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294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泡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包括烘箱、热风循环机构和过滤器,所述热风循环机构安装在所述烘箱上,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热风循环机构连接,所述烘箱的内部设有烘腔,所述烘腔内安装有放置架,所述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壳体、风罩、循环风机、连接管和回风管,所述壳体焊接在烘箱的顶部,所述风罩固定安装在烘腔的顶部,所述循环风机安装在壳体的正面,且循环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所述连接管。该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通过在热风循环机构上安装过滤器,利用UV紫外灯照射催化光触媒滤芯与异味空气反应,达到除去空气中异味的目的,有利于环境和人员的保护。于环境和人员的保护。于环境和人员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泡棉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泡棉广泛用笔记本电脑、个人电子产品、医疗用品等领域,起到减震、隔热、密封、防水、降噪等作用。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带有许许多多小泡孔的高分子聚合物,固相是聚合物基质,小泡孔中充满气体,分为聚氨酯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等,具有弹性好、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
[0003]在聚氨酯泡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发泡的泡沫(该泡沫由水性聚氨酯树脂等原料混合而成)涂布在基材上,再将基材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但在烘干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味,而现有用于聚氨酯泡棉生产的电加热烘箱并未对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异味进行处理,不利于环境和人员的保护。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具有处理烘箱内异味的优点。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包括烘箱、热风循环机构和过滤器,所述热风循环机构安装在所述烘箱上,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热风循环机构连接;
[0009]所述烘箱的内部设有烘腔,所述烘腔内安装有放置架;
[0010]所述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壳体、风罩、循环风机、连接管和回风管,所述壳体焊接在烘箱的顶部,所述风罩固定安装在烘腔的顶部,所述循环风机安装在壳体的正面,且循环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所述连接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烘腔;
[0011]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连接管和回风管之间,所述过滤器包括光触媒滤芯、灯罩和UV紫外灯,所述UV紫外灯安装在所述灯罩内,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光触媒滤芯内腔的中部。
[0012]优选的,所述烘箱的内部还设有位于烘腔下方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设有驱动电机、蜗杆、转轴和蜗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驱动腔的底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蜗杆,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烘腔内部并与所述放置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另一端位于驱动腔内部并固定套装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传动。
[0013]优选的,所述风罩上均匀开设有用于进风的通孔。
[0014]优选的,所述灯罩为耐高温透明玻璃罩。
[0015]优选的,所述光触媒滤芯和灯罩之间的腔体呈蜂窝状并涂覆有光触媒涂层。
[0016]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烘腔和驱动腔之间的隔板上。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1、该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通过设置热风循环机构,可加速烘箱内空气的流动速率,从而加速基材上聚氨酯泡棉的成型。
[0019]2、该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通过在热风循环机构上安装过滤器,利用UV紫外灯照射催化光触媒滤芯与异味空气反应,达到除去空气中异味的目的,有利于环境和人员的保护。
[0020]3、该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转动。利用蜗杆与蜗轮的啮合传动,可带动烘腔内的放置架旋转,可提高放置架上基材烘干的均匀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烘腔及驱动腔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器结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烘箱;200、烘腔;201、放置架;300、驱动腔;301、驱动电机;302、蜗杆;303、转轴;304、蜗轮;400、热风循环机构;401、壳体;402、风罩;403、通孔;404、循环风机;405、连接管;406、回风管;500、过滤器;501、光触媒滤芯;502、灯罩;503、UV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包括烘箱100、热风循环机构400和过滤器500,热风循环机构400安装在烘箱100上,过滤器500与热风循环机构400连接,由于本技术是以现有的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因此,在本技术中,未对烘箱100内部的电加热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即本技术中,烘箱100的内部设有现有的电加热结构。
[0029]烘箱100的内部设有烘腔200,烘腔200内安装有放置架201,放置架201用于放置涂覆泡沫的基材。
[0030]热风循环机构400包括壳体401、风罩402、循环风机404、连接管405和回风管406,壳体401焊接在烘箱100的顶部,风罩402固定安装在烘腔200的顶部,且风罩402上均匀开设有用于进风的通孔403,循环风机404安装在壳体401的正面,且循环风机404的出风端连接有连接管405,回风管406的一端连通烘腔200,通过启动循环风机404,将烘腔200内部的热
空气通过通孔403抽取至风罩402内,再经由壳体401进入连接管405内,并最终通过回风管406回流至烘箱100内,加速烘箱100内空气的流动速率,从而加速基材在烘箱100内的烘干效率。
[0031]过滤器500安装在连接管405和回风管406之间,过滤器500包括光触媒滤芯501、灯罩502和UV紫外灯503,UV紫外灯503安装在灯罩502内,灯罩502安装在光触媒滤芯501内腔的中部,灯罩502为耐高温透明玻璃罩。
[0032]需要说明的是,光触媒滤芯501和灯罩502之间的腔体呈蜂窝状并涂覆有光触媒涂层,利用UV紫外灯503催化光触媒涂层与循环的空气反应,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分解净化,避免烘箱100打开时,异味散出,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影响。
[0033]烘箱100的内部还设有位于烘腔200下方的驱动腔300,驱动腔300内部设有驱动电机301、蜗杆302、转轴303和蜗轮304,驱动电机301固定安装在驱动腔300的底部,且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302,转轴303的一端延伸至烘腔200内部并与放置架2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转轴303的另一端位于驱动腔300内部并固定套装有蜗轮304,蜗轮304与蜗杆302啮合传动。
[0034]需要说明的是,转轴303通过轴承活动套装在烘腔200和驱动腔300之间的隔板上,在烘干过程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100)、热风循环机构(400)和过滤器(500),所述热风循环机构(400)安装在所述烘箱(100)上,所述过滤器(500)与所述热风循环机构(400)连接;所述烘箱(100)的内部设有烘腔(200),所述烘腔(200)内安装有放置架(201);所述热风循环机构(400)包括壳体(401)、风罩(402)、循环风机(404)、连接管(405)和回风管(406),所述壳体(401)焊接在烘箱(100)的顶部,所述风罩(402)固定安装在烘腔(200)的顶部,所述循环风机(404)安装在壳体(401)的正面,且循环风机(404)的出风端连接有所述连接管(405),所述回风管(406)的一端连通所述烘腔(200);所述过滤器(500)安装在所述连接管(405)和回风管(406)之间,所述过滤器(500)包括光触媒滤芯(501)、灯罩(502)和UV紫外灯(503),所述UV紫外灯(503)安装在所述灯罩(502)内,所述灯罩(502)安装在所述光触媒滤芯(501)内腔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泡棉生产用电加热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伟
申请(专利权)人:昇英新材料科技常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