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979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包括:压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送风管路和排风管路;其中,压差采集模块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采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并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发送到控制模块;送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送风支路,每个送风支路上均设置有送风变风量阀和送风量采集模块,送风变风量阀和送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排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排风支路,每个排风支路上均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和排风量采集模块,排风变风量阀和排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气压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菌隔离器是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经专门设计制造,用于医药保健产品及需要更高级别的环境控制防护的屏障装置。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不同环境级别间需要保持的相对压差。通过控制送风风量和排风风量来保持所需要的房间压差设定点,从而确保与相邻区域所需的正负压差。
[0003]目前,国内外无菌隔离器的压差要求都比较高,一般为
±
2Pa。隔离器腔体体积一般都比较小,一个腔体体积大部分在10m3以内。这样系统压力非常敏感,风量稍微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压力波动,从而出现串扰,导致系统压差失调。
[0004]目前隔离器压差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压差控制,设定一个固定的送风风机频率,通过PID控制调整排风风机频率实现压力稳定,这个方法在洁净室等面接较大的房间压力控制非常有用。但是由于隔离器腔体小,压力波动敏感,同时腔体之间容易出现串扰,压力控制就经常会出现反复波动、失调的情况。隔离器一般有多个腔体,相邻腔体之间通过鼠洞孔相连,相邻腔体之间压差变化会引起串扰,从而导致系统压差梯度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包括:压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送风管路和排风管路;其中,
[0007]所述压差采集模块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采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并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0008]所述送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送风支路,每个所述送风支路上均设置有送风变风量阀和送风量采集模块,所述送风变风量阀和送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09]所述排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排风支路,每个所述排风支路上均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和排风量采集模块,所述排风变风量阀和排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压差采集模块为压差变送器。
[0011]进一步,所述送风量采集模块为风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送风支路的送风量。
[0012]进一步,所述排风量采集模块为风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排风支路的排风量。
[0013]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为PID控制器。
[0014]进一步,所述PID控制器的型号为DXR2.E17CX。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6]本申请的压差控制系统,在每个隔离器腔体的漏风量确定的情况下,PID控制器实时监测送风量、排风量和腔体压力,在稳定工作时采用压力控制维持压力稳定,出现较大压力波动或者腔体工作模式发生变化时采用余风量控制对压力进行快速调整和跟踪,腔体余风量与压力存在一个固定的关系,通过对余风量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压力的控制,排除了相邻腔体间压力的串扰,简化了压差系统控制模型。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包括:压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1、送风管路和排风管路。其中,所述压差采集模块与隔离器4的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采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并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1;所述送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送风支路,每个所述送风支路上均设置有送风变风量阀2和送风量采集模块,所述送风变风量阀2和送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信号连接;所述排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排风支路,每个所述排风支路上均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3和排风量采集模块,所述排风变风量阀3和排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信号连接。
[002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差采集模块为压差变送器。所述送风量采集模块为风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送风支路的送风量。所述排风量采集模块为风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排风支路的排风量。所述控制模块1为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的型号为DXR2.E17CX。
[0023]余风量控制方法的实现:当隔离器工作模式发生变化时,自动切换到余风量控制模式,在余风量控制模式时,系统首先检测隔离器工作模式,通过模式设定的余风量参数对送风变风量阀2进行控制,快速调整送风量实现压力快速调整,然后系统根据各个风量传感器的数据进行余风量计算,其中余风量=送风量

排风量

漏风量,适当调整排风变风量阀3使余风量控制稳定。隔离器内压力稳定后自动切换到压力控制模式进行微调。
[0024]本申请的压差控制系统,在每个隔离器腔体的漏风量确定的情况下,PID控制器实时监测送风量、排风量和腔体压力,在稳定工作时采用压力控制维持压力稳定,出现较大压力波动或者腔体工作模式发生变化时采用余风量控制对压力进行快速调整和跟踪,腔体余
风量与压力存在一个固定的关系,通过对余风量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压力的控制,排除了相邻腔体间压力的串扰,简化了压差系统控制模型。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隔离器压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送风管路和排风管路;其中,所述压差采集模块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采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并将每个隔离器腔体的内外气压差值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送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送风支路,每个所述送风支路上均设置有送风变风量阀和送风量采集模块,所述送风变风量阀和送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排风管路包括多个与隔离器腔体一一对应设置的排风支路,每个所述排风支路上均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和排风量采集模块,所述排风变风量阀和排风量采集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凯周浩郑坤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致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