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4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无线接收模块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且无线接收模块与声光报警器连接,无线发射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设置在水封井内的高位液位传感器和低位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水封井内液体循环流动的水冷降温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水位报警器通过设置的水冷降温单元,可以对控制组件内的工作热量进行快速且循环的降温处理,确保控制组件内的高温能够被冷却,防止控制组件内发生局部高温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水位报警器的运行安全性。器的运行安全性。器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位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

2014中规定:含油污水管道应在储罐组防火堤处、其他建筑物的排水管出口处、支管与干管连接处、干管每隔300米处设置水封井,石油库通向库外的排水管道和明沟,应在石油库围墙里侧设置水封井和截断装置。水封井与围墙之间的排水通道应采用暗沟或暗管,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0.25米。水封井应设沉泥段,沉泥段自最低的管底算起,其深度不应小于0.25米,但实际由于施工原因,许多水封井内壁防水不满足要求,水位下降明显,有的水封井甚至需要每天进行补水作业,极大地增加的人力物力,因此需要对水封井内的液位进行监测。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177441U公开了《一种无线远传水位报警器》,包括水位检测端和报警端,所述水位检测端包括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数据处理控制单元和无线数传单元,水位检测端通过无线通信与报警端连接,所述报警端包括固定报警设备和移动报警设备,所述固定报警设备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报警数据处理控制单元和显示报警单元,固定报警设备通过无线通信与移动报警设备连接。
[0004]但是该专利中,对于水位报警器内缺少冷却降温措施,当水位报警器长时间运行后会在其内部产生聚集高温的现象,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水位报警器的损坏,从而降低了水位报警器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对水位报警器内的热量进行循环降温处理,防止水位报警器内发生局部高温现象,提高其运行安全性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包括控制组件:
[0007]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无线接收模块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且无线接收模块与声光报警器连接,无线发射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设置在水封井内的高位液位传感器和低位液位传感器连接;
[0008]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
[0009]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水封井内液体循环流动的水冷降温单元。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水冷降温单元包括一设置在壳体内的水冷降温管,水冷降温管上且位于壳体内设置有水泵。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内壁嵌设有隐藏结构的端盖。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壳体的内壁且位于端盖的内侧设置有柔性的密封膜。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水冷降温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延伸至水封井内,其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夹套,且夹套的内壁设置有地埋脚。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还包括安装杆;
[0024]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水封井的内壁;
[0025]所述安装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预留槽,且预留槽内设有若干个与高位液位传感器和低位液位传感器相适配的安装孔。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控制组件上设置有光伏面板,所述控制组件内设置有与光伏面板连接的蓄电池。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该水位报警器通过设置的水冷降温单元,可以对控制组件内的工作热量进行快速且循环的降温处理,确保控制组件内的高温能够被冷却,防止控制组件内发生局部高温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水位报警器的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声光报警器;2、光伏面板;3、控制组件;31、端盖;32、密封膜;33、蓄电池;34、无线发射模块;35、水冷降温管;36、温度传感器;37、壳体;371、夹套;372、地埋脚;38、散热鳍片;39、水泵;4、高位液位传感器;5、低位液位传感器;6、安装杆;61、预留槽;62、安装孔;7、无线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包括控制组件3:
[0039]控制组件3包括一壳体37,壳体37的内部设置有与无线接收模块7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34,且无线接收模块7与声光报警器1连接,无线发射模块34通过导线分别与设置在水封井内的高位液位传感器4和低位液位传感器5连接;
[0040]壳体37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38,用来对控制组件3起到风冷散热降温的效果;
[0041]壳体37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水封井内液体循环流动的水冷降温单元。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控制组件3安装在石油库水封井的外侧,并通过导线分别与水封井内的高位液位传感器4和低位液位传感器5连接,当水封井内的液面高度小于0.25米时,低位液位传感器5输出状态改变,通过无线发射模块34将水位信号无线传输到油库机柜间无线接收模块7内,再经由有线传输到声光报警器1进行报警处理,提醒员工及时补水,确保水封高度符合要求,当水封井内液位高度到达高位液位传感器4位置时,同样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员工及时抽水,通过散热鳍片38的风冷散热效果,可以对控制组件3起到初步散热效果,并结合设置的水冷降温单元,可以对控制组件3内的工作热量进行快速的降温处理,确保控制组件3内的高温能够被冷却,防止控制组件3内发生局部高温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水位报警器的运行安全性,该装置接线无需使用有线接入油库自控系统,接线方便,结构简单。
[0043]如图2所示,水冷降温单元包括一设置在壳体37内的水冷降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包括控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一壳体(37),壳体(37)的内部设置有与无线接收模块(7)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34),且无线接收模块(7)与声光报警器(1)连接,无线发射模块(34)通过导线分别与设置在水封井内的高位液位传感器(4)和低位液位传感器(5)连接;所述壳体(37)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38);所述壳体(37)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水封井内液体循环流动的水冷降温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降温单元包括一设置在壳体(37)内的水冷降温管(35),水冷降温管(35)上且位于壳体(37)内设置有水泵(3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7)的开口端内壁嵌设有隐藏结构的端盖(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石油库水封井水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7)的内壁且位于端盖(31)的内侧设置有柔性的密封膜(32)。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马杰刘亚坤杨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