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61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壳体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都设置有与其弹性相连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包括中间固定层、上弹性固定层、下弹性固定层和固定螺栓,所述中间固定层、上弹性固定层和下弹性固定层上对应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包括螺帽、光杆和紧固螺纹柱,所述螺帽和紧固螺纹柱固定在光杆的两端,所述紧固螺纹柱的外径、光杆的外径和固定孔的直径相同。弹性固定,有效防止震动对路由器器件造成的损伤,在拔插网线时有一定的弹性让位,减少硬拔插对插接部分造成的损伤。减少硬拔插对插接部分造成的损伤。减少硬拔插对插接部分造成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壳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由器又称网关设备,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路由器在使用时,往往固定在设定位置。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现有的路由器外壳一般都不具有防震结构,在会遇到震动或者拔插网线频繁的位置使用时,震动对路由器器件造成的损伤,在拔插网线时硬拔插对插接部分会造成损伤,影响路由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都设置有与其弹性相连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包括中间固定层、上弹性固定层、下弹性固定层和固定螺栓,所述中间固定层、上弹性固定层和下弹性固定层上对应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包括螺帽、光杆和紧固螺纹柱,所述螺帽和紧固螺纹柱固定在光杆的两端,所述紧固螺纹柱的外径、光杆的外径和固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光杆的长度小于中间固定层厚度、上弹性固定层自然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自然厚度之和,所述光杆的长度大于中间固定层厚度、上弹性固定层最小弹性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最小弹性厚度之和。弹性固定,有效防止震动对路由器器件造成的损伤,在拔插网线时有一定的弹性让位,减少硬拔插对插接部分造成的损伤。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都分别竖直设置有两个柱形空腔,所述柱形空腔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径与柱形空腔的内径相同,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匹配的限位螺纹柱,所述柱形空腔靠主外一侧设置有延伸到主壳体外表面的竖直滑动缝,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与竖直滑动缝对应的水平滑动杆,所述水平滑动杆的一端水平穿过竖直滑动缝位于柱形空腔内,所述水平滑动杆位于柱形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可在柱形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竖直柱体,所述柱形空腔内竖直柱体上端与限位螺纹柱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柱形空腔内竖直柱体下端与柱形空腔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双弹簧限位设置,有效实现路由器主壳体的弹性固定。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螺纹柱的上端设置有手拧螺帽,所述手拧螺帽的上端设置有十字和一字组合的拧动槽。方便组装,可以用手拧动拆装,也可以用十字或者一字螺丝刀进行拆装。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架与中间固定层为一体结构。结构牢固耐用。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弹性固定层和下弹性固定层为耐腐蚀橡胶材料制成。成本合理,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0]图2为支撑架与柱形空腔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中标记为:主壳体100、柱形空腔110、螺纹孔111、限位螺纹柱112、竖直滑动缝113、手拧螺帽114、拧动槽115、支撑架200、水平滑动杆210、竖直柱体220、第一弹簧230、第二弹簧240、水平固定板300、中间固定层310、上弹性固定层320、下弹性固定层330、固定螺栓340、螺帽341、光杆342、紧固螺纹柱34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包括主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0的两侧都设置有与其弹性相连的支撑架200,所述支撑架200的下端设置有水平固定板300,所述水平固定板300包括中间固定层310、上弹性固定层320、下弹性固定层330和固定螺栓340,所述中间固定层310、上弹性固定层320和下弹性固定层330上对应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340包括螺帽341、光杆342和紧固螺纹柱343,所述螺帽341和紧固螺纹柱343固定在光杆342的两端,所述紧固螺纹柱343的外径、光杆342的外径和固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光杆342的长度小于中间固定层310厚度、上弹性固定层320自然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330自然厚度之和,所述光杆342的长度大于中间固定层310厚度、上弹性固定层320最小弹性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330最小弹性厚度之和。在具体实施中,将两个支撑架200都通过固定螺栓340固定在预设位置,拧动固定螺栓340下压上弹性固定层320和下弹性固定层330,使中间固定层310厚度、上弹性固定层320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330厚度之和略微小于光杆342长度,此时在路由器受到上下方向的震动时,中间固定层310具有沿光杆342上下小距离的弹性缓冲,可以有效减震;支撑架200与主壳体100弹性连接,也可以在路由器受到上下方向的震动时,主壳体100可以相对支撑架200有一个弹性缓冲;在拔插网线头到路由器上面的时候,用力过大或者方向没有完全对准,可能会对拔插端口或者网线头造成损坏,但是支撑架200与主壳体100弹性连接以及上弹性固定层320和下弹性固定层330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损坏,增加路由器使用寿命。弹性固定,有效防止震动对路由器器件造成的损伤,在拔插网线时有一定的弹性让位,减少硬拔插对插接部分造成的损伤。
[0014]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壳体100的两侧都分别竖直设置有两个柱形空腔110,所述柱形空腔110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111,所述螺纹孔111的内径与柱形空腔110的内径相同,所述螺纹孔111内设置有匹配的限位螺纹柱112,所述柱形空腔110靠主外一侧设置有延伸到主壳体100外表面的竖直滑动缝113,所述支撑架200上设置有两个与竖直滑动缝113对应的水平滑动杆210,所述水平滑动杆210的一端水平穿过竖直滑动缝113位于柱形空腔110内,所述水平滑动杆210位于柱形空腔110内的一端设置有可在柱形空腔
110内上下滑动的竖直柱体220,所述柱形空腔110内竖直柱体220上端与限位螺纹柱112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30,所述柱形空腔110内竖直柱体220下端与柱形空腔110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40。在具体实施中,组装主壳体100和支撑架200时,先将第二弹簧240放置到柱形空腔110底部,再将竖直柱体220对准柱形空腔110上端,水平滑动杆210与竖直滑动缝113对应,将竖直柱体220放置到柱形空腔110内,再将将第一弹簧230放置到柱形空腔110内竖直柱体220上方,最后将限位螺纹柱112拧紧在柱形空腔110上端的螺纹孔111内,此时在主壳体100受到力或者震动的时候,柱形空腔110可以在第一弹簧230和第二弹簧240的支撑下相对竖直柱体220上下弹性移动。双弹簧限位设置,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包括主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0)的两侧都设置有与其弹性相连的支撑架(200),所述支撑架(200)的下端设置有水平固定板(300),所述水平固定板(300)包括中间固定层(310)、上弹性固定层(320)、下弹性固定层(330)和固定螺栓(340),所述中间固定层(310)、上弹性固定层(320)和下弹性固定层(330)上对应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340)包括螺帽(341)、光杆(342)和紧固螺纹柱(343),所述螺帽(341)和紧固螺纹柱(343)固定在光杆(342)的两端,所述紧固螺纹柱(343)的外径、光杆(342)的外径和固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光杆(342)的长度小于中间固定层(310)厚度、上弹性固定层(320)自然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330)自然厚度之和,所述光杆(342)的长度大于中间固定层(310)厚度、上弹性固定层(320)最小弹性厚度和下弹性固定层(330)最小弹性厚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由器用防震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0)的两侧都分别竖直设置有两个柱形空腔(110),所述柱形空腔(110)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111),所述螺纹孔(111)的内径与柱形空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浩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