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47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充填支架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包括支架前部和支架后部,支架后部包括底座和伸缩梁,在伸缩梁下部通过铁链悬挂有用于隔离充填区域的后挡板,后挡板上下两端部分别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挡板和下挡板滑动的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在后挡板左右两侧分别沿水平方向设有能相互适配的子耳板和母耳板,实现了后挡板自动上下扩充完成密封的过程,同时通过子耳板和母耳板,使液压支架移动过程中后挡板始终联动,无需人工反复组装,调整好位置后自动密封隔离,节省了大量调试和反复拆卸、组装隔离板的时间,提高了充填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充填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膏体充填技术是解决“三下一上”压煤问题的主要手段,其通过并联液压支架后档板,实现对充填区域的密封,在此过程中由于以此只能充填一小段距离的充填区域,故要在填充完成后移动液压支架一个步距,在空出的充填空间内部继续充填,由于液压支架彼此之间是分离的,故在移动后需要工人重新对后挡板进行调整、组装,使其共同密封,此过程不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在没有支撑的充填区域调整后挡板的行为,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威胁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本技术包括支架前部和支架后部,支架后部包括底座和伸缩梁,在伸缩梁下部通过铁链悬挂有用于隔离充填区域的后挡板,后挡板上下两端部分别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挡板和下挡板滑动的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在后挡板左右两侧分别沿水平方向设有能相互适配的子耳板和母耳板。
[0005]优选的,所述子耳板和母耳板分别沿着对应侧后挡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通过子耳板和母耳板对接能实现多个液压支架后挡板的首尾串联连接。
[0006]优选的,子耳板和母耳板均呈拐形结构,在子耳板和母耳板端部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定位孔。
[0007]优选的,后挡板呈匚型,在后挡板内侧中部设有固定架,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均通过箱型结构滑动连接于固定架,所述子耳板和母耳板分别连接于固定架的左右两侧。
[0008]具体的,底座尾部设有支撑千斤顶,支撑千斤顶沿着底座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千斤顶端部连接有与下挡板下端相适配的下密封,对应的在上挡板正上方的伸缩梁尾部设有与上挡板上端相适配的上密封。
[0009]具体的,支撑千斤顶与下密封相铰接,在支撑千斤顶一侧的下密封和底座之间铰接有拉移千斤顶。
[0010]具体的,支架前部包括平行设于底座上方的顶梁,在顶梁和底座之间铰接有若干伸缩立柱,在底座上分别铰接有前连杆、后连杆,在顶梁下部铰接有上连杆,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上端分别与上连杆铰接,所述底座、前连杆、后连杆和上连杆相互铰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伸缩梁固设于顶梁尾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后挡板上的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再配合通过箱型结构的
滑动连接在后挡板上的上挡板和下挡板,实现了自动上下扩充完成密封的过程,同时通过设置子耳板和母耳板,使液压支架移动过程中后挡板始终联动,再加上支撑千斤顶和拉移千斤顶的微调功能,使密封更为可靠,无需人工反复组装,调整好位置后自动密封隔离,节省了大量调试和反复拆卸、组装隔离板的时间,提高了充填效率,减小了工人危险作业的时间,值得推广,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下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后挡板主视图;
[0017]图4为后挡板侧视图;
[0018]图5为后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架前部和支架后部,支架后部包括底座1和伸缩梁2,在伸缩梁2下部通过铁链悬挂有用于隔离充填区域的后挡板3,在重力的作用下后挡板3保持竖直,后挡板3上下两端部分别设有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后挡板3,通过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相对于后挡板3的上下滑动,实现后挡板3格挡面积向上下两个方向的扩充,以充分隔离膏体充填物,后挡板3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滑动的上液压缸33和下液压缸34,为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提供驱动力,在后挡板3左右两侧分别沿水平方向设有能相互适配的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通过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对接能实现多块后挡板3的首尾依次连接,液压支架工作时多是通过多组液压支架并排协同作业的,本技术中所述的液压支架,每相邻两个液压支架的后挡板3可以通过前一个后挡板3的子耳板35与后一个后挡板3的母耳板36相铰接,实现联动,在完成一个填充区域的充填任务后,多组液压支架依次前移一个步距,此处通过牵引装置拉动底座1前端的方式使底座1进行前移,在对应液压支架底座1移动的同时,伸缩梁2伸出,使对应后挡板3相对静止,在所有液压支架底座1移动到位后,控制液压支架伸缩梁2依次缓缓收缩,悬挂于其下部的后挡板3由于相互铰接,故呈弧形逐步位移至悬挂点正下方,直至最后一个后挡板3在伸缩梁2的带动下到指定位置,由于所有后挡板3依次铰接在一块,液压支架移动后,所有后挡板3依然处于同一密封平面,无需对齐反复拆卸连接,即可进行整体的组装,通过驱动上液压缸33和下液压缸34使对应的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伸缩,进而实现充填区域的整体密封,操作简单,减小了液压支架迁移后反复密封不同后挡板3的问题,节省了大量调制组装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具体的,为保证连接可靠,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分别沿着对应侧后挡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多组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之间相互对应且相适配,本实施例在后挡板3的一侧间隔设有两个子耳板35,在后挡板3的另一侧间隔设有两个母耳板36,通过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对接能实现多个液压支架后挡板的首尾串联连接,用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以联动的隔离面,通过多个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相互适配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0021]具体的,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均呈拐形结构,该拐形结构长端部分沿着后挡板3平面部宽度方向设置,在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拐形部分端部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定位孔,通过销钉连接相邻两个后挡板3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的定位孔即可实现相邻两个后挡板3的稳定连接。
[0022]具体的,后挡板3呈匚型,即由平面部和两侧面部组成,平面部用以密封条充填区域,在后挡板3内侧中部设有固定架37,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均通过箱型结构滑动连接于固定架37,采用所谓的箱型结构常见的有抽屉型,本实施例即是采用抽体型结构,其有着更好的导向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子耳板35和母耳板36分别连接于固定架37的左右两侧。
[0023]进一步的,底座1尾部设有支撑千斤顶11,支撑千斤顶11沿着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千斤顶11端部连接有与下挡板32下端相适配的下密封39,下密封39是为了保证后挡板3的密封效果而设立的,下密封39下端与地面接触,其上端与向下运动的下挡板32端部进行接触密封,同理,在上挡板31正上方的伸缩梁2尾部设有与上挡板31上端相适配的上密封38,上密封38上端接触顶壁,下端与向上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包括支架前部和支架后部,支架后部包括底座和伸缩梁,其特征在于:在伸缩梁下部通过铁链悬挂有用于隔离充填区域的后挡板,后挡板上下两端部分别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挡板和下挡板滑动的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在后挡板左右两侧分别沿水平方向设有能相互适配的子耳板和母耳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耳板和母耳板分别沿着对应侧后挡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通过子耳板和母耳板对接能实现多个液压支架后挡板的首尾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耳板和母耳板均呈拐形结构,在子耳板和母耳板端部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隔离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呈匚型,在后挡板内侧中部设有固定架,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施现院李秀山魏连河轩召军徐春华卫智慧周明毋东良解飞翔师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