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17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PTC发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发热体,包括外壳和固定于外壳之内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两电极和连接于两电极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两硬质绝缘件,两硬质绝缘件的投影空间分别覆盖发热元件的两侧和/或两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TC发热体,通过硬质绝缘件的设计,解决了聚酰亚胺膜绝缘套安装效率低的缺陷,且两硬质绝缘件的设置,显著提高了PTC发热体的电气强度,电气强度取决于硬质绝缘件的厚度,即可取消其地线而降低其生产成本;且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C发热体


[0001]本技术属于PTC发热
,具体涉及一种PTC发热体。

技术介绍

[0002]PTC发热体是一种由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壳组成的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PTC发热体的突出特性体现在安全性能上,即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极易造成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
[0003]目前,PTC发热体是将发热元件安装在两个电极片中间,然后装入具有开口的聚酰亚胺膜制成的绝缘套内,再安装在铝壳中,通过压力设备将其压紧,从而制得PTC发热体;其通过聚酰亚胺膜进行绝缘,绝缘强度取决于聚酰亚胺膜的厚度。然而,受限于聚酰亚胺膜的厚度,现有的PTC发热体的电气强度不高,需要接地线。另外,聚酰亚胺膜通过卷纸机成型,并热烫形成一端开口的绝缘套,再通过人工将夹有发热片的电极片组件装入绝缘套内,由于绝缘套的开口在自然状态下并非完全敞口,故其装配要求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PTC发热体。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PTC发热体,包括外壳和固定于外壳之内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两电极和连接于两电极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两硬质绝缘件,两硬质绝缘件的投影空间分别覆盖发热元件的两侧和两电极。通过硬质绝缘件的设计,解决了聚酰亚胺膜绝缘套安装效率低的缺陷,且两硬质绝缘件的设置,显著提高了PTC发热体的电气强度。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硬质绝缘件至少部分贴附于对应的发热元件和/或电极。直接贴附,利于导热,提高加热效率。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硬质绝缘件为陶瓷或玻璃材质,其厚度为0.5~5mm。厚度过薄难加工,绝缘性能差;厚度过厚导热性能差,加热效率低。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定位架,所述发热元件和/或所述电极安装于定位架。通过定位架安装发热元件或电极,安装简单、方便、稳定。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硬质绝缘件至少部分贴附于定位架,所述硬质绝缘件的表面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定位架。绝缘件贴附于定位架安装,安装简单、方便,且稳定;硬质绝缘件的表面高于定位架,压接受力为硬质绝缘件,定位架不易变形。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架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发热元件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所述定位架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极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便于安装发热元件或电极。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架具有两接线通道,分别用于容纳两电极的接线端子。便于接线端子的引出和装配。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架为环状框体结构,其形状与硬质绝缘件或外壳相适配。易于与外壳进行组装,提升结构稳定性及紧凑性。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具有第三容纳腔,发热组件位于第三容纳腔内;第三容纳腔的两侧具有朝第三容纳腔内部或外部凸出的弯折位;和/或,所述硬质绝缘件具有第四容纳腔,发热元件和/或电极容纳于第四容纳腔。弯折位的设计有利于外壳的在压力作用下变形导向,压紧安装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受压力小,不易损坏。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铁、铝、铜、锌或合金。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PTC发热体,通过硬质绝缘件的设计,解决了聚酰亚胺膜绝缘套安装效率低的缺陷,且两硬质绝缘件的设置,显著提高了PTC发热体的电气强度,电气强度取决于硬质绝缘件的厚度,即可取消其地线而降低其生产成本;且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PTC发热体的结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PTC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PTC发热体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的PTC发热体,包括外壳1和安装于外壳1之内的发热组件。其中,外壳1为铝壳,具有容纳腔1a,发热组件固定在容纳腔1a内,容纳腔1a的两侧具有朝容纳腔内部凸出的弯折位1b,便于容纳腔在压力作用下变形导向,从而将发热组件固定在外壳内。外壳1的材质不限于铝材,还可以为铁、铜、锌及合金等。
[0026]具体地,发热组件包括上电极片2、下电极片3和夹设在上、下电极片之间的发热元件4,发热组件还包括定位架5、上陶瓷片6和下陶瓷片7。
[0027]其中,定位架5为环状方框结构,为塑料材质。定位架5的宽度一侧具有两个接线通道5a,分别用于容纳两电极片的接线端子。具体地,接线通道为凹槽结构,贯通定位架的内外,便于电极片的外接线。上电极片2的接线端子与上导线8连接,下电极片3的接线端子与下导线9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连接方式,例如铆接、焊接等;另外,相应的接线端子与导线的连接处之外套设有绝缘保护套10,实现绝缘保护。更为优选地,绝缘保护套10卡接在相应的接线通道5a内,防止晃动,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
[0028]将上电极片2、下电极片3及发热元件4按顺序安装在定位架5内,然后将上陶瓷片6贴附在上电极片2的上表面、下陶瓷片7贴附在下电极片3的下表面,且至少一陶瓷片沿与电极片的贴附方向(即沿电极片与陶瓷片的叠加方向)局部凸出于定位架5的顶部或底部,如此设计,通过陶瓷片和定位架将发热元件及电极片完全包裹起来,然后整个发热组件装入外壳的容纳腔1a内,在压力设备下压力成型,从而将发热组件牢固地固定在外壳的容纳腔内。因此,外壳到电极片的距离实际就是陶瓷片的厚度,此时电气强度完全取决于陶瓷片的厚度,有效提高电气强度,可提供更加稳定的使用功率。
[0029]其中,至少一陶瓷片沿与电极片的贴附方向(即沿电极片与陶瓷片的叠加方向)局部凸出于定位架5的顶部或底部,其作用是为了避免在压制过程中定位架与外壳接触,而造成定位架变形。另外,陶瓷片的厚度为0.5~5mm,厚度过薄难加工,绝缘性能差;厚度过厚导热性能差,加热效率低。
[0030]本实施例的各陶瓷片全覆盖对应的电极片,即陶瓷片的尺寸大于电极片的尺寸,保证PTC发热体的电气强度和电气稳定性。
[0031]实施例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发热体,包括外壳和固定于外壳之内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两电极和连接于两电极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两硬质绝缘件,两硬质绝缘件的投影空间分别覆盖发热元件的两侧和/或两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C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绝缘件至少部分贴附于对应的发热元件和/或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C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绝缘件为陶瓷或玻璃材质,其厚度为0.5~5mm。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PTC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定位架,所述发热元件和/或所述电极安装于定位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TC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绝缘件至少部分贴附于定位架,所述硬质绝缘件的表面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定位架。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东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