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125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它包括箱体,箱体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一、出水口一、进水口二、出水口二,箱体的内部固定有换热器和阀体一,进水口一和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且其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换热器和出水口一通过管道连接,进水口二和阀体一通过管道连接,阀体一和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和出水口二通过管道连接,温度传感器和阀体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使用管道电伴热,可对冷却水补水加热,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有效防止冬季运行时冷却水补水管道的结冰,降低机房制冷系统故障的风险,提高了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的安全性。了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的安全性。了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房制冷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数据量和处理能力持续增长,数据中心的发热密度持续增加,因此数据中心对于空调制冷系统的依赖程度和要求逐年增高;而由于集中冷源式空调系统总体制冷效率更高,所以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采用了集中冷源式空调系统。
[0003]大型IDC机房制冷系统大多采用水冷型冷水机组、板式换热器、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的组合为机房服务器提供冷源。冷却水蒸发汽化,间接带走机房内服务器产生的热量;数据中心冷却水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需要不间断为冷却水系统补充冷却水。为了延长自然冷却时间,降低系统的PUE,目前大型数据中心北方居多。而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气温低于0℃,使得冷却塔补水管路及补水口存在严重的结冰现象。补水管路结冰,严重时会引起补水管路炸裂,风险极大;补水口结冰,会造成补水的中断,冷却水得不到补充,会引起制冷系统运行中断。虽然大部分项目都采用了管道电伴热的方式,但时常会出现补水管路及补水口结冰现象,不得不采取人工烘烤的方式融冰,大大增加了冬季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若没有及时除冰,数据中心则不能及时排热,有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综上所述,冬季时,典型的冷却水补水方案存在较多缺陷,比如冷却水补水管道极易结冰,损坏管道并对机房散热造成威胁;采用管道电伴热对自来水加热时,消耗大量电能且效果较差,存在管道冻裂的风险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安全性低、耗能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安全性、节能的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一、出水口一、进水口二、出水口二,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换热器和阀体一,所述进水口一和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且其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器和出水口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进水口二和阀体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体一和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和出水口二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阀体一电连接。
[0008]进水口一与市政自来水管路相连接、出水口一与冷却塔相连接、进水口二与机房空调末端相连接、出水口二与冷水机组相连接。市政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为一路补水系统;市政水直接供水为另一路补水系统作为应急使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市政自来水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则控制阀体一打开,来自机房空调末端的高温冷冻水与来自市政管网或园区蓄水池的低温自来水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低温市政水经加热温度升
高后去往室外冷却塔;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则控制阀体一关闭,来自市政管网或园区蓄水池的低温自来水直接去往冷却塔为冷却水系统补水。通过这样设计很好地解决目前典型的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方案存在的缺陷,无需使用管道电伴热,可对冷却水补水加热,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有效防止冬季运行时冷却水补水管道的结冰,降低机房制冷系统故障的风险,提高了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的安全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箱体空腔,所述箱体空腔中固定有隔板一和隔板二,隔板一和隔板二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箱体空腔被两块隔板分隔成空腔一、空腔二和空腔三。通过对箱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分层设计,将同一路补水系统上的各个元器件排列在同一层,排列有序,防止元器件之间产生相互干涉,同时便于管路和线路的连接,也便于散热。
[0010]作为优选,所述空腔一内固定有阀体二,所述进水口一和阀体二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体二和出水口一通过管道连接。阀体二为手动蝶阀,平时为常闭阀,作为市政水旁通的管道附件。
[0011]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固定在隔板二上,所述换热器的顶部置于空腔二内且其上设置有换热器连接头一和换热器连接头二,所述空腔二内固定有阀体三和阀体四,所述进水口一和阀体三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体三和换热器连接头一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连接头二和阀体四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体四和出水口一通过管道连接。阀体三和阀体四均为手动蝶阀,平时均为常开阀,只有当换热器、管路检修时才关闭。市政水依次通过进水口一、阀体三和换热器连接头一流入换热器中,再依次从换热器连接头二、阀体四和出水口一流入冷却塔。
[0012]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一置于空腔三内,所述换热器的底部置于空腔三内且其上设置有换热器连接头三和换热器连接头四,所述阀体一和换热器连接头三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连接头四和出水口二通过管道连接。机房空调末端的高温冷冻水依次通过进水口二、阀体一和换热器连接头三流入换热器中,与市政水进行热交换,之后再依次从换热器连接头四和出水口二流入冷水机组。
[0013]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二的内部固定有电路板,所述阀体一为电控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和阀体一通过导线电连接。电路板上安装有与温度传感器相匹配的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作出判断,并控制阀体一的关闭和开启。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使用管道电伴热,可对冷却水补水加热,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有效防止冬季运行时冷却水补水管道的结冰,降低机房制冷系统故障的风险,提高了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3是各个零件间的系统连接图。
[0018]图中:1. 箱体,2. 进水口一,3. 进水口二,4. 出水口二,5. 出水口一,6. 空腔一,7. 隔板一,8. 空腔二,9. 隔板二,10. 空腔三,11. 阀体一,12. 电路板,13. 换热器
连接头三,14. 换热器,15. 换热器连接头四,16. 阀体四,17. 换热器连接头二,18. 换热器连接头一,19. 阀体二,20. 温度传感器,21. 阀体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

图3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一2、出水口一5、进水口二3、出水口二4,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换热器14和阀体一11,进水口一2和换热器14通过管道连接且其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换热器14和出水口一5通过管道连接,进水口二3和阀体一11通过管道连接,阀体一11和换热器14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14和出水口二4通过管道连接,温度传感器20和阀体一11电连接。
[0021]箱体1的内部设有箱体空腔,箱体空腔中固定有隔板一7和隔板二9,隔板一7和隔板二9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箱体空腔被两块隔板分隔成空腔一6、空腔二8和空腔三10。
[0022]空腔一6内固定有阀体二19,进水口一2和阀体二19通过管道连接,阀体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一(2)、出水口一(5)、进水口二(3)、出水口二(4),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换热器(14)和阀体一(11),所述进水口一(2)和换热器(14)通过管道连接且其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所述换热器(14)和出水口一(5)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进水口二(3)和阀体一(1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体一(11)和换热器(1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14)和出水口二(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0)和阀体一(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箱体空腔,所述箱体空腔中固定有隔板一(7)和隔板二(9),隔板一(7)和隔板二(9)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箱体空腔被两块隔板分隔成空腔一(6)、空腔二(8)和空腔三(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冬季冷却水系统补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空腔一(6)内固定有阀体二(19),所述进水口一(2)和阀体二(19)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体二(19)和出水口一(5)通过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飞金远吴晓明张国林韦天朋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吉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