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数据写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261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数据写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特定转速的光驱,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多个数据烧录模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光驱转速;    检测上述光驱的转速;    根据上述转速选择对应的数据烧录模式;    根据上述选择的数据烧录模式将数据写入至一光盘片;和    在烧录过程中,实时检测上述光驱的转速,当上述光驱的转速变化为对应于另一数据烧录模式时,则实时以上述另一数据烧录模式将数据写入至上述光盘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光驱不同转速而提供不同的数据写入电压的波形。
技术介绍
可写式光驱(ReWritable)是运用于个人计算机(PC),用来将特定数据以及影像内容等数据储存于可携式存储单元(可写式光盘)。以下介绍可写式光驱写入数据的操作。可写式光盘烧录层的原始状态为多晶硅结构(polycrystalline)。在写入时期,聚焦的激光束选择加热光盘烧录层上的特定区域,其加热温度可达500-700℃。因此,位于被加热区域的原子能迅速的融化成液态。接着,在足够的冷却速度下,能够将上述液态的分子转换成非晶系状态。若光盘烧录层的温度未达融化温度,但高于结晶(crystallization)温度(约为200℃),且持续达一足够的时间(至少大于最小结晶时间)时,则该区域的分子回复至顺序排列的状态,例如多晶硅状态。由于非晶系状态与多晶硅状态具有不同的反射系数,因此能够以光学技术识别。在可写式光盘系统,非晶系状态的反射率较多晶硅状态低,因此可藉由此差异作为数据读取的依据。光盘烧录层可藉由聚焦的激光束的单一脉冲重新写入数据。在可写式光盘系统,利用使用不同激光输出电平的烧录模式(write strategy)能将数据写入光盘片中。在写入数据时,激光的输出根据既定的烧录模式(writestrategy)调整成三种不同的功率电平,分别为写入(write)功率、抹除(erase)功率、以及偏压(bias)功率。激光束的输出功率波形因为热度的缘故必须为一脉冲且具有合适的时间长度以形成适合的非晶系区域。抹除功率是用来形成位于非晶系图案(mark)之间的多晶硅区域。激光的输出功率根据光盘类型、烧录器以及烧录速度来决定。图1示出了特定烧录模式(write strategy)的输出功率波形。图中所示为调整功率区域写入定义于可写式光盘系统最短的凹痕(pit)、3T的非晶系图案以及于定功率区形成多晶硅图案的例子。然而,特定的烧录模式仅适合于特定的烧录速度范围内使用,一般而言,16倍速以内的烧录速度可以根据一特定烧录模式所定义的调整规则来设定激光束的输出功率而完成烧录操作。当烧录速度达到16倍速以上时,由于光驱马达转速大幅提高,在原有烧录模式下,已无法藉由调整激光束的脉冲宽度来达到预期的烧录图案,因此会造成非晶系图案区域范围过大的情形。必须另外定义另一种烧录模式来满足以16倍速以上的烧录速度执行烧录操作的情形。然而,可写式光驱的烧录速度决定于光盘片的品质以及系统效能等因素,另外,在CAV模式下,在烧录单一光盘片时,不同内径的烧录区域的烧录速度并不相同,而上述种种烧录速度的切换情形很有可能必须配合使用不同的烧录模式才能有较佳的烧录品质,传统烧录技术受限于此缺点而必须牺牲烧录速度的提升来避免上述问题,因此必须提供一种可切换烧录模式的机制来提高烧录品质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于可多次重复烧的光盘片,在烧录的过程中,可藉由固件编程等方式,根据光驱的转速,动态的切换所使用的烧录模式(write strategy),例如,在升速的过程中,由低速的烧录模式切换为高速的烧录模式;在降速的过程中,由高速的烧录模式切换为低速的烧录模式。藉此,可以确保在烧录过程中,在各种光驱转速变换的情形下,依然能够保持最佳的烧录品质。为实现上述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具有多个特定转速的光驱,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检测光驱的转速,并根据光驱的转速选择对应的数据烧录模式;接下来,根据所选择的数据烧录模式产生对应的数据写入波形,并根据光驱的转速而动态调整数据烧录模式;将数据烧录模式的动态调整结果储存于存储器;接下来,读取存储器所储存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烧录模式的调整结果将数据写入至光盘片;同时,在烧录过程中实时检测光驱的转速,当光驱的转速变化为对应于另一数据烧录模式时,则根据另一数据烧录模式产生对应的数据写入波形并动态调整数据烧录模式;接着,储存另一数据烧录模式的动态调整结果于存储器,最后读取存储器所储存的数据,并根据另一数据烧录模式的调整结果实时将数据写入至光盘片。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示出了特定烧录模式(write strategy)的输出功率波形;图2A与图2B分别示出了低于16倍速时的烧录模式所使用的烧录功率波形以及高于16倍速时的烧录模式所使用的烧录功率波形;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的操作流程图;和图4示出了光驱烧录数据的波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上所述,特定的烧录模式仅适合于特定的烧录速度范围内使用,一般而言,16倍速以内的烧录速度可以根据一特定烧录模式所定义的调整规则来设定激光束的输出功率而完成烧录操作。当烧录速度达到16倍速以上时,由于光驱马达转速大幅提高,在原有烧录模式下,已无法藉由调整激光束的脉冲宽度来达到预期的烧录图案,因此会造成非晶系图案区域范围过大的情形。所以必须另外提供另一种烧录模式来满足以16倍速以上的烧录速度执行烧录操作的情形。一般而言,在不同的CD-RW光盘烧录速度,以16倍速为分界为例,低于16倍速的烧录速度与高于16倍速的烧录速度在写入相同数据格式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烧录模式,亦即使用不同的烧录功率波形。图2A与图2B分别示出了低于16倍速时的烧录模式所使用的烧录功率波形以及高于16倍速时的烧录模式所使用的烧录功率波形。如图2A所示,当以低于16倍速的烧录模式烧录数据时,以烧录5T的数据而言,使用具有4个脉冲的烧录功率波形,若系烧录4T的数据,则使用具有3个脉冲的烧录功率波形;如图2B所示,当以高于16倍速的烧录模式烧录数据时,以烧录5T的数据而言,使用具有2个脉冲的烧录功率波形,若是烧录4T的数据,同样使用具有2个脉冲的烧录功率波形,但波形与烧录5T的烧录功率波形不同。再者,在使不同的烧录模式下,烧录功率波形的脉冲长度也不相同。在脉冲数目与长度皆不同的情况下,于16倍速上下切换烧录速度时,低倍速烧录模式的烧录波形并无法藉由传统调整方式来产生适合高倍速烧录模式的波形。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对于可多次重复烧的光盘片,在烧录的过程中,藉由固件编程等方式,动态的切换所使用的烧录模式(write strategy)。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的操作流程图。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是针对光驱的转速来决定所使用的烧录模式。因此,首先必须检测光驱的转速(S1)。在此,光驱的转速决定于光盘片的品质以及系统效能等因素,另外,在CAV模式下,在烧录单一光盘片时,不同内径的烧录区域的烧录速度也不相同,例如,在光盘片外圈部分写入数据时,光驱的主轴马达的转速(角速度)较快,而在光盘片内圈部分写入数据时,光驱的主轴马达的转速较慢。如上所述,不同的光驱转速有对应的烧录模式,各烧录模式具有特定的写入功率波形,因此此时根据所测得的光驱转速选择对应的数据烧录模式(S2)。各种数据烧录模式的写入功率波形根据不同光驱型号、光盘片类型以及主机效能等来决定,其相关参数预先储存于一特定的存储器内,包括写入功率的变化时间点以及特定功率的持续时间。决定了数据烧录模式之后,则根据在存储器所读取的参数来产生对应的数据写入波形(S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数据写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特定转速的光驱,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多个数据烧录模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光驱转速;检测上述光驱的转速;根据上述转速选择对应的数据烧录模式;根据上述选择的数据烧录模式将数据写入至一光盘片;和在烧录过程中,实时检测上述光驱的转速,当上述光驱的转速变化为对应于另一数据烧录模式时,则实时以上述另一数据烧录模式将数据写入至上述光盘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数据写入方法,其中在烧录上述光盘片时,数据烧录模式的调整对应于不同内径的烧录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数据写入方法,其中上述数据烧录模式记录对应于上述特定光驱转速的数据写入波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数据写入方法,其中上述数据烧录模式储存于一存储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数据写入方法,其中上述光驱的转速超过一既定转速时,则使用不同的数据烧录模式将数据写入至上述光盘片。6.一种光盘数据写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特定转速的光驱,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多个数据烧录模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光驱转速;检测上述光驱的转速;根据上述光驱的转速选择对应的数据烧录模式根据上述选择的数据烧录模式产生对应的数据写入波形;根据上述转速而动态调整上述数据烧录模式;储存上述数据烧录模式的动态调整结果于一第一存储器;读取上述第一存储器,并根据上述数据烧录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英朗杨智强王辙杰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