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91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包括混凝土U形渡槽,所述混凝土U形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改变水体流态的犁铧型导流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U形渡槽的内壁上设置犁铧型导流叶片,利用U形渡槽中的水体动能,在U形渡槽内的适当部位聚集能量,改变水体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使得U形渡槽内流动的水体处于湍流状态,阻止水体中悬浮的泥沙沉积,进而还使得泥沙远离U形渡槽的底部,基本达到U形渡槽内泥沙沉积率在5%以下的目标,实现U形渡槽长期、连续、稳定输水。稳定输水。稳定输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中长距离输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

技术介绍

[0002]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多泥沙输水工程(如扬黄工程)在投入运行后均存在泥沙沉积问题,当泥沙沉积严重时会导致输水渡槽水位偏高,严重威胁输水渡槽行水安全,影响输水工程的安全长周期稳定运行。对于人工修筑的敞口渡槽,其泥沙沉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沿线风沙在渡槽内的沉降,另一方面是输送水体自带泥沙的沉积。当泥沙严重沉积时会致使渡槽内水位偏高,会加重渡槽基础设施的荷载,严重威胁渡槽行水安全,给工程安全运行和管理带来严重隐患。目前多采取定期停水清淤的泥沙治理方法,基本上是每年一次清淤,投入劳动力和物资费用较高;另外一种是减少渡槽供水流量,以缩小工程供水规模为代价换取保障运行工程安全,直至输水渡槽中泥沙沉积致使不能容忍的地步,再进行停水集中清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调节水流状态的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具体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包括混凝土U形渡槽,所述混凝土U形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改变水体流态的犁铧型导流叶片。
[0005]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成组设置并沿水流方向顺次排列,同组的犁铧型导流叶片间隔排列在混凝土U形渡槽的横截面上,每个犁铧型导流叶片的根部贴附设置在混凝土U形渡槽的内壁上,其迎水面则为与混凝土U形渡槽轴线斜交的弧形凹面结构。
[0006]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每组为三个,包括位于混凝土U形渡槽底部的第一犁铧型导流叶片和位于混凝土U形渡槽侧上方的第二犁铧型导流叶片、第三犁铧型导流叶片,所述第一犁铧型导流叶片、第二犁铧型导流叶片和第三犁铧型导流叶片与混凝土U形渡槽的轴线倾角一致,均呈20

25
°
夹角设置。
[0007]所述第二犁铧型导流叶片和第三犁铧型导流叶片对称设置,其与第一犁铧型导流叶片所在的竖直半径均呈45
°
夹角。
[0008]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结构相同,均由圆台侧壁裁片制得,所述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下底面半径:高=1:3:15,且犁铧型导流叶片的短圆弧两端点间距:长圆弧两端点间距=1:4。
[0009]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为厚度5

8mm的不锈钢片,其短圆弧两端点和长圆弧底部端点的所在面与混凝土U形渡槽内圆周圆弧法线平行。
[0010]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的短圆弧和长圆弧顶部端点处为钝化圆角结构。
[0011]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通过设备埋件与混凝土U形渡槽相连。
[0012]所述设备埋件由基板和焊接在其上的把筋组成,所述基板为矩形不锈钢板,所述
把筋为尾部带有内弯钩的门型螺纹钢,把筋通过贴角焊方式与基板相连。
[0013]所述基板与犁铧型导流叶片逐一对应,每个基板上则沿纵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把筋。
[0014]研究表明,水体在U形渡槽中的流速不同,而泥沙的运动是依赖于水体相对较大的流速而动,即泥沙需达到临界流速方可起动,当水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泥沙又会落淤沉积,可见泥沙运动依赖的是相对大流速的区间,泥沙沉积依赖的是相对小流速的区间。U形渡槽中的水体按照流速大小可分为层流、过渡流和湍流三种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继续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通常情况下,U形渡槽底部的泥沙需达到临界流速即湍流条件下方可起动运动,当流速小于临界流速即湍流条件下泥沙又会沉积下落。
[0015]因此,本技术通过在U形渡槽的内壁上设置犁铧型导流叶片,利用U形渡槽中的水体动能,在U形渡槽内的适当部位聚集能量,改变水体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使得U形渡槽内流动的水体处于湍流状态,阻止水体中悬浮的泥沙沉积,进而还使得泥沙远离U形渡槽的底部,基本达到U形渡槽内泥沙沉积率在5%以下的目标,实现U形渡槽长期、连续、稳定输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犁铧型导流叶片的下料制作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中犁铧型导流叶片的成品图。
[0020]图5是图1中设备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的I

I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3]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包括混凝土U形渡槽1,混凝土U形渡槽1的内壁上安装有用于改变水体流态的犁铧型导流叶片2,每个犁铧型导流叶片2均具有弧形凹面结构的迎水面。
[0024]具体地,上述犁铧型导流叶片2通过设备埋件3与U形渡槽焊接相连。如图5、6所示,设备埋件3由矩形不锈钢板基板301和多个把筋302组成。基板301的长度为300mm的整数倍,宽度为300~500mm;把筋302采用普通螺纹钢弯折成门型结构,并在尾部制作两个内弯钩,用于加强其与U形渡槽混凝土衬砌层内独立基础的连接。把筋302的中部采用贴角焊方式与基板301连接,相邻把筋302的纵向间距为300mm,两端的把筋302与基板301端头的距离为150mm。设备埋件3制作好后像一条蜈蚣虫。
[0025]犁铧型导流叶片2为犁铧型结构,其由圆台侧壁裁片弯曲制成。上述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下底面半径:高=1:3:15,且犁铧型导流叶片的短圆弧两端点间距:长圆弧两端点间距
=1:4。具体地,如图3、4所示,采用厚度5

8mm的304不锈钢片卷制成小头半径为r、大头半径为3r、高度为15r的圆台,取圆台任意轴截面与圆台侧壁的相交线DC,在圆台小头圆周上取点A,使得线段AC=h,在圆台大头圆周上取点B,使得线段BD=4h,然后截取A、B、D、C四点形成的曲面作为犁铧型导流叶片2,并打磨A点和C点使得外形钝化圆润。在对犁铧型导流叶片2进行焊接安装之前,还需要将圆台侧壁裁片的AB边和CD边进行弧化弯曲处理,以便使犁铧型导流叶片2的根部与混凝土U形渡槽1内壁的设备埋件3紧密贴附。犁铧型导流叶片2与设备埋件焊接时,应与设备埋件3的基板301逐一对应,并保持A、B、C三点形成的平面与混凝土U形渡槽1的内圆周圆弧法线相互平行。
[0026]上述犁铧型导流叶片2分组设置并沿水流方向顺次排列,且犁铧型导流叶片2通过贴角焊方式与设备埋件3的基板301逐一连接,因此在浇筑混凝土U形渡槽1时,即按犁铧型导流叶片2的预设位置安装各个设备埋件3。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U形渡槽,所述混凝土U形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改变水体流态的犁铧型导流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成组设置并沿水流方向顺次排列,同组的犁铧型导流叶片间隔排列在混凝土U形渡槽的横截面上,每个犁铧型导流叶片的根部贴附设置在混凝土U形渡槽的内壁上,其迎水面则为与混凝土U形渡槽轴线斜交的弧形凹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型导流叶片每组为三个,包括位于混凝土U形渡槽底部的第一犁铧型导流叶片和位于混凝土U形渡槽侧上方的第二犁铧型导流叶片、第三犁铧型导流叶片,所述第一犁铧型导流叶片、第二犁铧型导流叶片和第三犁铧型导流叶片与混凝土U形渡槽的轴线倾角一致,均呈20

25
°
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沉积的U形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犁铧型导流叶片和第三犁铧型导流叶片对称设置,其与第一犁铧型导流叶片所在的竖直半径均呈45
°
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辉余新溟付海水李刚刘源刘润泽杨晓龙陈方旎张建明王浩张亚辉闫观清祁鹏齐宁波石公瑾孙家宝赵恺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