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19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8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设有容腔和缓冲层;监测组件,监测组件安装于容腔内,且监测组件贯穿容腔设有多个用于设置传感器的监测部,监测部具有弹性,且通过的弹性作用监测部可沿径向直线移动;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安装于基座的底部,并可深入地表土层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安装于基座上并分别与监测组件和固定组件电性连接,且控制器设有无线通讯部,用于监测组件的数据远程传输;通过固定组件将基座固定于埋设孔中,同时通过多个监测部的弹性作用使得多个监测部均弹性抵接于埋设孔的侧壁,并不受土层松动的影响,始终与稳固的土层抵接,进而提高多个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准确度,从而提高预警准确度。从而提高预警准确度。从而提高预警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
,具体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例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或水土流失等等,而地质灾害预警指的是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监测并获取各种诱发地质灾害活动的因素的动态变化的数据,且一次为基础进行判断和预警,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0003]传统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基本属于埋设型设备,即将多种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及传感器埋设入地表土层中,以获取各种诱发地质灾害活动的数据,且传统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需挖去较深的埋设孔进行安装固定,易破坏埋设孔周围的土层结构,并导致埋设孔周围的土层松动,造成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及传感器周围的土层松动且无法与仪器及传感器紧密抵接,例如需和土层紧密抵接的振动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声波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等,进而导致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测量的数据准确度降低,从而造成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度降低。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可提高预警准确度。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容腔和缓冲层;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监测组件贯穿所述容腔设有多个用于设置传感器的监测部,所述监测部具有弹性,且通过的弹性作用所述监测部可沿径向直线移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底部,并可深入地表土层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分别与所述监测组件和固定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设有无线通讯部,用于监测组件的数据远程传输。
[0010]优选地,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驱动部和多个传动部;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容腔内,并分别于多个所述传动部驱动连接;多个所述传动部均安装于所述容腔内,并分别于多个所述监测部驱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监测部包括弹簧、挡板和传感部,所述容腔的侧壁设有接通容腔的安装孔;所述弹簧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容腔内与所述传动部驱动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传感部连接,并且所述传感部可放置多个传感器。
[0012]优选地,所述监测部还包括限位筒,所述安装孔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筒的一端与所述挡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位筒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入所述滑槽内设置,并且所述限位筒套设于所述弹簧外围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挡板为弧形设计。
[0014]优选地,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且其表面设有螺纹,且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螺纹连接并内设有滚珠,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中心,并可伸入埋设孔的底部地表土层设置;所述固定柱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柱呈环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并可伸入埋设孔的外围地表土层设置,且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
[0016]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钻头和电机,所述驱动部内部中空设计;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部内;所述钻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底部且其表面设有螺纹,所述钻头的一端伸入所述驱动部内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铁球,所述钻头可拆卸设计,且所述钻头内部中空设计,所述铁球可转动地悬挂于所述钻头内。
[0018]优选地,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用于太阳能供电,且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设有容腔和缓冲层;监测组件,监测组件安装于容腔内,且监测组件贯穿容腔设有多个用于设置传感器的监测部,监测部具有弹性,且通过的弹性作用监测部可沿径向直线移动;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安装于基座的底部,并可深入地表土层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安装于基座上并分别与监测组件和固定组件电性连接,且控制器设有无线通讯部,用于监测组件的数据远程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基于多传感器的通过固定组件将基座固定于埋设孔中,同时通过多个监测部的弹性作用使得多个监测部均弹性抵接于埋设孔的侧壁,并不受土层松动的影响,始终与稳固的土层抵接,进而提高多个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准确度,从而提高预警准确度;此外,还通过缓冲层的设置,使得基座通过缓冲作用减少由于外界碰撞而产生的振动的传递,避免导致基座内部的监测部振动而造成监测数据不准,并避免导致预警的准确度降低。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监测部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监测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限位筒和滑槽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监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基座、10容腔、100安装孔、100a滑槽、11缓冲层、2监测组件、20监测部、200弹簧、201挡板、202传感部、203限位筒、21驱动部、22传动部、220第一传动件、221第二传动件、3固定组件、30固定机构、300钻头、301电机、302铁球、31固定柱、4控制器、5供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参阅附图1

附图9,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设有容腔10和缓冲层11;监测组件2,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设有容腔(10)和缓冲层(11);监测组件(2),所述监测组件(2)安装于所述容腔(10)内,且所述监测组件(2)贯穿所述容腔(10)设有多个用于设置传感器的监测部(20),所述监测部(20)具有弹性,且通过的弹性作用所述监测部(20)可沿径向直线移动;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并可深入地表土层设置;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并分别与所述监测组件(2)和固定组件(3)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器(4)设有无线通讯部,用于监测组件(2)的数据远程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2)还包括驱动部(21)和多个传动部(22);所述驱动部(21)安装于所述容腔(10)内,并分别于多个所述传动部(22)驱动连接;多个所述传动部(22)均安装于所述容腔(10)内,并分别于多个所述监测部(20)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20)包括弹簧(200)、挡板(201)和传感部(202),所述容腔(10)的侧壁设有接通容腔(10)的安装孔(100);所述弹簧(200)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00)内,并且所述弹簧(200)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容腔(10)内与所述传动部(22)驱动连接;所述挡板(201)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200)连接,所述挡板(201)的第二端与所述传感部(202)连接,并且所述传感部(202)可放置多个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质灾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20)还包括限位筒(203),所述安装孔(100)的侧壁设有滑槽(100a);所述限位筒(203)的一端与所述挡板(2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位筒(203)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伸入所述滑槽(100a)内设置,并且所述限位筒(203)套设于所述弹簧(200)外围设置。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聪洪培隆杨思强林启峰张佳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堆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