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71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包括工程车本体,所述工程车本体包括车架和作业臂,其中,所述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喷雾降尘装置,所述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喷雾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设于所述车架顶部且正对所述作业臂设置的喷嘴。该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程车作业时产生大量尘土而影响操作人员健康且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而影响操作人员健康且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而影响操作人员健康且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车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是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它们常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常见工程车有装载机、挖掘机、钻地机。工程车在普通建筑、修路、开采、钢铁、焦化、煤炭等施工工地或行业上随处可见,主要用于搬运、挖掘或铲落泥块、石块、装卸矿料或煤料等重物。而在工程车工作过程中,工程车附近往往尘土滚滚,一方面尘土给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尘土过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操作人员的视线一旦受阻,视野就变的模糊导致看不清路况,在此情况下,操作工程车将十分危险,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0003]尘土造成的源头在于:作业臂与砂石泥土等物料接触时造成的尘土。以装载车为例:铲斗在与被铲物料接触时会造成尘土,物料被铲起后在铲斗内与铲斗碰撞会造成二次尘土。灰尘不但导致整个料场环境恶劣,而且有些灰尘会进入到工程车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内,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04]现有技术中的工程车没有设置随车喷雾降尘的装置,为了减少施工中的尘土,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案为:一种为安排专人拉水管在工程车旁边进行人工喷洒水,这样做效率不高、且浪费资源。另一种为在料场四周设置降尘喷雾装置,由于的料场面积大,在整个料场设置降尘喷雾装置,费用高,且工程车的移动时,需重新设置降尘喷雾装置,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该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程车作业时产生大量尘土而影响操作人员健康且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包括工程车本体,所述工程车本体包括车架和作业臂,其中,所述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喷雾降尘装置,所述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喷雾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设于所述车架顶部且正对所述作业臂设置的喷嘴。
[0009]优选的,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喷嘴安装件,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嘴安装件上,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顶部且用于驱动所述喷嘴安装件实现0

180
°
旋转的旋转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车架的电机和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内设有轴承,所述喷嘴安装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相连,所述电机和喷嘴安装件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喷嘴安装件为圆柱管状的喷管,所述旋转装置的数量为两套,两套所述旋转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喷管的两端,所述喷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套所述旋转装置中的两个所述轴承内,所述喷嘴为单流体喷嘴;所述单流体喷嘴的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一水管,通过所述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单流体喷嘴。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的数量为两套,所述喷嘴安装件包括:雾箱、分别固定于所述雾箱两端的两块连接件、分别与两块所述连接件相连的两根传动轴,两根所述传动轴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轴承内;所述喷嘴为双流体喷嘴,所述双流体喷嘴的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空压机、第二水管和气管,所述雾箱包括进水口和进气口,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相连,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经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双流体喷嘴连通,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经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双流体喷嘴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喷雾降尘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工程车作业的粉尘浓度的粉尘监测仪。
[0014]优选的,所述喷雾降尘装置还包括用于识别工程车在装卸料时的粉尘浓度区间的摄像机。
[0015]优选的,所述喷雾降尘装置还包括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根据装作业时的粉尘浓度情况,控制所述喷嘴的启动、停止及喷雾强度。
[0016]优选的,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喷嘴供水的水箱,所述水箱由塑料或铝合金或不锈钢或复合材料制成。
[0017]优选的,所述工程车为装载机或挖掘机或钻地机。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0020]通过在工程车上增加车载喷雾降尘装置,利用喷嘴正对作业区喷雾降尘。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同时从尘土产生的源头实现降尘,降尘效果好,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提高了安全性。
[0021]利用粉尘监测仪、摄像机和智能控制器配合工作,当工程车作业时,能够实现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实现无人化值守,全自动识别,精准控制喷雾降尘,喷雾降尘效果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2]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采用单流体喷雾装置);
[0024]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采用双流体喷雾装置);
[0027]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中:
[0030]1.工程车本体,2.旋转装置,3.喷管,4.单流体喷嘴,5.第一水泵,6.第一水管,7.雾箱,8.连接件,9.传动轴,10.双流体喷嘴,11.第二水泵,12.空压机,13.第二水管,14.气管,15.水箱,16.粉尘监测仪,17.摄像机,18.智能控制器,19.底座,011.车架,012.作业臂,21.电机,22.轴承固定座,23.轴承,24.带传动机构,71.进水口,72.进气口,241.主动带轮,242.从动带轮,243.齿形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传动连接”,即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等各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动力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包括工程车本体,所述工程车本体包括车架和作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的喷雾降尘装置,所述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喷雾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设于所述车架顶部且正对所述作业臂设置的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喷嘴安装件,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嘴安装件上,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顶部且用于驱动所述喷嘴安装件实现0

180
°
旋转的旋转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车架的电机和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内设有轴承,所述喷嘴安装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相连,所述电机和喷嘴安装件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安装件为圆柱管状的喷管,所述旋转装置的数量为两套,两套所述旋转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喷管的两端,所述喷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套所述旋转装置中的两个所述轴承内,所述喷嘴为单流体喷嘴;所述单流体喷嘴的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喷雾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一水管,通过所述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单流体喷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喷雾降尘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的数量为两套,所述喷嘴安装件包括:雾箱、分别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刘黎明张浩黎宇龚京忠贺运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九九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