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83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套管、橡胶塞、排气管、排液管、端盖和插针,套管的下端做削斜处理,套管的上端固连有缓冲管,缓冲管内设有缓冲腔,缓冲管的上端设有端面板,橡胶塞的上端搭接在端面板上且端部开设有上开口,橡胶塞的下端伸入到缓冲管内,橡胶塞内设有水平开槽孔,排气管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上,另一端设有单向活瓣,排液管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上,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引流袋相连,端盖盖设在橡胶塞上,端盖上设有穿孔,插针的上端固设有顶块,顶块可拆卸固定在端盖上,插针的下端依次穿过穿孔和水平开槽孔伸出套管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张力性气胸是由气道损伤,空气不断进入胸膜腔内,且基本保持只进不出,导致胸腔内的气压不断上升,造成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的紧急状态。这是一种院前急救和急诊科常见的致死性急危重症。
[0003]张力性气胸的急救治疗原则为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力。在紧急状况下,可用粗针头在患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有喷射状气体排出,即能收到排气减压效果。在插针的接头处,缚扎橡胶手指套,将指套硬端剪lcm开口,起活瓣作用,使胸腔内气体易于排出,而外界空气进入胸膜腔受阻。
[0004]但是上述简易的排气装置存在诸多不足:1、将针头插入胸膜腔内,有时伴有血液从针头喷出,影响排气的速度;2、移动患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穿刺针移位、脱落、二次损伤;3、装置的气密性较差,容易使外界空气进入到胸膜腔内,存在感染的风险;4、由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的胸壁厚度不同,使得插入针头过度损伤内脏或者针头过短不能穿透胸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能够将胸膜腔排出的气液进行分离,气密性较高,不易发生偏移,安全可靠。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做削斜处理,所述套管的上端固连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内设有缓冲腔,所述套管和缓冲腔相连通;
[0007]橡胶塞,所述缓冲管的上端设有环状的端面板,所述橡胶塞的上端搭接在端面板上且端部开设有上开口,所述橡胶塞的下端伸入到缓冲管内,位于缓冲腔内的橡胶塞呈X型且内部设有水平开槽孔,所述上开口通过水平开槽孔与缓冲腔相连通;
[0008]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的侧壁上且与缓冲腔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单向活瓣,所述排气管位于橡胶塞下端的上方;
[0009]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的侧壁上且与缓冲腔相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通过输液软管与引流袋相连,所述排液管位于排气管的下方;
[0010]端盖,所述端盖呈盖型,所述端盖盖设在橡胶塞上,所述端盖上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穿孔,所述穿孔与上开口相连通;
[0011]插针,所述插针的上端固设有顶块,所述顶块可拆卸固定在端盖的上侧面上,所述插针的下端依次穿过穿孔和水平开槽孔伸出套管的下端且端部做削斜处理。
[0012]上述的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中,所述套管的外侧设有外螺纹。
[0013]上述的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中,所述套管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侧孔。
[0014]上述的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中,所述穿孔内设有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上开设有人字开槽孔。
[0015]上述的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中,所述排气管远离缓冲管的一端设有空气过滤器。
[0016]上述的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中,所述套管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横截面呈C型。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在胸壁处开一个小切口,将套管通过切口插入到胸膜腔,然后将插针通过穿孔和水平开槽孔插入到套管内,水平开槽孔变形扩张,然后进入到胸膜腔内,胸膜腔内的气体和血液通过套管排出至缓冲腔内,血液从排液管排出至引流袋内,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由于在排气管设置有单向活瓣,使缓冲腔内的气体只能通过排气管排出,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到胸膜腔内,避免细菌感染;此外,当血液从套管喷出至缓冲腔内,冲击橡胶塞的下端,由于橡胶塞的下端呈X型,阻挡血液进入到排气管内,将排气管堵塞,影响快速排气,耽误抢救时间;
[0019]2、当套管插入到患者胸膜腔,套管受到胸壁织的挤压,由于套管外侧设置了外螺纹,增大了套管和胸壁织的摩擦,避免套管滑出胸腔,安全可靠;
[0020]3、当套管进入胸膜腔内,血液和气体喷出,若干个侧孔能够使血液和气体快速进入到套管内,避免胸壁组织将套管的下端堵塞,影响气体和血液排出;
[0021]4、当插针拔出套管时,橡胶膜的人字开槽孔和水平开槽孔均处于闭合状态,橡胶膜起到加强密封的作用,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到缓冲腔内,当插针插入时,人字开槽孔和水平开槽孔变形打开,结构简单,气密性好;
[0022]5、由于空气中存在较多细菌污染物,如果单向活瓣直接接触外界空气,细菌污染物容易通过排气管进入到套管内,最后进入患者胸膜腔内,造成细菌感染,空气过滤器的设置能够避免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单向活瓣,降低感染的风险;
[0023]6、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选用不同尺寸的限位套,能够合理控制套管插入胸腔的深度,避免对胸腔内的其他组织造成伤害,安全可靠;此外,柔性材质的限位套能够从侧方快速卡入套管外侧,安装方便,当限位套挤压患者时,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套管、缓冲管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9]图6是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
[0030]图中:1、套管;11、外螺纹;12、侧孔;13、限位套;2、缓冲管;21、缓冲腔;22、端面板;23、排气孔;24、排液孔;3、端盖;31、穿孔;32、橡胶膜;33、插板孔;34、橡胶塞;341、上靠口;342、水平开槽孔;4、排气管;41、单向活瓣;42、空气过滤器;5、排液管;51、输液软管;6、顶块;61、插针;62、第一插板;621、第一凸尖;7、封板;71、封堵塞;72、第二插板;721、第二凸
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套管1、橡胶塞34、排气管4、排液管5、端盖3和插针6。
[0033]所述套管1的下端做削斜处理,所述套管1的上端固连有缓冲管2,所述缓冲管2内设有缓冲腔21,优选地,所述缓冲腔21的下端呈锥形,所述套管1和缓冲腔21相连通。
[0034]所述缓冲管2的上端设有环状的端面板22,所述橡胶塞34的上端搭接在端面板22上且端部开设有上开口341,所述橡胶塞34的下端伸入到缓冲管2内,位于缓冲腔21内的橡胶塞34呈X型且内部设有水平开槽孔342,所述上开口341通过水平开槽孔342与缓冲腔21相连通。
[0035]所述排气管4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2的侧壁上,所述缓冲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23,所述排气管4通过排气孔23与缓冲腔21相连通,所述排气管4的另一端设有单向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所述套管(1)的下端做削斜处理,所述套管(1)的上端固连有缓冲管(2),所述缓冲管(2)内设有缓冲腔(21),所述套管(1)和缓冲腔(21)相连通;橡胶塞(34),所述缓冲管(2)的上端设有环状的端面板(22),所述橡胶塞(34)的上端搭接在端面板(22)上且端部开设有上开口(341),所述橡胶塞(34)的下端伸入到缓冲管(2)内,位于缓冲腔(21)内的橡胶塞(34)呈X型且内部设有水平开槽孔(342),所述上开口(341)通过水平开槽孔(342)与缓冲腔(21)相连通;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2)的侧壁上且与缓冲腔(21)相连通,所述排气管(4)的另一端设有单向活瓣(41),所述排气管(4)位于橡胶塞(34)下端的上方;排液管(5),所述排液管(5)的一端固连在缓冲管(2)的侧壁上且与缓冲腔(21)相连通,所述排液管(5)的另一端通过输液软管(51)与引流袋相连,所述排液管(5)位于排气管(4)的下方;端盖(3),所述端盖(3)呈盖型,所述端盖(3)盖设在橡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超宁慧杰李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