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81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该消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零序电压采集电路、谐振驱动电路和谐振控制电路;该消谐系统基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实现消谐功能,将本方案的电路集成于小电流装置,即可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和消谐的结合。通过CPU分析后控制大功率电阻短时、多次串入PT开口三角形绕组两端,有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如将本系统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无须单独配置二次消谐装置,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自动化产品
,尤其提供了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用于消除系统运行或单相接地引发的谐振。

技术介绍

[0002]6~35kV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由于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电感与线路对地电容的匹配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出现相对地电压不稳定,造成电压互感器(以下称PT)高压保险丝熔断,严重时会导致PT烧毁,继而引发其它事故,直接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0003]传统的解决办法分一次消谐和二次消谐。一次消谐是在PT一次性点接入一种非线性电阻消谐阻尼器,其体积大,户外安装,易损坏;二次消谐是在PT开口三角形绕组两端并接一个电阻,从理论上讲对频率越低的铁磁谐振阻值应取得越小,但太小的电阻并在PT开口三角上会影响其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PT烧毁。另外因为铁磁谐振的频率往往不是单一的,所以这种方法就难于消除所有频率的谐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基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实现消谐功能,将本技术的电路集成于小电流装置,即可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和消谐的结合。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所述消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零序电压采集电路、谐振驱动电路和谐振控制电路;
[0007]所述零序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引脚1和引脚2分别连接到PT开口三角形绕组的U0和U0N端,输入信号经过微型精密电压变换器后输出,然后经过RC滤波采样单元,电压变换器的输出端结点4和结点6之间并联TVS瞬变管,RC滤波采样电路输出端结点9连接到CPU,RC滤波采样电路输出端结点10连接到地;CPU的输入信号经运算后根据逻辑控制DO+、DO

信号输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其中一端连接到CPU的输出信号DO+,DO+经过限流电阻R108之后串联发光二极管D1,然后再串联发光二极管D2,最后连接到CPU的输出信号DO

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到PT开口三角形绕组输出端U0,并联电阻R1和R2一端连接到U0端,并联电阻R1和R2的一另端连接到结点11;电阻R3和电容C107串联后连接到结点11和结点12之间,结点12最后连接到PT开口三角形绕组输出端U0N;
[0010]结点13和光耦MOC3083

1的引脚16之间连接电阻R4;双向晶闸管T1的一端连接到结点13,双向晶闸管T1的另一端连接到结点17;结点17和光耦MOC3083

1的引脚15之间连接电阻R5;双向晶闸管T1的门连接到光耦MOC3083

1的引脚15;
[0011]结点14和光耦MOC3083

2的引脚19之间连接电阻R6;双向晶闸管T2的一端连接到
结点14,双向晶闸管T2的另一端连接到结点20;结点20和光耦MOC3083

2的引脚18之间连接电阻R7;双向晶闸管T2的门连接到光耦MOC3083

2的引脚18。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通过CPU分析后控制大功率电阻短时、多次串入PT开口三角形绕组两端,有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
[0014]2.如将本系统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无须单独配置二次消谐装置,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零序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谐振驱动电路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谐振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0020]所述的零序电压信号采集,其输入端连接到PT开口三角形绕组U0端和U0N端,输入信号经过微型电压变换器后将电压信号变换为适合CPU处理的小信号,电压变换器的输出端并联TVS阻止高电压干扰信号进入二次回路,电压变换器的输出信号经RC滤波采样单元后变换为数字信号由CPU进行处理,最后根据消谐逻辑控制输出DO+、DO

信号。
[0021]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连接到CPU的输出信号DO+端和DO

端。DO+和DO

之间串联电阻R108用于限制通过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的电流。当检测到零序电压具有谐振特征时,CPU发出指令控制DO+和DO

导通,驱动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短时、多次导通,进而分别驱动谐振控制电路中的两个光耦MOC3083

1和MOC3083

2导通。
[0022]所述的谐振控制电路,电阻R4用于限制双向可控硅T1门极施加的电流信号,当U0端和U0N端电压由负变正时,如果光耦MOC3083

1导通,双向可控硅T1的门极将施加信号导通;电阻R5也用于限制双向可控硅T1门极施加的电流信号,当U0和U0N端电压由正变负时,如果光耦MOC3083

1导通,双向可控硅T1的门极将施加信号导通。
[0023]所述的谐振控制电路,电阻R6用于限制双向可控硅T2门极施加的电流信号,当U0端和U0N端电压由负变正时,如果光耦MOC3083

2导通,双向可控硅T2的门极将施加信号导通;电阻R7也用于限制双向可控硅T1门极施加的电流信号,当U0和U0N端电压由正变负时,如果光耦MOC3083

2导通,双向可控硅T2的门极将施加信号导通。
[0024]当双向可控硅T1、T2导通时,两个并联的大功率电阻R1和R2串入PT开口三角形绕组两端。两个并联的大功率电阻起到限流和二次消谐的作用,双向可控硅T1、T2起到分流作用。
[0025]串联的电阻R3和电容C107,用于吸收双向可控硅T1、T2上高频电压干扰信号。
[002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局部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包含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零序电压采集电路、谐振驱动电路和谐振控制电路;所述零序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引脚1和引脚2分别连接到PT开口三角形绕组的U0和U0N端,输入信号经过微型精密电压变换器后输出,然后经过RC滤波采样单元,电压变换器的输出端结点4和结点6之间并联TVS瞬变管,RC滤波采样电路输出端结点9连接到CPU,RC滤波采样电路输出端结点10连接到地;CPU的输入信号经运算后根据逻辑控制DO+、DO

信号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其中一端连接到CPU的输出信号DO+,DO+经过限流电阻R108之后串联发光二极管D1,然后再串联发光二极管D2,最后连接到CPU的输出信号DO

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集成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消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到PT开口三角形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文郭琴宋文晋张鹏斌穆建华李录涛马英杰马立乾张喜麟王宝锋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