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262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柜操控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包括MCU主控电路、温湿度控制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高压带电采集电路和开关柜状态采集电路,MCU主控电路分别与温湿度控制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高压带电采集电路和开关柜状态采集电路电连接,设置高压带电采集电路用以采集高压带电状态,设置开关柜状态采集电路用以采集开关柜的状态,设置温湿度采集电路用以采集环境的温湿度,设置MCU主控电路负责采集高压带电状态、开关柜状态和环境温湿度,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做相应的数量,采集到的温湿度可通过显示电路在液晶屏幕上显示。湿度可通过显示电路在液晶屏幕上显示。湿度可通过显示电路在液晶屏幕上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柜操控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
[0003]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互感器以及各种保护装置等组成。开关柜的分类方法很多,如通过断路器安装方式可以分为移开式开关柜和固定式开关柜;或按照柜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敞开式开关柜、金属封闭开关柜和金属封闭铠装式开关柜;根据电压等级不同又可分为高压开关柜,中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等。主要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轧钢、轻工纺织、厂矿企业和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各种不同场合。
[0004]而为了保证开关柜的正常运作需要控制其运行环境的湿度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主控电路、温湿度控制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高压带电采集电路和开关柜状态采集电路,所述MCU主控电路分别与温湿度控制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高压带电采集电路和开关柜状态采集电路电连接;所述开关柜状态采集电路包括接插件P2、第一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二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三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四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五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和第六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所述接插件P2的第一引脚与第一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2的第二引脚与第二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2的第三引脚与第三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2的第四引脚与第四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2的第五引脚与第五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2的第六引脚与第六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2的第八引脚接5V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包括芯片U1和芯片U2,所述芯片U1和芯片U2的型号均为74HC595D,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芯片U1的第二引脚、芯片U2的第三引脚、芯片U2的第四引脚、芯片U2的第五引脚、芯片U2的第六引脚、芯片U2的第七引脚和芯片U2的第十五引脚均分别连接一个LED显示子电路,所述芯片U2的第八引脚和芯片U2的第十三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十引脚和芯片U2的第十六引脚均接电源,所述芯片U2的第十一引脚、芯片U2的第十二引脚和芯片U2的第十四引脚均与MCU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九引脚与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芯片U1的第二引脚和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均分别接一个LED显示子电路,所述芯片U1的第八引脚和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十引脚和芯片U1的第十六引脚均接电源,所述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和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均与MCU主控电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子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5、发光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 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第十五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二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三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四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第五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和第六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五开关状态采集子电路包括电阻R33、电阻R34、电容C14、二极管D16和光电耦合器U10,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第一引脚与电容C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第二引脚与电阻R3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6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阴极与接插件P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0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0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和MCU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接5V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二极管D20、二极管D21、变压器T1、变压器T2、开关K1、开关K2、三极管Q12、三极管Q13和接插件P3;
所述接插件P3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开关K1的第四端和开关K2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接插件P3的第三引脚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8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8的阳极分别与开关K1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与MCU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和二极管D19的阴极电连接且电容C16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煌林杰何维钦程春松姚锦华陈勇林潮龙施明晃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