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74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纤传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包括顺次连接的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光纤SPR微流芯片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其中,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由三芯光纤一端面经过多次放电熔球,再端面研磨制成,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分别焊接于光纤SPR微流芯片两侧,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经放电加热熔融,再施加推力成球,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可以方便的控制全反射角,以改变SPR共振波长的工作范围,实现大检测范围检测。检测范围检测。检测范围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


[0001]本技术属于光纤传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 微流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化学和生物分析物反应等检测。SPR的机理为:当入射光的角度或波长满足某一特定值时,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转换成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能量,反射光能量突然下降,在反射谱上出现共振吸收峰,此时入射角的角度或波长称为SPR共振角度或共振波长,通过准确测量此共振角或共振波长变化,即可得到金属薄膜表面侧物质的折射率变化,而共振角(波长)对金属侧面物质的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光纤SPR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折射率测量灵敏度。
[0003]微流控技术是在微器件和材料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包括医药学、环境保护、生化技术等众多的领域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微流控技术 (Microfluidics)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这种微流控系统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1)、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2)、光纤SPR微流芯片(3)和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4);其中,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1)和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2)由同一根三芯光纤加工而成,该三芯光纤包括上边芯、中间芯和下边芯,三芯光纤一端面经放电熔球和端面研磨至半球形成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1),该端面与三芯光纤走向垂直;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SPR传感区(2)位于三芯光纤的非端面部位,包括下边芯裸露的半球体三芯光纤部(2

1)及包覆在下边芯裸露一侧平面的金属膜;所述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4)由球状塑料包层光纤纤芯(4

1)和包覆在球状纤芯表面的环形金膜(4

2)组成;所述光纤SPR微流芯片(3)由π形的四通管道(3

1)、横截面为D形的D形光纤SPR传感区(3

2)以及由四通管道(3

1)内壁和D形光纤SPR传感区(3

2)形成的腔体(3

3)组成,所述腔体(3

3)的侧边两支管用以连接待测液体的管路,所述D形光纤SPR传感区(3

2)由少模单芯光纤打磨至纤芯(3
‑2‑
1)裸露,并在该裸露一侧平面包覆有金属膜,所述D形光纤SPR传感区(3

2)一端与三芯光纤另一端正对熔接,D形光纤SPR传感区(3

2)的另一端与球状塑料包层光纤SPR传感区(4)正对熔接,两熔接部位封装入四通管道(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检测范围多通道光纤SPR微流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光纤SPR微流芯片的光路传播满足以下条件:当光信号从所述半球体三芯光纤端面区(1)的上边芯入射时,光信号经由上边芯传输到腔体(3

3)的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吴萍胡江西赵晓玲李玲玲刘春兰苏于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