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08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2
本申请涉及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地震仪,所述地震仪上设有地震触发线,所述地震触发线上连接有重锤,所述地震触发线上还连接有用于重锤敲击的板状件,所述板状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主板上连接有检波组件,所述检波组件与地面贴合设置,所述地震仪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检波组件相连接。本申请可以快速、无损的对地下构筑物结构进行精确定位。构进行精确定位。构进行精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勘察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尤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大城市,在轨道交通和地上地下综合建设带动下,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增长迅速,需求动力充足。
[0003]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各类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下埋藏物统称为地下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地下构筑物是影响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因素,一旦造成信息遗漏,就可能造成设计施工变更,严重时会引发工程事故和人员伤亡事件。因早期建设资料缺失、场地搬迁、竣工资料遗失等原因,往往无法取得全面、有用的信息。
[0004]故一般以现场调查配合钻探为主进行地下构筑物的调查。但该方法工作效率低、存在一定的破坏性,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快速、无损对地下构筑物结构进行精确定位,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地震仪,所述地震仪上设有地震触发线,所述地震触发线上连接有重锤,所述地震触发线上还连接有用于重锤敲击的板状件,所述板状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主板上连接有检波组件,所述检波组件与地面贴合设置,所述地震仪上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检波组件相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重锤敲击板状件,地震波传至障碍物,然后被反射,检波组件对反射波进行收集,且通过线缆传至地震仪,从而确定地下构筑物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地震触发线用于连接重锤和板状件,确定敲击的时间以确定障碍物深度,从而快速、无损地对地下构筑物结构进行精确定位,探测施工效率高,无破坏性、避免传统调查方法的盲目性,降低工程风险,效弥补传统调查方式的不足。
[0009]优选的,所述检波组件为方形的框架设置且包括多条与测量方向平行的平行测线和多条与测量方向垂直的垂直测线,所述平行测线与垂直测线相交形成多个交点,所述线缆与每个交点相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M
×
N组成的方形检波组件,形成一个探测范围,多个交点对反射波进行收集,从而对障碍物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进行一次性收集,提高对反射波的收集精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探测效率和精度。
[0011]优选的,所述线缆与每个交点依次串联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根线缆依次串联穿过交点的位置,从而无需设置多根
线缆即可实现与每个交点的连接,减少探测的成本消耗。
[0013]优选的,所述平行测线之间间距为0.5~2m,所述垂直测线之间间距为0.1~1m。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0.5~2m的平行测线间距和0.1~1m的垂直测线间距为较佳的间距范围,可以与道路宽度相对应适配,从而对道路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
[0015]优选的,所述主板的顶端设有扶手,所述主板的底端设有多个万向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用于提供人员操作主板的施力位置,从而便于对主板进行推拉操作,万向轮的设置,减少主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主板在地面上的移动更加顺畅。
[0017]优选的,所述主板的顶面上设有用于三维定位的定位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可以为GPS

RTK测量仪器,从而对主板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行实时定位和记录,便于对后期对位置坐标数据进行查找,同时提高整体探测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主板与检波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杆,使主板与检波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减少检波组件向偏移测量方向移动的情况发生。
[0021]优选的,所述重锤包括锤头和设在锤头上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摩擦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纹增大人员手部位置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减少重锤在挥动过程中从手部脱离的情况发生。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重锤敲击板状件,地震波传至障碍物,然后被反射,检波组件对反射波进行收集,且通过线缆传至地震仪,从而确定地下构筑物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地震触发线用于连接重锤和板状件,确定敲击的时间以确定障碍物深度,从而快速、无损地对地下构筑物结构进行精确定位,探测施工效率高,无破坏性、避免传统调查方法的盲目性,降低工程风险,效弥补传统调查方式的不足;
[0025]2.由M
×
N组成的方形检波组件,形成多个交点对反射波进行收集,提高对反射波的收集精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探测效率和精度;
[0026]3.无需设置多根线缆即可实现与每个交点的连接,减少探测的成本消耗。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主板;2、地震仪;3、定位件;4、地震触发线;5、重锤;6、板状件;7、连接绳;8、检波组件;9、线缆;10、平行测线;11、垂直测线;12、扶手;13、万向轮;14、连接杆;15、摩擦纹;16、地面;17、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包括主板1,主板1的顶面上固定放置有地震仪2和定位件3,定位件3为GPS

RTK测量仪器,定位件3用于对主板1的
三维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从而便于后续的查找。地震仪2上固定连接有地震触发线4,地震触发线4远离地震仪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重锤5和板状件6,板状件6为铁板等金属板材,板状件6放置在地面上,从而通过重锤5敲击放置在地面上的板状件6,产生地震波向地面下传递。主板1通过连接绳7连接有检波组件8,检波组件8放置在地面上,且与地面贴合设置,从而用于接收地震波经障碍物后的反射波。地震仪2上固定连接有线缆9,线缆9与检波组件8之间相互连接,线缆9用于将检波组件8接收的信息传至地震仪2。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检波组件8为方形的框架,且检波组件8包括多条平行测线10和多条垂直测线11,可设置为4
×
6或8
×
3等M
×
N结构的阵列。本实施例为四条平行测线10和六条垂直测线11,四条平行测线10分别为M1、M2、M3和M4,六条垂直测线11分别为N1、N2、N3、N4、N5和N6,每条平行测线10都与测量方向平行设置,每条垂直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所述主板(1)上设有地震仪(2),所述地震仪(2)上设有地震触发线(4),所述地震触发线(4)上连接有重锤(5),所述地震触发线(4)上还连接有用于重锤(5)敲击的板状件(6),所述板状件(6)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主板(1)上连接有检波组件(8),所述检波组件(8)与地面贴合设置,所述地震仪(2)上设有线缆(9),所述线缆(9)与检波组件(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组件(8)为方形的框架设置且包括多条与测量方向平行的平行测线(10)和多条与测量方向垂直的垂直测线(11),所述平行测线(10)与垂直测线(11)相交形成多个交点,所述线缆(9)与每个交点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探测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洪旭程王建历吴宏达严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