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24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压力传感器及计量衡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包括压力测量组件和受力框架,受力框架设置于压力测量组件的上侧,压力测量组件包括:上承重壳体;下固定壳体,设置于上承重壳体的下侧,与上承重壳体之间有间隙;两只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上承重壳体和下固定壳体形成的容纳空腔内,压力传感器之间互相中心对称设置;PCB板,固定于下固定壳体上,设置于压力传感器下,压力传感器均与PCB板电连接;受力框架的一端中部固定于上承重壳体的上侧,另一端悬空设置。通过这种方式,传感器可获取投影区域以外的压力点的位置信息,降低了压力点与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从而实现缩小传感器分布位置的大小。布位置的大小。布位置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传感器及计量衡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压力轨迹测量的实现模式被称之为“四通道扫描技术”,在压力面的四个角落布置四只压力传感器,参见图1中的1、2、3、4这4点为压力传感器,这四个压力传感器必须分布在一个假想矩形的四个顶点。主PCBA分别扫描四只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1、F2、F3、F4,通过分别计算(F2+F3)/(F1+F2+F3+F4)和(F1+F2)/(F1+F2+F3+F4)来取得相对位置的横坐标值及纵坐标值,再通过与压力面(即四个传感器形成的矩形)长宽值分别乘这个比值即可还原出压力所在的轨迹点。
[0003]但是上述“四通道扫描技术”应用在下列场景中受到限制:
[0004]1.四个传感器必须放置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如果,四个传感器的摆放位置无规律,则无法根据上述方法计算位置。
[0005]2.当压力点位于四个特征点A、B、C、D构成的菱形区域,对轨迹点的推算精确有效。但当压力点位于四个传感器所构成的矩形区域之内且四个特征点A、B、C、D构成的菱形区域之外的范围时,位置点的推算精确性将大大降低。
[0006]3.无法还原压力点落在四个传感器构成的矩形区域之外的轨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以降低轨迹测量对传感器位置的要求,扩大轨迹测量的适用范围,减小压力模组的体积。r/>[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包括压力测量组件和受力框架,所述受力框架设置于所述压力测量组件的上侧,所述压力测量组件包括:上承重壳体;下固定壳体,设置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下侧,与所述上承重壳体之间有间隙;两只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上承重壳体和所述下固定壳体形成的容纳空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互相中心对称设置;PCB板,固定于所述下固定壳体上,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受力框架的一端中部固定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上侧,另一端悬空设置。
[001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设置有上承重壳体和下固定壳体,上承重壳体与下固定壳体之间无接触,在压力施加过程中因传感器或上承重壳体与下固定壳体之间结构的变形,避免二者之间任何潜在可能的接触,从而造成的传感器测量不准的情况。受力框架设置于上承重壳体的上侧,施加压力在受力框架上,通过传感器的输出值获取与预设点的力值偏差量,从而获得位置信息,确定压
力点。通过这种方式,传感器可获取投影区域以外的压力点的位置信息,降低了压力点与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从而能够做到缩小传感器分布位置的大小。
[0011]可选地,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凹槽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限位槽一。
[0012]可选地,所述下固定壳体的上表面分为平面段和两个突起段,所述突起段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突起段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槽二。
[0013]可选地,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侧壁下端包覆在所述下固定壳体的侧壁上端外部。
[0014]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上压力面和下固定面,所述上压力面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所述下固定面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端,所述上压力面与所述下固定面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不同侧。
[0015]可选地,所述上压力面与所述限位槽一的下表面贴合,所述下固定面与所述限位槽二的上表面贴合。
[0016]可选地,所述上承重壳体上包括四个扩展装配位和四个传感器装配孔,所述扩展装配位设置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扩展装配位贯穿设置有螺栓用以与所述受力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装配孔每两个一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凹槽内,所述传感器装配孔均贯穿设置有螺栓且固定所述上压力面。
[0017]可选地,所述下固定壳体上包括四个基座安装孔和四个传感器装配位,所述基座安装孔贯穿设置有螺栓用以将所述压力测量组件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传感器装配位与所述传感器装配孔交错设置,所述传感器装配孔均贯穿设置有螺栓且固定所述下固定面。
[0018]可选地,所述下固定壳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位,所述上承重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PCB板的两端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安装孔位、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内贯穿设置有螺栓。
[0019]可选地,所述受力框架为轴对称框架,所述受力框架的对称轴平行于所述两只压力传感器中点连线的中垂线。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将受力框架设置于上承重壳体的上侧,施加压力在受力框架上,通过传感器的输出值获取与预设点的力值偏差量,从而获得位置信息,确定压力点。通过这种方式,传感器可获取投影区域以外的压力点的位置信息,降低了压力点与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从而能够做到缩小传感器分布位置的大小。
[0022]2)采用两只传感器代替现有四只传感器的轨迹获取的方法,降低了传感器的设置数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3]3)受力框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大小调整,从而调节压力面的大小,提高了压力模组的结构的灵活性,便于适应应用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提供的四通道扫描技术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下固定壳体与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正视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承重壳体的俯视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下固定壳体的俯视图;
[0031]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测量组件与受力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坐标系建立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
上承重壳体;11

扩展装配位;12

传感器装配孔;13

安装孔;14

凹槽;141

限位槽一;2

下固定壳体;21

基座安装孔;22

传感器装配位;2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包括压力测量组件和受力框架,所述受力框架设置于所述压力测量组件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测量组件包括:上承重壳体;下固定壳体,设置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下侧,与所述上承重壳体之间有间隙;两只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上承重壳体和所述下固定壳体形成的容纳空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互相中心对称设置;PCB板,固定于所述下固定壳体上,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受力框架的一端中部固定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上侧,另一端悬空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凹槽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限位槽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壳体的上表面分为平面段和两个突起段,所述突起段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突起段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槽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重壳体的侧壁下端包覆在所述下固定壳体的侧壁上端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压力轨迹测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上压力面和下固定面,所述上压力面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所述下固定面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端,所述上压力面与所述下固定面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连君赖顺德董聪敏
申请(专利权)人: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