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18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内部的调节池、污泥池和MBR膜处理池,所述调节池内设有一级格栅和二级格栅,所述调节池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一级格栅下方,所述调节池与MBR膜处理池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所述MBR膜处理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MBR膜处理组件和滤板,所述MBR膜处理池内侧壁上且对应于溢水管的位置处设有与溢水管连通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底端贯穿于滤板并延伸至滤板下方,所述调节池和MBR膜处理池底端均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工业污水的产生也不断的增加,而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地下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于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的处理是人们目前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的方式很多,其中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

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MBR膜因其有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但是由于其在使用容易出现膜孔堵塞现象从而影响其过滤效果,同时使得其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进行更换,因此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且减少MBR膜堵塞现象的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内部的调节池、污泥池和MBR膜处理池,所述调节池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一级格栅和二级格栅,所述调节池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侧壁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对应于调节池内部的一端延伸至一级格栅下方,所述调节池的底端设有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池靠近污泥池一侧的侧壁顶端与MBR膜处理池对应的侧壁顶端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所述MBR膜处理池内部固定设有滤板,所述MBR膜处理池内部且对应于滤板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有MBR膜处理组件,所述MBR膜处理组件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于处理罐侧壁设置,所述MBR膜处理池内侧壁上且对应于溢水管的位置处设有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顶端与溢水管连通,所述竖直管的底端贯穿于滤板并延伸至滤板下方,所述MBR膜处理池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内部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罐的顶端且对应于调节池、污泥池和MBR膜处理池的位置处均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盖合有密封盖。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一级格栅
的位置处设有沿着调节池的内侧壁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抵接台,所述一级格栅抵接于第一抵接台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二级格栅的位置处设有沿着调节池的内侧壁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抵接台,所述二级格栅抵接于第二抵接台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MBR膜处理池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滤板的位置处设有沿着MBR膜处理池的内侧壁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三抵接台,所述滤板抵接于第三抵接台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中设置的一级格栅、二级格栅以及滤板能够将污水中杂质颗粒进行有效的过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减少MBR膜处理组件处理的污水内的颗粒杂质,从而减少因为MBR膜处理组件内部MBR膜因为颗粒杂质堵塞而影响其过滤效果,减少其使用寿命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符号说明:
[0014]处理罐1,调节池2,污泥池3,MBR膜处理池4,一级格栅5,二级格栅6,进水管7,第一污泥泵8,溢水管9,滤板10,MBR膜处理组件11,出水管12,竖直管13,第二污泥泵14,人孔15,密封盖16,第一抵接台17,第二抵接台18,第三抵接台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1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1内部的调节池2、污泥池3和MBR膜处理池4,所述调节池2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一级格栅5和二级格栅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格栅6的网孔小于一级格栅5的网孔,所述调节池2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1设置的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对应于调节池2内部的一端延伸至一级格栅5下方,所述调节池2的底端设有第一污泥泵8,所述第一污泥泵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池2靠近污泥池3一侧的侧壁顶端与MBR膜处理池4对应的侧壁顶端之间通过溢水管9连通,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部固定设有滤板10,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部且对应于滤板10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有MBR膜处理组件1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对应于MBR膜处理组件11的位置处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MBR膜处理池4的内侧壁上,所述MBR膜处理组件11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MBR膜处理组件11上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贯穿于处理罐1侧壁设置,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侧壁上且对应于溢水管9的位置处设有竖直管13,所述竖直管13的顶端与溢水管9连通,所述竖直管13的底端贯穿于滤板10设置并延伸至滤板10下方,所述MBR膜处理池4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污泥泵14,所述第二污泥泵1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内部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罐1的顶端且对应于调节池2、污泥池3和MBR膜处理池4的位置处均设有人孔15,所述人孔15上盖合有密封盖16。
[0018]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池2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一级格栅5的位置处设有沿着调节池2的内侧壁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抵接台17,所述一级格栅5抵接于第一抵接台17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池2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二级格栅6的位置处设有沿着调节池2的内侧壁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抵接台18,所述二级格栅6抵接于第二抵接台18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BR膜处理池4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滤板10的位置处设有沿着MBR膜处理池4的内侧壁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三抵接台19,所述滤板10抵接于第三抵接台19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膜技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1)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1)内部的调节池(2)、污泥池(3)和MBR膜处理池(4),所述调节池(2)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一级格栅(5)和二级格栅(6),所述调节池(2)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1)侧壁设置的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对应于调节池(2)内部的一端延伸至一级格栅(5)下方,所述调节池(2)的底端设有第一污泥泵(8),所述第一污泥泵(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池(2)靠近污泥池(3)一侧的侧壁顶端与MBR膜处理池(4)对应的侧壁顶端之间通过溢水管(9)连通,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部固定设有滤板(10),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部且对应于滤板(10)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有MBR膜处理组件(11),所述MBR膜处理组件(11)上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贯穿于处理罐(1)侧壁设置,所述MBR膜处理池(4)内侧壁上且对应于溢水管(9)的位置处设有竖直管(13),所述竖直管(13)的顶端与溢水管(9)连通,所述竖直管(13)的底端贯穿于滤板(10)并延伸至滤板(10)下方,所述MB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智明陶光华蒋曾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