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83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8
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包括底部收集罐体、粉碎机构、密封抵压过滤机构、内螺纹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驱动电机、旋转轴、粉碎刀片集成于上分离板上,而上分离板可通过四周外侧的上抵接环抵接安装于中间仓体的下抵接环上侧,如此形成上分离板与中间仓体的拆卸结构,如此使得安装时先安装中间仓体再安装上分离板,如此减轻了安装了重量和难度,操作更加的轻便,而且便于粉碎刀片的清洗。且便于粉碎刀片的清洗。且便于粉碎刀片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旋藻又称蓝藻,是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营养成分最丰富、均衡的生物,科学检测表明:1克螺旋藻粉的营养含量相当于1000克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5%~71%,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血蛋白相似,极易被人体吸收。螺旋藻同时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藻多糖、藻蓝素、亚麻酸、类胰岛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有效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有降低胆固醇、解肾毒、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抑癌防癌、加速创口愈合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能;而在现有的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中,在微藻粉碎时会产生水分,而这些水分需要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微藻质量,现有的一般是通过抽水管伸入至中间仓体的内部下方,通过动力泵进行抽出,而这种方式一般会将微藻一同抽出,而且比较耗能,使用不便利,另外需要实现过滤网的拆卸和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装配便利、滤网拆卸安装便利、可自动排出水分的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包括底部收集罐体、粉碎机构、密封抵压过滤机构、内螺纹环;所述底部收集罐体呈上端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上分离板、T形定位螺钉、中间仓体、底部连接板、驱动电机、旋转轴、粉碎刀片;所述上分离板的四周外侧设有上抵接环;所述中间仓体的上端内侧设有下抵接环;所述上抵接环上端四周设有穿接环形凹槽;所述穿接环形凹槽的下侧均匀设有多个穿接孔;所述下抵接环的上端四周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上分离板通过四周外侧的上抵接环抵接安装于中间仓体的下抵接环上侧;所述上抵接环的穿接孔内分别穿接一个T形定位螺钉;所述T形定位螺钉的上端位于上抵接环的穿接环形凹槽内;所述T形定位螺钉的下端螺纹旋转安装于下抵接环上端的螺纹孔内;所述中间仓体的下部四周外侧设有外螺纹环面;所述内螺纹环安装于底部收集罐体的内部四周;所述中间仓体通过下部四周外侧的外螺纹环面螺纹旋转连接于内螺纹环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上分离板的上端中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下端;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延伸至中间仓体的内部并延伸至中间仓体的下方;所述旋转轴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安装多个粉碎刀片;所述底部连接板安装于底部收集罐体的内部下方并位于中间仓体的正下方;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下端外部与底部收集罐体的底部上方之间设有集液腔;所述中间仓体和底部连接板之间通过密封抵压过滤机构连接;所述密封抵压过滤机构包括环形过滤网、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上密封环、下密封环、浮动柱、浮动筒、抵压弹性体;所述中间仓体的下端四周设有上环形凹槽;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上端四周设有下环形凹槽;所述上密封环的上端安装于上环形凹槽内;所述下密封环的下端安装于下环形凹槽
内;所述上密封环的下端四周安装上连接环;所述下密封环的上端四周安装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之间安装环形过滤网;所述上连接环下侧两端分别均匀安装多个浮动柱;所述下连接环上侧两端分别均匀安装多个浮动筒;所述浮动筒内分别安装一个抵压弹性体;所述浮动柱的下端分别插入浮动筒内并抵压于抵压弹性体的上端。
[0006]进一步,所述中间仓体下部四周外侧的外螺纹环面上端设有限位环体;所述限位环体抵接于内螺纹环的上端四周。
[0007]进一步,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L形连接杆;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下端两侧分别通过一个L形连接杆固定于底部收集罐体的内部。
[0008]进一步,所述底部收集罐体的下端一侧设有启闭排料阀。
[0009]进一步,所述中间仓体的上端一侧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上端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入料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将驱动电机、旋转轴、粉碎刀片集成于上分离板上,而上分离板可通过四周外侧的上抵接环抵接安装于中间仓体的下抵接环上侧,如此形成上分离板与中间仓体的拆卸结构,如此使得安装时先安装中间仓体再安装上分离板,如此减轻了安装了重量和难度,操作更加的轻便,而且便于粉碎刀片的清洗。
[0012]本技术通过粉碎机构对螺旋藻进行粉碎后,产生的水分自动从环形过滤网排出,本技术通过整个环面进行排液,增加了排液的速度,而为了增加滤网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本技术增设了密封抵压过滤机构,将中间仓体通过下部四周外侧的外螺纹环面螺纹旋转连接于内螺纹环上,使得上密封环与上环形凹槽紧密抵接以及下密封环与下环形凹槽紧密抵接,保证了密封性,同时利用上连接环、下连接环、浮动柱、浮动筒、抵压弹性体对环形过滤网的支撑,使得整个结构具有立挺的支撑结构,增加了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密封抵压过滤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上分离板和中间仓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至3所示,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包括底部收集罐体1、粉碎机构3、密封抵压过滤机构4、内螺纹环2;所述底部收集罐体1呈上端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粉碎机构3包括上分离板38、T形定位螺钉39、中间仓体31、底部连接板32、驱动电机33、旋转轴34、粉碎刀片37;所述上分离板38的四周外侧设有上抵接环381;所述中间仓体31的上端内侧设有下抵接环314;所述上抵接环381上端四周设有穿接环形凹槽383;所述穿接环形凹槽383的下侧均匀设有多个穿接孔382;所述下抵接环314的上端四周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315;所述上分离板38通过四周外侧的上抵接环381抵接安装于中间仓体31的下抵接环314上侧;所述上抵接环381的穿接孔382内分别穿接一个T形定位螺钉39;所述T形定位螺钉39的上端位于上抵接环381的穿接环形凹槽383内;所述T形定位螺钉39的下端螺纹旋转安
装于下抵接环314上端的螺纹孔315内;所述中间仓体31的下部四周外侧设有外螺纹环面311;所述内螺纹环2安装于底部收集罐体1的内部四周;所述中间仓体31通过下部四周外侧的外螺纹环面311螺纹旋转连接于内螺纹环2上;所述驱动电机33安装于上分离板38的上端中间;所述旋转轴34的上端连接于驱动电机33的下端;所述旋转轴34的下端延伸至中间仓体31的内部并延伸至中间仓体31的下方;所述旋转轴34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安装多个粉碎刀片37;所述底部连接板32安装于底部收集罐体1的内部下方并位于中间仓体31的正下方;所述底部连接板32的下端外部与底部收集罐体1的底部上方之间设有集液腔;所述中间仓体31和底部连接板32之间通过密封抵压过滤机构4连接;所述密封抵压过滤机构4包括环形过滤网48、上连接环43、下连接环44、上密封环41、下密封环42、浮动柱45、浮动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螺旋藻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收集罐体、粉碎机构、密封抵压过滤机构、内螺纹环;所述底部收集罐体呈上端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上分离板、T形定位螺钉、中间仓体、底部连接板、驱动电机、旋转轴、粉碎刀片;所述上分离板的四周外侧设有上抵接环;所述中间仓体的上端内侧设有下抵接环;所述上抵接环上端四周设有穿接环形凹槽;所述穿接环形凹槽的下侧均匀设有多个穿接孔;所述下抵接环的上端四周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上分离板通过四周外侧的上抵接环抵接安装于中间仓体的下抵接环上侧;所述上抵接环的穿接孔内分别穿接一个T形定位螺钉;所述T形定位螺钉的上端位于上抵接环的穿接环形凹槽内;所述T形定位螺钉的下端螺纹旋转安装于下抵接环上端的螺纹孔内;所述中间仓体的下部四周外侧设有外螺纹环面;所述内螺纹环安装于底部收集罐体的内部四周;所述中间仓体通过下部四周外侧的外螺纹环面螺纹旋转连接于内螺纹环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上分离板的上端中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下端;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延伸至中间仓体的内部并延伸至中间仓体的下方;所述旋转轴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安装多个粉碎刀片;所述底部连接板安装于底部收集罐体的内部下方并位于中间仓体的正下方;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下端外部与底部收集罐体的底部上方之间设有集液腔;所述中间仓体和底部连接板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刚程军李元广魏新林刘小燕高楠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赐百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