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15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包括琴面板,所述琴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下端设置有背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腮托,所述琴面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弦板,所述拉弦板的一侧设置有系弦柱,所述拉弦板的上端设置有微调器,所述微调器的一侧设置有琴码,所述琴码的一侧设置有指板,所述指板的上端设置有便于教学机构,所述便于教学机构包括底板、软胶、凸体、弦线,所述指板的一侧设置有琴颈,所述琴颈的一侧设置有弦轴,所述弦轴的一侧设置有琴头,所述琴码的一侧设置有音孔,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录音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具备录音功能,可以轻松地演奏出音高标准的乐音等优点,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


[0001]本技术涉及小提琴
,具体为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父母在培育子女方面更趋向于多方面发展,小提琴是多数家长为子女选择的音乐课程,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
[0003]现有的小提琴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练习或者教学时,没有专门的录音功能可将自己练习的曲子录下来,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初学的原因,平滑的指板使得初学者对音准失去了参照,初学者需要用几年的训练去不断提高自己的音准,相当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具备录音功能,可以轻松地演奏出音高标准的乐音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包括琴面板,所述琴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下端设置有背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腮托,所述琴面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弦板,所述拉弦板的一侧设置有系弦柱,所述拉弦板的上端设置有微调器,所述微调器的一侧设置有琴码,所述琴码的一侧设置有指板,所述指板的上端设置有便于教学机构,所述便于教学机构包括底板、软胶、凸体、弦线,所述指板的一侧设置有琴颈,所述琴颈的一侧设置有弦轴,所述弦轴的一侧设置有琴头,所述琴码的一侧设置有音孔,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录音器机构,所述录音器机构包括器体、耳机孔、USB接口、扬声器、麦克风、开关、上下按键、录音指示灯。
[0008]优选的,所述扬声器与麦克风均位于器体的前端,所述扬声器位于麦克风的一侧,所述录音指示灯位于扬声器的上端,所述耳机孔与USB接口均位于器体的下端,所述耳机孔位于USB接口的一侧,所述开关与上下按键均位于器体的上端,所述开关位于上下按键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位于凸体的一侧,所述软胶位于凸体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弦线位于软胶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上下按键与器体之间设置有复位键,且上下按键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复位键与器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扬声器与器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且扬声器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槽与器体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器体的下端开设有耳机孔。
[0011]优选的,所述软胶与凸体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软胶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
凸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凸体之间设置有粘合胶,且底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胶与凸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琴颈与指板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琴颈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指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拉弦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系弦柱与侧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便于教学的小提琴,通过设置的录音器机构,录音器一般由磁头、机械传动和电路三部分组成,普及型录音机常把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并成一个录放磁头,机械传动部分由驱动机构、制动机构和各种功能操作机构组成,电路部分由录、放音放大器、超音频振荡器和一些特殊功能电路组成,录音器的录音和放音是一个电

磁的转换过程,能够将使用者每一次的练琴或者演奏过程全部给录音下来,以便于练习过后的温习,同时也能够清晰的分辨出自己演奏过程中的错误,得以及时纠正,可反复倾听与加强练习,大大提升了小提琴的教学功能性。
[0017]2、该便于教学的小提琴,通过设置的便于教学机构,由底板、软胶、凸体与弦线构成,设置在小提琴的指板上,凸体为金属材质,软胶为韧性透明软胶,凸体表面采用了可以使音色柔和、防止出现怪音的软胶,以十二平均律的半音为单位设置的便于初学者演奏出标准音高的凸体,采用以上设计,初学者在使用时,可以轻松地演奏出音高标准的乐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的后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的录音器机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的便于教学机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的电性图。
[0023]图中:1、琴面板;2、录音器机构;201、器体;202、耳机孔;203、USB接口;204、扬声器;205、麦克风;206、开关;207、上下按键;208、录音指示灯;3、便于教学机构;301、底板;302、软胶;303、凸体;304、弦线;4、音孔;5、微调器;6、系弦柱;7、腮托;8、琴马;9、琴颈;10、琴头;11、弦轴;12、指板;13、背板;14、侧板;15、拉弦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包括琴面板1,琴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14,侧板14的下端设置有背板13,侧板14的一侧设置有腮托7,琴面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弦板15,拉弦板15的一侧设置有系弦柱6,拉弦板15的上端设置有微调器5,微调器5的一侧设置有琴码8,琴码8的一侧设置有指板12,指板12的上端设置有便于教学机构3,便于教学机构3包括底板301、软胶302、凸体303、弦线304,指板12的一侧设置有琴颈9,琴颈9的一侧设置有弦轴11,弦轴11的一侧设置有琴头10,琴码8的一侧设置有音孔4,背板13的一侧设
置有录音器机构2,录音器机构2包括器体201、耳机孔202、USB接口203、扬声器204、麦克风205、开关206、上下按键207、录音指示灯208。
[0026]进一步的,扬声器204与麦克风205均位于器体201的前端,扬声器204位于麦克风205的一侧,录音指示灯208位于扬声器204的上端,耳机孔202与USB接口203均位于器体201的下端,耳机孔202位于USB接口203的一侧,开关206与上下按键207均位于器体201的上端,开关206位于上下按键207的一侧,能够将使用者每一次的练琴或者演奏过程全部给录音下来,以便于练习过后的温习。
[0027]进一步的,底板301位于凸体303的一侧,软胶302位于凸体303的一侧外表面,弦线304位于软胶302的一侧,可以使音色柔和、防止出现怪音。
[0028]进一步的,上下按键207与器体201之间设置有复位键,且上下按键2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包括琴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的下端设置有背板(13),所述侧板(14)的一侧设置有腮托(7),所述琴面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弦板(15),所述拉弦板(15)的一侧设置有系弦柱(6),所述拉弦板(15)的上端设置有微调器(5),所述微调器(5)的一侧设置有琴码(8),所述琴码(8)的一侧设置有指板(12),所述指板(12)的上端设置有便于教学机构(3),所述便于教学机构(3)包括底板(301)、软胶(302)、凸体(303)、弦线(304),所述指板(12)的一侧设置有琴颈(9),所述琴颈(9)的一侧设置有弦轴(11),所述弦轴(11)的一侧设置有琴头(10),所述琴码(8)的一侧设置有音孔(4),所述背板(13)的一侧设置有录音器机构(2),所述录音器机构(2)包括器体(201)、耳机孔(202)、USB接口(203)、扬声器(204)、麦克风(205)、开关(206)、上下按键(207)、录音指示灯(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教学的小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204)与麦克风(205)均位于器体(201)的前端,所述扬声器(204)位于麦克风(205)的一侧,所述录音指示灯(208)位于扬声器(204)的上端,所述耳机孔(202)与USB接口(203)均位于器体(201)的下端,所述耳机孔(202)位于USB接口(203)的一侧,所述开关(206)与上下按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为民翁艮平李桂美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宏轩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