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02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包括MCU、差分输入模块、传感器、高速输出模块、基准电压模块、485通讯模块、控制模块、联动平台、远端设备、操控设备、232通讯模块、摄像头和显示端;所述传感器与差分输入模块连接,差分输入模块与MCU连接;所述高速输出模块、基准电压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MUC连接;所述联动台设置有两处485通讯模块,其中一处485通讯模块与MCU以及高速输出模块连接,并且该485通讯模块与联动平台连接,所述联动平台通过另一处485通讯模块与远端设备连接;所述联动台设置有两处232通讯模块,其中一处232通讯模块与摄像头和MCU连接,另一处232通讯模块与显示端和远端设备连接;所述操控设备与远端设备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线上平台的搭建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发的常见,人们可以通过电子产品进行更为快捷方便的生活;当然,在工作当中也可以通过电子产品对工作内容起到一定的帮助;譬如在塔吊这类高空作业环境中,安全更是尤为重要,但是在高空当中的影响安全的因素需要考虑到塔吊的风速、力矩、重量值、高度、塔身垂直度、起重臂倾角、电控柜温湿度、操控人员的情况以及塔吊下方的情况等等,都是整个塔吊工作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仅依靠操作者的经验显然无法全部顾及,并且需要杜绝再高空作业的操控人员进行违规操作或者是危险操作;而且由于是高空作业,相关负责人无法关注到操作人员的所有操作,因此更无法在操作人员进行违规操作或者是危险操作时及时制止。
[0003]如果操作人员通过相关数据以及实时传送的视频为参考条件,进行远端操控即可大大减小塔吊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并且为塔吊的结构减少了控制室,从而降低塔吊的整体重量;将塔吊的控制该为远端控制更可以可大幅度的提升操作人员所在作业环境的舒适性;并且在塔吊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该联动台内部的各种数据结合快速判断塔吊故障的所在,快速的进行排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低成本、可远程操控的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包括MCU、差分输入模块、传感器、高速输出模块、基准电压模块、485通讯模块、控制模块、联动平台、远端设备、操控设备、232通讯模块、摄像头和显示端;所述传感器与差分输入模块连接,差分输入模块与MCU连接;所述高速输出模块、基准电压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MUC连接;所述联动台设置有两处485通讯模块,其中一处485通讯模块与MCU以及高速输出模块连接,并且该485通讯模块与联动平台连接,所述联动平台通过另一处485通讯模块与远端设备连接;所述联动台设置有两处232通讯模块,其中一处232通讯模块与摄像头和MCU连接,另一处232通讯模块与显示端和远端设备连接;所述操控设备与远端设备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差分输入模块为包括线路EA和线路EB;线路EA包括E_A+、E_A

和EA,其中EA通过E_A+和E_A

与传感器连接,线路EA通过EA与MCU进行连接;线路EB包括E_B+、E_B

和EB,其中E_B+和E_B

与传感器连接,线路EB通过EB与MCU进行连接;
[0008]所述线路EA包括肖特基二级管D59、倒相放大器U36、电阻R350、电阻R351、电阻R352、电阻R353、电阻R354、电阻R355、电容C227、电容C228、电容C229、电容C230、电容C331
和光电耦合器ISO15;
[0009]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5的1号引脚与电容C228的2号端、电阻R352的1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59的3号端和电阻R351的2号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5的2号引脚与电容C228的1号端、电阻R352的2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59的2号端和电阻R355的2号端连接;其中电阻R351的1号端与E_A+连接,电阻R355的1号端与E_A

连接;
[0010]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5的5号引脚与电阻R350的2号端和电容C227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三者之间设置有接入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5的3号引脚和4号引脚与电阻R350的1号端、电容C227的1号端连接、电阻R353的1号端以及电容C331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间设置有接地;
[0011]所述倒相放大器U36的A端与电阻R353的2号端和电容C331的1号端连接;倒相放大器U36的VCC端与电容C229的2端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入电源;倒相放大器U36的GND端与电容C229的1端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地;倒相放大器U36的Y端与电阻R354的1端连接;
[0012]电阻R354的2端与电容C230的1端连接,电容C230的2端接地;并且电阻R354的2端与电容C230的1端与EA连接。
[0013]所述线路EB包括肖特基二级管D60、倒相放大器U37、电阻R356、电阻R357、电阻R358、电阻R359、电阻R360、电阻R364、电容C231、电容C232、电容C233、电容C234和光电耦合器ISO16;
[0014]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6的1号引脚与电容C232的2号端、电阻R358的1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60的3号端和电阻R357的2号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6的2号引脚与电容C232的1号端、电阻R358的2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60的2号端和电阻R364的2号端连接;其中电阻R357的1号端与E_B+连接,电阻R364的1号端与E_B

连接;
[0015]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6的5号引脚与电阻R356的2号端和电容C231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三者之间设置有接入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6的3号引脚和4号引脚与电阻R356的1号端、电容C231的1号端连接、电阻R359的1号端以及电容C233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间设置有接地;
[0016]所述倒相放大器U37的1号端与电阻R359的2号端和电容C233的1号端连接;倒相放大器U37的2号端与电阻R360的1端连接;电阻R360的2端与电容C234的1端连接,电容C234的2端接地;并且电阻R360的2端与电容C234的1端与EB连接。
[0017]进一步的,高速输出模块包括PA_O和OUT_A,高速输出模块通过PA_O与MCU连接,高速输出模块通过OUT_A与485通讯模块连接;
[0018]高速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319、电阻R320、电阻R325、电阻R327、电阻R328、电阻R330、电阻R331、电容C213、电容C214、电容C216、稳压二级管D56、NPN型三极管Q16、三极管Q19、光电耦合器ISO12和倒相放大器U35;
[0019]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2的1号引脚与电阻R319的2号端和电阻R325的1号端连接,电阻R319的1号端与接入电源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2的2号引脚与电阻R325的2号端和NPN型三极管Q16的3号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6的1号端与电阻R330的2号端、电阻R331的1号端以及电容C216的2号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6的2号端与电阻R331的2号端连接,并且其两者接地;电阻R330的1号端和电容C216的1号连接,并且其两者与PA_O连接;
[0020]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2的5号引脚与电阻R320的1号端连接,并且其两者之间设置有接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差分输入模块、传感器、高速输出模块、基准电压模块、485通讯模块、控制模块、联动平台、远端设备、操控设备、232通讯模块、摄像头和显示端;所述传感器与差分输入模块连接,差分输入模块与MCU连接;所述高速输出模块、基准电压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MCU连接;所述联动台设置有两处485通讯模块,其中一处485通讯模块与MCU以及高速输出模块连接,并且该485通讯模块与联动平台连接,所述联动平台通过另一处485通讯模块与远端设备连接;所述联动台设置有两处232通讯模块,其中一处232通讯模块与摄像头和MCU连接,另一处232通讯模块与显示端和远端设备连接;所述操控设备与远端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输入模块为包括线路EA和线路EB;线路EA包括E_A+、E_A

和EA,其中EA通过E_A+和E_A

与传感器连接,线路EA通过EA与MCU进行连接;线路EB包括E_B+、E_B

和EB,其中E_B+和E_B

与传感器连接,线路EB通过EB与MCU进行连接;所述线路EA包括肖特基二级管D59、倒相放大器U36、电阻R350、电阻R351、电阻R352、电阻R353、电阻R354、电阻R355、电容C227、电容C228、电容C229、电容C230、电容C331和光电耦合器ISO15;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5的1号引脚与电容C228的2号端、电阻R352的1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59的3号端和电阻R351的2 号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5的2号引脚与电容C228的1号端、电阻R352的2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59的2号端和电阻R355的2号端连接;其中电阻R351的1号端与E_A+连接,电阻R355的1号端与E_A

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5的5号引脚与电阻R350的2号端和电容C227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三者之间设置有接入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5的3号引脚和4号引脚与电阻R350的1号端、电容C227的1号端连接、电阻R353的1号端以及电容C331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间设置有接地;所述倒相放大器U36的A端与电阻R353的2号端和电容C331的1号端连接;倒相放大器U36的VCC端与电容C229的2端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入电源;倒相放大器U36的GND端与电容C229的1端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还设置有接地;倒相放大器U36的Y端与电阻R354的1端连接;电阻R354的2端与电容C230的1端连接,电容C230的2端接地;并且电阻R354的2端与电容C230的1端与EA连接;所述线路EB包括肖特基二级管D60、倒相放大器U37、电阻R356、电阻R357、电阻R358、电阻R359、电阻R360、电阻R364、电容C231、电容C232、电容C233、电容C234和光电耦合器ISO16;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6的1号引脚与电容C232的2号端、电阻R358的1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60的3号端和电阻R357的2号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6的2号引脚与电容C232的1号端、电阻R358的2号端、肖特基二级管D60的2号端和电阻R364的2号端连接;其中电阻R357的1号端与E_B+连接,电阻R364的1号端与E_B

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6的5号引脚与电阻R356的2号端和电容C231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三者之间设置有接入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6的3号引脚和4号引脚与电阻R356的1号端、电容C231的1号端连接、电阻R359的1号端以及电容C233的2号端连接,并且在其六者之
间设置有接地;所述倒相放大器U37的1号端与电阻R359的2号端和电容C233的1号端连接;倒相放大器U37的2号端与电阻R360的1端连接;电阻R360的2端与电容C234的1端连接,电容C234的2端接地;并且电阻R360的2端与电容C234的1端与EB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速输出模块包括PA_O和OUT_A,高速输出模块通过PA_O与MCU连接,高速输出模块通过OUT_A与485通讯模块连接;高速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319、电阻R320、电阻R325、电阻R327、电阻R328、电阻R330、电阻R331、电容C213、电容C214、电容C216、稳压二级管D56、NPN型三极管Q16、三极管Q19、光电耦合器ISO12和倒相放大器U35;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2的1号引脚与电阻R319的2号端和电阻R325的1号端连接,电阻R319的1号端与接入电源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2的2号引脚与电阻R325的2号端和NPN型三极管Q16的3号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6的1号端与电阻R330的2号端、电阻R331的1号端以及电容C216的2号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6的2号端与电阻R331的2号端连接,并且其两者接地;电阻R330的1号端和电容C216的1号连接,并且其两者与PA_O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2的5号引脚与电阻R320的1号端连接,并且其两者之间设置有接入电源;光电耦合器ISO12的4号引脚与电阻R320的2号端和倒相放大器U35的A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2的3号引脚接地;倒相放大器U35的Y端与电阻R327的1号端连接,电阻R327的1号端与三极管Q19的1号端和电阻R328的1号端连接;三极管Q19的3号端与电阻R328的2号端、稳压二级管D56的2号端和电容C213的2号端连接,并且其四者之间设置有接地;三极管Q19的4号端与稳压二级管D56的1号端和电容C213的1号端,并且其三者与OUT_A连接;电容C214的1号端与接入电源连接,其2号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基准电压模块包括线路1和线路2;线路1包括Ref1,线路2包括Ref2;其中Ref1和Ref2与MCU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模块还包括电阻R104、电阻R272、电容C47、电容C184和电容C185;所述线路1包括运算放大器U53、电阻R100、电阻R101、电阻R106、电容C50和双向触发二级管D30;所述运算放大器U53的1号端与电阻R101的1号端和电容C50的2号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53的2号端与电容C50的1号端和电阻R106的1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53的3号端与电阻R104的2号端和电阻R272的2号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53的4号端与接入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U53的8号端与接入电源连接;电阻R106的2号端与电阻R101的2号端和电阻R100的1号端连接;电阻R100的2号端与双向触发二级管D30;的3号端连接,并且其两者与Ref1连接;双向触发二级管D30的1号端接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禹门陈中革叶贤送卢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港起重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