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穴鱼类产卵地及习性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96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洞穴鱼类产卵地及习性观测装置,包括安装箱,安装箱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安装箱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无线传输单元、PLC控制单元和分析单元,安装箱其中一角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文仪,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单元,且安装板与安装箱之间转动连接,摄像单元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沿伺服电机的中心位置呈度设置,水文仪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箱的上表面,且水文仪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水流导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观测洞穴鱼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使用稳定性较高,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穴鱼类产卵地及习性观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观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洞穴鱼类产卵地及习性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洞穴鱼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在黑暗的洞穴或地下水环境中完成的种类,一般包括典型洞穴鱼类和非典型洞穴鱼类。我国典型洞穴鱼类主要集中在鲤形目(Cypriniformes)和鲇形目(Siluriformes),其中鲤形目鲤科(Cyprinidae)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的种类最多。洞穴鱼体长一般在3cm~10cm之间,由于生活在黑暗的洞穴或地下水环境中,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适应性特征,如眼小或退化,身体色素减少甚至消失,感觉器官(触须等)发达。如荔波盲条鳅,夜晚在考察的水体中,呈纯白色透明状,活体在灯光下身体透明如玉,内脏和血管清晰可见。洞穴鱼类历经了漫长的演化历程,加之独特而又封闭的洞穴环境,并因为洞穴的大量开发,影响其生长环境,它们的数量也极为稀少,所以每种洞穴鱼都弥足珍贵,保护工作具有急迫性,针对保护工作中的观测过程来说,在观测洞穴鱼生长环境的过程中,会出现干扰洞穴鱼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穴鱼类产卵地及习性观测装置,包括安装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4)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6),且所述安装箱(4)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无线传输单元(9)、PLC控制单元(10)和分析单元(11),所述安装箱(4)其中一角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文仪(13),所述伺服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单元(17),且所述安装板(15)与安装箱(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摄像单元(1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4),所述摄像头(14)沿伺服电机(16)的中心位置呈360度设置,所述水文仪(13)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箱(4)的上表面,且所述水文仪(13)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水流导向块(1),所述伺服电机(16)、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无线传输单元(9)、PLC控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承香张思强杜维锋晏翰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