可根据需要实现自动定时的开合,同时开合距离可调;在折叠栏杆闭合的过程中通过感应探头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进而决定折叠栏杆是否继续闭合;第一、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折叠栏杆表面均涂有吸收光线材料,在夜间光线柔和,能起到警示作用,且不会影响司机夜间开车。上述方案能有效解决一些特殊路口在不同时段开合需求不同的问题,同时自带的撞击报警功能可以有效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操作简单,适用广泛。适用广泛。适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护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的护栏主要用于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分隔,将道路在断面上从中间纵向分隔,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分道行驶,进步保障了道路交通的平安性,改善了交通次序,这就要求城市道路护栏具有以下功能:
[0003]阻拦功用:交通护栏将阻拦不良的交通行为,阻拦试图横穿马路的行人或自行车或机动车辆。它央求护栏有一定的高度,一定的密度(指竖栏),还要有一定的强度。
[0004]警示功用:经过装置要使护栏上的轮廓简约明快,警示驾驶员要留意护栏的存在和留意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从而抵达预防交通事故的发作。
[0005]以上是交通护栏的而基本功能,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的一些特殊路口要求护栏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打开,而在另外的时段关闭。而目前现有护栏通常是采用一次性放置,这种普通的护栏只具备阻拦和警示的公用,在需要不同时段开合的场景中并不适用,目前针对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开合的场景中也智能通过警示牌进行提示,这样就造成很多行人、机动车或者非机动车出现错误的横穿现象,不仅容易造成危险同时也违反了交通法规。
[0006]其次护栏安放于道路上,难免会被机动车撞坏,这类情况通常发生在夜间,在夜间照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一旦被撞坏的护栏出现横栏在道路上的情况,那么极容易发生二次事故,且现有护栏并不存在撞击的报警功能,这样一旦护栏被撞击损坏,且并未及时报警,那么就极易发生的二次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这就需要护栏在撞击后能够实现自动报警,进而达到早发现早处理的目的。
[0007]基于城市亮化美观的考虑,现有的护栏在晚上不具有主动发光功能,在照明环境较差的位置,驾驶员在转弯进入装有护栏的道路时很容易忽略护栏而发生碰撞,而额外加装光源虽然能起到警示驾驶员的作用,但也无疑会产生高额的生产以及维修费用,同时额外加装的光源也可能会在漆黑的环境中对驾驶员的眼睛起到刺激作用,进而增加驾驶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弥补了传统的护栏不具备的定时开关功能,通过移动连接区包括的折叠栏杆和移动桩以及移动桩包括的上位机、感应探头和控制器实现在不同时间段的定时智能自动的开合功能,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不仅可以调节护栏的开合时间还能在护栏发生撞击后进行报警。
[0009]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所述护栏包括:第一固定区、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所述第一固定区和所述第二固定区通过所述移动连接区连接,并分别置于所
述移动连接区两侧;
[0010]所述第一固定区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桩、第一栏杆和连接桩;
[0011]所述连接桩和若干所述第一固定桩依次排列,并通过所述第一栏杆连接;
[0012]所述移动连接区包括:折叠栏杆和移动桩;
[0013]所述折叠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桩和移动桩;
[0014]所述第二固定区包括:若干第二固定桩和第二栏杆;
[0015]若干所述第二固定桩依次排列,并通过所述第二栏杆连接;
[0016]其中,所述移动桩包括:电动机、底座和两对定向轮;
[0017]所述电动机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用于控制所述底座底部设置的所述定向轮移动;
[0018]所述折叠栏杆可根据所述移动桩的移动进行伸缩。
[0019]优选地,所述移动桩还包括:感应探头和控制器;
[0020]所述感应探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0021]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开关;
[0022]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移动桩连接所述折叠栏杆的对称一侧;
[0023]当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定向轮移动带动所述折叠栏杆延伸时,所述感应探头开始监测其延伸区域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则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机停止工作,若不存在障碍物则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定向轮移动至预设位置。
[002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桩顶端设置有警示灯;
[0025]所述警示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0026]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机工作时,所述移动桩移动带动所述折叠栏杆移动,所述警示灯发光警示。
[002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桩侧面设置有扬声器;
[0028]所述扬声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0029]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机工作时,所述移动桩移动带动所述折叠栏杆移动,所述扬声器发声警示。
[003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桩侧面设置有显示器;
[0031]所述显示器下方设置有调节钮;
[0032]所述显示器和调节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移动桩还包括的上位机;
[0033]所述上位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开关时间。
[003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桩包括报警电路板;
[0035]所述第一固定区、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均设有报警电路;
[0036]所述报警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上位机,所述报警电路板,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区、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任意一区受到外力撞击时发送报警信号。
[003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桩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
[003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置于所述连接桩的桩体顶部,所述蓄电池置于所述连接桩的桩体内部;
[0039]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电路和报警电路板,用于为所述报警电路和报警电路板提供电能。
[0040]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包括物联网模块,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物联网模块无线连
接报警器;
[0041]当所述上位机接受到所述报警电路板发送的所述报警信号,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物联网模块连接报警器报警。
[0042]优选地,所述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折叠栏杆表面涂有吸收光线材料,用于在黑暗环境中发光。
[00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44]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区、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不仅具备传统护栏的所有功用,同时移动连接区可以定时的进行自动的打开和闭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环境需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打开和关闭护栏的需求,同时添加了自动感应探头、警示灯和扬声器,在移动连接区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发出灯光和声音警示,同时感应探头能有效的避免碰撞情况的发生,实现自动化开合。
[0045]其次,加装的警电路板能有及时在护栏发生撞击时进行及时的自动报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护栏在撞击后发生的二次事故,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0046]本技术使用的护栏表面均涂有吸收光线材料,该吸收光线材料在白天和灯光照射下吸收光能量,在夜晚光照度低时会自动发光,只要吸收光线材料的厚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加上汽车灯的补充光照,即可保证护栏整晚的亮度。其主动发光功能采用冷光设计,所以此光线很柔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包括:第一固定区、第二固定区和移动连接区;所述第一固定区和所述第二固定区通过所述移动连接区连接,并分别置于所述移动连接区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区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桩、第一栏杆和连接桩;所述连接桩和若干所述第一固定桩依次排列,并通过所述第一栏杆连接;所述移动连接区包括:折叠栏杆和移动桩;所述折叠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桩和移动桩;所述第二固定区包括:若干第二固定桩和第二栏杆;若干所述第二固定桩依次排列,并通过所述第二栏杆连接;其中,所述移动桩包括:电动机、底座和两对定向轮;所述电动机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用于控制所述底座底部设置的所述定向轮移动;所述折叠栏杆可根据所述移动桩的移动进行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桩还包括:感应探头和控制器;所述感应探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开关;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移动桩连接所述折叠栏杆的对称一侧;当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定向轮移动带动所述折叠栏杆延伸时,所述感应探头开始监测其延伸区域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则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机停止工作,若不存在障碍物则所述电动机控制所述定向轮移动至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桩顶端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机工作时,所述移动桩移动带动所述折叠栏杆移动,所述警示灯发光警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闭发光护栏,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勋孔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铭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